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方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方訓
出生 (1902-12-25)1902年12月25日
江蘇省儀征市
逝世 1962年8月2日(1962-08-02)(58歲)
教育程度 美國西北大學
職業 教學科研工作者
知名於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李方訓(1902年12月25日-1962年8月2日),江蘇儀征人,物理化學家和教育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  ,南京大學教授 。

1921年李方訓考入金陵大學化學專業;

1925年畢業後留校任教;

1928年赴美國西北大學學習;

1930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執教於金陵大學;

1947年代表中國化學會出席英國化學會100周年慶祝會和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的學術會議;

1948年美國西北大學特邀他赴美講學,並授予他榮譽科學博士學位;

1952年被任命為南京大學副校長;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56年9月作為中國代表團的首席代表參加在葡萄牙召開的第十五屆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的學術會議;

1959年患高血壓、心臟病後仍頑強堅持工作;

1962年,李方訓病情加重,經多方醫治無效,8月2日在南京逝世。享年60歲。 李方訓長期從事電解質溶液性質及理論的研究,對格林亞試劑的反應機理,離子在水溶液中的物理化學性質,如離子熵、離子的極化和半徑以及混合電解質溶液中離子活度係數等,做出了貢獻。他先後在金陵大學、南京大學任教30餘年,為中國培育了大批人才。 [2]

人物生平

1919年「五四」運動的革命浪潮席捲全國,李方訓認為舊中國貧窮落後的根源在於政治腐敗和科學落後。因此,他決心用自己的所學走「科學救國」、「教育救國」之路。 1921年,考入金陵大學,並選擇了化學專業,

1925年畢業,留校任教。

1928年,赴美國西北大學學習,

1930年獲博士學位。當時正值「九一八」事變前夕,中國人民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他為發展祖國的科學和教育事業,婉言謝絕了導師的挽留,毅然回國執教於金陵大學,不久又擔任理學院院長,當時李方訓年僅28歲。此後30多年中,他一直工作在祖國的科學研究和教育事業崗位上。

1937年「七七」事變後,華北淪陷,南京岌岌可危,金陵大學內遷成都。在抗戰8年期間,國民黨政府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加上日軍飛機狂轟濫炸,不僅教學處於困境,且許多科研工作被迫中止。李方訓的生活十分拮据,但在夫人林福美教授的大力支持下,仍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致力於教學、科研和培養研究生的工作。正如他在一篇論文的後記中所說:「抗戰時期,藥品缺乏,實驗困難,因此必須別開途徑,從前人所做實驗之數據中尋找新關係,引起理論上的探討,並指出今後實驗之途徑。」 就這樣,他以其廣博的理論知識為基礎,以驚人的毅力使科研工作繼續下來。為了查閱文獻,他經常徒步往返於成都5所高校之間。大量工整的手抄本,記錄了他那一絲不苟的治學態度和刻苦鑽研的精神。

每當空襲,他總是首先帶着科研資料與紙筆躲進防空洞內,繼續他的思考、計算和寫作。通過系統地研究電解質溶液中離子的物理化學性質,得到了一批有獨創性的成果。 在這期間他連續發表了有關離子的水合熱,水化熵,離子的表觀體積、等張比容、離子的極化和半徑、離子的抗磁性和磁化率等十幾篇論文。他的科研成果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受到國內外同行的讚譽。 1947年,李方訓代表中國化學會出席英國化學會100周年慶祝會和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的學術會議,參加了各種學術活動,並和當時世界知名的學者如鮑林(L.Pauling)等建立了友誼。 1948年,美國西北大學特邀他赴美講學,為了表彰他在電解質溶液理論方面的卓越貢獻,同年授予他榮譽科學博士學位,並贈予金鑰匙。

1949年,李方訓再次謝絕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科研和教學機構的邀請,堅決留在祖國。與此同時,他的夫人林福美也謝絕了導師的挽留,克服重重阻力,從美國回到祖國的懷抱。 李方訓在政治上追求進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他不滿國民黨政府的黑暗統治,同情革命,在白色恐怖下多次積極支持、營救進步學生。例如1935年12月,「一二九」學生運動波及南京,金陵大學進步學生起而響應,學校遭到國民黨軍隊的包圍,形勢緊張。李方訓不畏強暴,與八位教授一起出面交涉,迫使當局撤走軍隊,保護了學校中的進步力量。 在南京解放前的歷次學生運動中,他作為學校的負責人,想方設法應付國民黨政府的鎮壓和搜捕。他處境的艱難和維護革命力量的行動,深受愛國師生的關懷和敬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祖國欣欣向榮的景象使他深受鼓舞。 1952年南京大學與金陵大學合併,李方訓被任命為南京大學副校長。他除了擔任化學專業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外,還承擔了全校的教學和科研的規劃工作,任務繁重。

