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普曼環形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普曼環形山(Lippmann)是位於月球背面南半部一座古老的大撞擊坑,約形成於45.5-39.2億年前的前酒海紀,其名稱取自法國物理學家,19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加布里埃爾·李普曼"(1845年-1921年),1979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概述

李普曼環形山(Lippmann)該隕坑西側毗鄰斐索環形山、北面臨近孟德爾環形山,查德威克隕石坑位於它的東北偏東、東側坐落了德羅伊隕石坑,而它的南面和西南則分別坐落了匹茲伐環形山和沃森環形山。在孟德爾環形山的東北綿延着巍峨的比利牛斯山脈。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為55.43°S 114.32°W,直徑160.07公里,深度約3.00公里。 與許多類似尺寸的月球隕石坑一樣,李普曼環形山也已被後續的撞擊嚴重侵蝕和磨損,坑壁輪廓已不規則,環邊緣覆蓋了眾多大小不同的撞擊坑,特別是東西二側幾乎覆滿相鄰撞擊盆地形成時所拋射的噴出物。沿東南內壁重疊着也已磨損和侵蝕的衛星坑"李普曼 L"、而西南壁則橫跨了相對年輕的"李普曼 Q",其餘部分坑壁均磨損鈍化,在東側內壁上可看到一些殘存的階地狀結構痕跡。李普曼環形山坑內相對平坦,但東部較崎嶇,中心點西南坐落了醒目的衛星坑"李普曼 P",南部有一串拱狀的短鏈坑,從李普曼環形山的西北壁延伸出一道切谷沿東北偏北向一直伸至孟德爾環形山。此外,距李普曼環形山西北不遠處還矗立着一座高度超過6000米的魁偉山峰。 李普曼環形山北面和東面月表上布滿指向東北方東方海撞擊盆地的條紋特徵。同時,它也位於孟德爾-里德伯盆地西南,一座形成於酒海紀時期,直徑達630公里的撞擊盆地(比東方海撞擊盆地更古老),該盆地又位於產生於前酒海紀期的南極-艾托肯盆地的西南邊緣。 [1]

參考文獻

  1. 李普曼環形山,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