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李時行(1514—1569),字少偕,因官至南京兵部車駕司主事,故又稱為李駕部。廣東番禺縣(今廣州市番禺區)人。
基本信息
中文名:李時行
出生日期:1514年
逝世日期: 1569年
朝代:明朝
民族:漢族
籍貫:廣東番禺縣
職業:官員
人物簡介
李時行(1514—1569),字少偕,廣東番禺縣人,生於明正德九年(1514年)。李時行從小就很有天資,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任浙江嘉興知縣,年僅28歲。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李時行升為南京兵部車駕司主事,當時明室人事紛爭,政治腐敗,李明行到任之後,即為同僚所忌,受流言蜚語中傷,最後拂袖而去,不做官了。
從此之後他開始雲遊四方。覽杭州西湖,探紹興禹陵,東歷泰山,西上匡廬,對景賦詩,抒胸中之幽藏,散孤憤之激氣。疲倦了,他回到廣州,在廣州西郊築浮丘草堂,建「小雲林」別墅,作為讀書會友之所。也就是在這一時期,他加入南園詩社。與歐大任、梁有譽、黎民表、吳旦等並稱「南園後五子」。
隆慶三年(1569年),李時行病死於廣州住所,終年55歲。[1]
李姓起源
第一,傳說中東夷族首領皋陶(一作咎繇),曾任堯、舜的大理之職(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為理氏(古字中「理」與「李」相通)。
第二,老子因祖輩為理官,遂以理(或李)為氏。又有老子為李氏女所生之說。傳說李母懷胎81載,逍遙李樹下,乃割左腑而生,「生而指李樹,因以為姓」。此指樹為姓,歷來被稱為「妄」說。
第三,春秋時趙國將領武安君的後代有李左車,其後為李氏。
第四,北魏叱李氏所改。
第五,唐代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鮮于、張、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羅等氏因建國有功,被賜李姓。
人物著作
李時行著作原有《駕部集》、《青霞漫稿》、《雲巢子》、《天求子》、《癯愈子》諸書行世,但今多已失佚。今傳《駕部集》、《青霞漫稿》,是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由李時行族孫重新集輯傳刻,僅存詩三百餘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