1955年,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56年9月,他作為我國代表團的首席代表參加在葡萄牙召開的第十五屆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的學術會議。在當他發現有人妄圖製造兩個中國時,當即提出抗議並率團退出會場,挫敗了敵視新中國的陰謀。

1949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1955年起任民盟中央委員。

1959年,由於長期繁重的工作使他積勞成疾,患高血壓、心臟病,但他仍以頑強的毅力,堅持工作。

1962年5月20日,南京大學的校慶日,他抱病閱讀了大量文獻,做了題為《電化學的六十年》的長篇專題報告,從阿倫尼烏斯(Arrhenius)一直講到當代溶液理論的新進展,從國外的動態講到國內的情況,並展望了今後國內發展的遠景。他以翔實的材料和精闢的論斷,贏得了廣大聽眾的熱烈歡迎。但沒有料到這就是他最後一次的公開學術報告,兩個多月後他就因心肌梗塞而謝世。 [3]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溶液理論

早在1928年在美國學習期間,他就注意研究格林亞試劑(Grignard Reagent)的一些行為。當時格氏試劑雖已較廣泛應用於有機合成反應中,但對格氏試劑本身的物理化學性質以及反應的機理,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對此他進行了系統的研究。

他測定了一系列不同烷基的格氏試劑的電導,列出了它們的電導大小次序,研究了它們與溫度的關係,發現了CH3MgX的摩爾電導率隨溫度上升而降低的異常現象。當時曾有人對格氏試劑進行電解,但由於所使用的電極不同,設備不夠完善,所得到的產品互不相同。

有人認為,在陽極上應有乙基等碳氫化合物生成,但又無法使之分離。李方訓系統地對前人工作進行了分析與綜合,精心設計了一套密閉系統,排除了環境和空氣的干擾,他採用鉑電極,仔細收集並分析陰、陽極上的產品,測定了它們的分解電壓,從而闡明了格氏試劑的可能結構,並提出了在電極上反應的歷程。

他與伊文思(W.V.Evans)等合作發表論文5篇,分別刊載在1933~1935年的《美國化學會會志》(JACS)上。回國後這一工作雖被迫中斷,直到1958年他指導青年教師再次對此進行研究,採用汞齊電極,研究了由格氏試劑所組成的電池的電動勢,分析了電極上的產物,推導出電極上的反應式,證實在非水溶液中奈恩期特(Nernst)公式仍然有效。

在他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從各個角度包括電解、電導、分解電壓、電池的電動勢等全面地對格氏試劑進行研究,再次證實在非水溶液中它仍是一種電解質,溶液中含有鎂離子Mg++。這一研究成果,對揭示格氏試劑參與的有機合成反應的機理有重要意義。 [4]

經歷

抗日戰爭期間,圖書資料和設備不全,在這種條件下,他轉而研究電解質水溶液中離子的物理化學性質。當時對離子熵的計算,有一種方法是硬性規定氫離子的標準偏摩爾熵S0H+為零,從而求出其他離子的標準偏摩爾熵,但得出的值只能是相對值而不是真值。

為此,許多學者曾試圖尋求氫離子(或氯離子)的偏摩爾熵的絕對值。在1940~1841年間,李方訓設計了包含滴汞零電荷電極在內的三組電池,通過測定電池電動勢的溫度係數,算出S0H+(絕對值)=-5.4卡/℃,稍後伊斯特曼(Eastman)採用類似的方法得出S0H+的絕對值為-5.0±1.87卡/℃,和李方訓的結果基本一致。

李方訓根據自己的數據算出了很多離子的離子熵。據此,他又進而計算了離子的水化熵,在計算過程中,他採用鮑林從晶態得到的表觀離子半徑代替同名離子在水溶液的離子半徑,從理論上導出一些計算公式,計算了一些一價和二價正離子的水化熵,它們的值也都是負值。

之後,我國著名的溶液理論家黃子卿教授曾採用S0H+=-5.0卡/℃,算出了一些離子的標準偏摩爾熵和水化熵。早在50年前,李方訓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工作,根據文獻記載,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有關離子水化熵的研究對於了解離子和水分子間的微觀結構起了重要作用,離子水化熵是負值,表明在水溶液中離子通過電場限制了周圍水分子的運動。

此外,他對離子的性質還進行過廣泛的研究,如氣態離子的水化熱、無限稀釋溶液中的離子表觀體積、鹽類無限稀釋溶液中的分子熱容量、離子的極化和半徑、原子及離子的半徑與其物理化學性質的關係,在溶液中及晶態中離子的抗磁性磁化率、順式和反式的十氫萘的等張比容、碘在氫溴酸內的溶解度等。

