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名字:李守善(1915--1986年),原名韓樹仁,李守善是他的化名。哪人:唐山市東礦區王輦莊人。介紹:少時讀過私塾,民國20年(1931年)畢業於趙各莊礦開灤小學,後隨父學泥瓦匠,農忙時種田。 中文名 李守善 別 名 韓樹仁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河北唐山 出生日期 1915年 逝世日期 1986年 職 業 無產階級革命者 信 仰 共產主義 主要成就 歷任唐山市古冶區抗日游擊隊長 冀東平三蘇聯區區委書記 承灤興聯合縣工委書記 冀東十四地委組織部長、民運部長 中央組織部幹部科副科長 「九·一八」事變後,他決心出外尋找抗日救國之路。民國25年(1936年)4月,經人介紹到古冶東興書局當店員,在此結識了楊春華、王克如等革命者,在他們的影響下,李守善由一個有抗日熱情自尋出路的青年成長為自覺為黨工作的抗日戰士,東興書局也成為黨的地下聯絡站。 民國26年(1937年)夏,雷莊鐵路大橋被炸,敵人在橋下發現了東興書局的包裝紙,產生了懷疑,幾個特務盤查了李守善幾個小時,李守善始終堅持說:「買東西就得給包裝紙,顧客做什麼我怎能負責?」敵人無法,只好作罷。他利用職員身份為黨做了許多地下工作,曾多次掩護李運昌、閻達開等冀東主要領導人進行革命活動,並為地下黨組織轉送信件、存放活動經費。 民國27年(1938年)遵照上級指示,李守善廣泛串聯,發展抗日力量,準備暴動。7月20日直奔北面的青龍山,以青龍山為拓點,發動群眾,宣傳抗日,收繳槍支。山下農民、趙各莊礦工人紛紛參加,幾天後,隊伍由當晚進山的30餘人發展到200餘人,李守善任總隊長。後來,李守善暴動的一支有生力量。這時期,李守善加入中國共產黨。 建國後,李守善在吉林市工作近30年,長期負責黨的監察和財貿工作,工作中一貫堅持原則,聯繫群眾,經常深入基層,現場辦公。「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打成反革命集團成員、特務,被隔離審查,但他始終忠於黨。「四人幫」橫行時,吉林市委前任主要負責人要提4名「造反派」進市委常委,李守善在會上與之展開了面對面的鬥爭,對錯誤路線進行了自覺的抵制。李守善秉公執法,不徇私情。「文化大革命」結束後,落實了政策,任吉林市革委會副主任,當時,原舒蘭縣委書記的孫子肆意打罵群眾,動刀傷人,民憤極大。縣裡礙於情面不想逮捕,在李守善力主下,將其逮捕,繩之以法。為了促進發定團結的局面,李守善組織力量處理了大量來信來訪案件,平反了許多冤假錯案,組織公安部門為大量「地富分子」摘帽落實政策。 1986年,李守善病逝於長春,終年71歲。 李守善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歷任唐山市古冶區抗日游擊隊長,冀東平三蘇聯區區委書記、承灤興聯合縣工委書記、冀東十四地委組織部長、民運部長、中央組織部幹部科副科長、中央政治幹部管理處副處長、吉林市委書記處書記、市委副書記、市革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市長等職,他剛正不阿、兢兢為業地工作一生,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