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思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思聰(1363-1398年),字仲謀,號石林,明朝傑出外交家,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和平鎮筱塘村人。

公元1363年生,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中舉;次年,賜進士出身;授行人司行人之職(掌傳旨、冊封等事務)。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奉明太祖之命出使緬甸國和百夷;當時朝中大臣紛紛贈詩送行。歸後,升任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右布(參)政。

《明史》第97卷(志73)、第314卷(列傳202)、第315卷(列傳203),以及《明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均有記載;其著作《百夷傳》(全文)被收載於《續修四庫全書》中。[1]

[]

生平事跡

李思聰是明初傑出的外交家、詩人,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出生於筱塘村。從小好學,天性慈孝。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參加甲戌科殿試,登金榜二甲第12名,賜「進士出身」。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奉明太祖朱元璋之命出使緬甸國和百夷。

「百夷」系對今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一帶的民族泛稱(或地域稱謂)。百夷之西南與緬甸國接壤。據史載,緬甸與百夷「連歲橫兵」,互相 敵視。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 , 緬國王遣使來朝, 控訴百夷首領思侖發,侵奪其境。洪武二十九年復來訴。明太祖命行人司和禮部遴選「素有志操及善於辭令者」作為使臣,平定邊亂。行人司首領楊大用(楊砥)舉薦了李思聰和錢古訓。於是,「帝遣行人李思聰、錢古訓,諭緬及百夷」。

李思聰與錢古訓等,從南京出發, 經保山,過怒江,越高黎共山,到達百夷(此地古稱」麓川「);後又乘船行入緬國,宣讀大明皇帝的聖諭。 緬王聽命,表示願與思侖發議和。在緬國短暫停留後,李思聰等折回麓川,勸諭思侖發不要興兵侵緬。此時,恰逢其部下刀干孟反叛, 李思聰等曉以大義,化解叛亂。 思侖發心存感激,願罷兵和解,並贈重禮,李思聰等婉言謝絕。思侖發越發誠服,後率兵護送其至怒江邊。

此番使緬,跋山涉水,歷經數月。南蠻之地,山險水深,路多瘴氣,途上的艱辛自不待說;更可怕的是,兩軍陣前,稍有不慎,即有殺身之虞。儘管如此,李思聰以其崇高的氣節和高超的智慧,勸誡百夷,息兵安境。誠所謂「使於四方,不辱君命」。

歸朝,李思聰將出使緬的所見所聞,整理成《百夷傳》一書,上奏朝廷。朱元璋聞之,大喜,特下旨嘉獎,賜衣一襲,擢升為二品,升任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右布(參)政。李思聰在出使緬甸的途中,文思才涌,還寫就了數百篇詩作,合稱為《石林詩選》。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十二月,李思聰卒於官,時年36歲。安葬在故里(今桂陽縣和平鎮筱塘村),其墓地保存完好。墓旁有四株高大的翠柏及「布政巷」之通道。

李思聰主要著作

(1)《百夷傳》。此書記載了李思聰在百夷的所見所聞,包括:百夷的地理方位、山川地勢、驛舍村寨、社會結構、民族與人種、飲食與婚嫁風俗、軍事與生產、禮節與宴樂、宗教與祭祀、物產與珍奇等。本書由於是作者的親眼見聞,所以,是西南少數民族的第一手史料,對研究傣族史具有無法替代的價值。書成,被《景泰雲南圖經志書》全文收載。景泰,為明代宗年號,公元1450年-1457年。乾隆《四庫全書》錄存《百夷傳》書目。

《百夷傳》全書共3000餘字,結構嚴謹,用詞精準、簡潔,行文流暢,鏗鏘有節,不失為一篇優美的散文。試摘錄數段如下:"自漢以來,於中國或服或叛,各有土豪主之,不相統攝";"事有所督,則委官以往,冬去春回";「鞍後奴一人,銅帽花裳,執長鈎為疾徐之節,招搖於道,自以為貴」。

值得一提的是,近代學者指出,《百夷傳》可能存在兩個版本:一為李思聰著;一為錢古訓著[5]。

(2)李思聰還寫下數百首詩作,結集為《石林詩選》。

(3)公元1396年冬,李思聰在都城南京主持首次修纂家譜(桂陽《廖李宗譜》)。並撰《始纂廖李氏族譜序》一文,誡勸廖、李兩姓後人,和睦九族, 以期「親親而仁民「。序中有云:「知祖宗江右之出處,兩姓一本之源流。毋相視如途人,毋骨肉而相殘,毋以閨房之言而傷同氣之誼,毋以財利之末而賊手足之恩」。序末署:「思聰書於金陵邸舍,明洪武二十九年丙子歲臘月」。