撰寫了10餘篇論文,分別發表在《美國化學會會志》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英國《自然》(Nature)雜誌以及《中國化學會會志》上。一些著名的著作如:帕廷通(I.R.Partington)主編的《高級物理化學》(An Ad-vanced treatise on Physical Chemistry),布克里(J.OM Bock—ris)的《近代電化學狀況》(Modern Aspect of Electro-chemistry),西爾伍德(W.Selwood)的《磁化學》(Magneto-chemistry)以及黃子卿教授的《電解質溶液理論導論》等專著中都曾介紹或引用過李方訓的上述研究成果。

50年代末期,李方訓從事混合電解質溶液中離子活度係數的研究,驗證了哈奈德(H.S.Harned)規則的適用性。同時他還推導出一個優於克羅斯考夫(E.Glucekauf)的公式,可應用於不具有共同離子的兩種電解質的混合溶液,擴大了求算混合電解質溶液中離子活度係數的範圍。

李方訓歷來熱心於中國化學會的活動。他是中國化學會發起人之一,並歷任中國化學會第十四屆、十五屆和十六屆理事會理事。早在抗日戰爭期間,他在成都曾擔任《中國化學會會志》的經理編輯,當時在通貨膨脹、物價飛漲、物質奇缺的情況下,為了出版刊物,他不辭艱辛,奔走籌措,既要解決經費問題,又要解決紙張和印刷問題,一人身兼數職,使當時中國化學會的唯一學術刊物得以在後方繼續出版,其獻身精神使中國化學界及編委會同仁深為感動及敬佩。 <ref>[

人才培養

1961年他抱病參加「高教六十條」的制訂;堅持做學術報告、開設新課和領導教研室的科研工作;聽取青年教師的定期讀書匯報,參加討論,解決疑難問題。他還計劃籌辦電化學研究中心,擴大招收研究生等工作。他在病重住進醫院前,仍在冒着酷熱為一位青年教師修改論文。 在教學上身教言傳,注意引導

李方訓對教學工作認真負責,治學嚴謹,誨人不倦,幾十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他先後為大學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師講授過多門課程,如物理化學、化學熱力學、理論電化學、物質結構、量子化學、物化選讀等。

他講課深入淺出,形象生動。凡聽過他講課的學生都有深刻的印象。50年代初期,「物質結構」從「物理化學」中分出來單獨設課,有些中青年教師對此信心不足。李方訓親自承擔大班的講課任務,親自編寫講義,並在講授前和教研室同事逐章進行討論。

一方面促使青年教師按計劃閱讀有關參考書籍,另一方面對所提出的疑難問題進行解答。對於如何掌握課程各部分的要點,如何進行啟發式講解,做到言傳身教。他在大學時期的老同學,有機化學家吳懋儀教授,由於工作需要,至始至終參加物質結構的定期討論會。她感慨地說:「聽老同學李方訓的講解和討論,真是一種享受,受益匪淺。」通過他的教導,兩年後這門課就順利地由中青年教師獨立承擔。李方訓認為要講好一門課,教師首先要具備三倍(或更多)於所講授內容的知識,然後才能高屋建瓴,靈活運用。

李方訓認為,講課不是講出自己懂多少,而是要通過講授去啟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培養他們的獨立工作能力和思維方法,把他們引入科學的殿堂。他常對青年教師說:「對學生既要嚴格要求又要循循善誘,要啟發和引導他們自己去解決問題,在關鍵的地方給予幫助和鼓勵,而不要包辦代替。要注意引導,引而不發,要恰到好處地由他們自己去「發」。」他又說:「路不要鋪得太平,要留一點讓他們自己動手去築路。」幾十年後,當他的學生們再次相遇時,都一再提到李老師的教導,以及他樸實的工作作風和優良的道德品質,對他們的工作起了巨大的作用。他培養的學生中有不少人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學者、教授。

社會任職

1956年起連任第一、二、三屆民盟江蘇省副主任委員。

1954年和1959年被選為江蘇省第一、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50年起他一直擔任江蘇省及南京市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副主席。

他是中國化學會發起人之一,從1947年起一直被選為該會理事,在1940—1949年和1957—1962年期間,還擔任過《化學學報》的編輯委員。

人物評價

世界知名的生物化學家、科學史家李約瑟(J.Needham)抗日戰爭期間曾來華考察,歸國後於1948年著有《科學前沿》(Science outpoSt)一書,書中盛讚:「物理化學博士李方訓教授是傑出的科學家,他在離子熵、離子體積和離子水化方面的研究工作是中外馳名的。」

李方訓是中國最早從事系統地研究電解質溶液性質的學者之一。他逝世時,正值我國著名的化學家們在北京討論和制定化學學科的科學規劃,惡噩傳來,聞者無不哀痛。周恩來總理髮了唁電,並送了輓聯和花圈。他的遺體被安葬在南京雨花台附近的望江礬上,表明了祖國對這位傑出的科學家所給予的高度的評價和崇敬。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