史籍記載

《明史》卷九十七·志第七十三·藝文二:「李思聰百夷傳》一卷」

《明史》卷三百十四·列傳第二百二·雲南土司二:「(洪武)二十八年,緬國王使來言,百夷屢以兵侵奪其境。次年,緬使復來訴。帝遣行人李思聰等使緬國及百夷。……歸述其山川、人物、風俗、道路之詳,為《百夷傳紀》以進,帝褒之。」

《明史》卷三百十五·列傳第二百三·雲南土司三:「二十八年,卜剌浪遣使貢方物,訴百夷思倫發侵奪境土。二十九年復來訴。帝遣行人李思聰、錢古訓諭緬及百夷,各罷兵守土,倫發聽命。」

《明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二百四十四)洪武二十九年二月二日:「庚寅,遣行人李思聰、錢古訓使緬國及百夷。詔緬國王曰……。思倫發聞詔恐懼,俯伏謝罪,願罷兵。適其部酋刀干孟叛,思聰等以朝廷威德,諭其部眾叛者,稍退。思倫發欲倚使者,以服其下,強留思聰等,又以象、馬、金寶為饋。思聰等為書諭卻之,謂:「中國不以象、馬、金、玉為寶。所寶者,惟忠臣烈士、強兵勇將、孝子順孫。宜送使者還朝,自此不為侵擾,斯可以明忠君之心。」思倫發大喜,邀思聰等設晏為樂,率其部眾送之境上。思聰等還具奏其事,且著《百夷傳》紀述其山川、人物、風俗、道路之詳以進。上以其奉使不失職,謂其才可用,甚喜之,各賜衣一襲。」

《明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二百四十九)洪武三十年正月十五日:「陞行人司副楊砥,為湖廣布政使司左參議;行人錢古訓為右參議;崔豫為江西布政使司左參議;李思聰為右參議。」

同僚贈詩

李思聰出使緬前,朝廷中50位大小官僚(如景 清、楊砥、劉三吾)等紛紛為贈詩賦文餞行。

贈行人李思聰出使緬甸

景 清

使節馳驅出帝畿,手持綸綍暢皇威。

一尊江上催交旆,萬里滇中睹錦衣。

羌焚山河都改色,瘴蠻草木總生輝。

遙知絕域蒙新化,楊柳依依早賦歸。

贈行人李思聰出行緬甸

楊 砥

使節悠悠出鳳城,春風閒逐馬蹄輕。

江淮綠柳搖金嫩,原隰皇華灑露明。

西域立功朝漢室,南夷聞命慕神京。

佇瞻四牡歸來日,拜舞天顏喜質成。

贈行人李思聰使緬甸敘

劉三吾

皇一六合,天貞厥符,幅周回,彌天際海,京師西南行萬里為滇南,滇南即古昆明。地方廣逾萬里,恃遠梗化。漢武欲窮征之,因鑿池長安象,昆明以習戰事,遠人之難服,若此矧滇南以外哉。

自職方奄有其四履地益,遠滇之西南為緬、為僰,率稽顙內附奉朔,惟謹聖朝,計不專制,羈縻而已。欲與聲教則治之,不欲與者不強治也。無何兩地互相吞噬,緬因使來告急,廷議彼雖化外誼,不忍絕,特為璽書,諭以天道福善禍淫,宜各罷兵守國,安爾黎蒸,遴選進士職行人之官,得李思聰、錢古訓往使其地,語以睦鄰修好,排難解紛之意,兩賢其發攄平昔所蘊,斟量彼中事宜,如漢司馬相如之諭巴蜀,唐韓昌黎之使王庭湊,曉之以效,順之理,震之以仗,義之聲.俾緬不生釁,僰不強凌,自保土宇以奉天道,一如制書所諭,歸而復命則長卿,昌黎不得專美於前矣。

是行也,思聰請序其前,古訓索書其後,因各副所求以致修途,遠大之祝倘為千里,任師表則廉頑立懦,可以風動多士,所謂國有老成,人非翁其誰耶。草野間情,每懷此意,為用人者獻也。翁向南歸黻有詩茲,再次顏字五韻送翁仙馭,並續前敘於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