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柏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不懂網絡安全的人是幸福的,而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守護他們這種幸福。」這是李柏松作為網絡安全專家被很多同行熟知的一句話。

  李柏松,作為哈爾濱安天科技股份公司第一副總工程師,似乎就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或許正是因為「矛盾」存在着,李柏松才能在與網絡威脅不斷對抗的過程中,擁有不斷追求解決網絡安全問題的決心、熱情和辦法。

  入行十餘年來,他身在民營企業,卻常常擔任起「國家隊」的重任;在時下蓬勃發展的互聯網行業中,他默默耕耘異常低調;在大多數人都把技術秘密捂得嚴嚴實實的時候,他卻樂於分享、堅持分享。

  不是為了自己,他的目標是把更多普通人「不懂」的幸福守護住、延續好、傳送遠。

  「愛」與「恨」

  李柏松對於反病毒事業的熱愛先要從「恨」說起。

  1994年,李柏松考上一所財經類學校,學的是電算化會計專業。這個專業真正吸引他的並不是「會計」,而是「電算化」。這也成了他互聯網事業的最初起點。

  當年,父母為了支持他學習,傾盡所有積蓄,花了5000多元給他買了一台386電腦。李柏松也是將所有課餘時間都放在這台電腦上。後來,他發現電腦運行越來越慢,直到有一天,連開機運行都成問題了。

  這時,他有點兒懵了。

  「那可是父母幾乎所有的積蓄啊。」儘管已時隔24年,但李柏松回憶起來,當時那種絕望的心情仍然記憶猶新。

  那些天,他腦子裡不停地思考,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後來,李柏松從朋友那裡借到一個殺毒軟盤,「我記得還是俄文界面的」。殺毒過程中,眼看着電腦運行一點點恢復,他如釋重負。

  「不懂網絡安全的人是幸福的」,經此一事,讓李柏松懂得,這種幸福是多麼刻骨銘心。也正是這種刻骨銘心,讓他開始關注起計算機病毒問題。

  上世紀90年代末,李柏松到一家證券公司負責通訊設備維修、維護工作。彼時,股票市場方興未艾,人們對於股票的熱愛度與期望值一同增長。

  但是,依靠衛星通訊聯絡的證券通訊系統有時會受到太陽耀斑爆發的影響運行不穩定,交易所里股民憤怒砸門的拳頭和漲紅的臉讓負責解決此問題的李柏松更加明白了網絡安全的重要性。

  也就是從那時起,他對幸福的認識有了推己及人的擴展。

  「進」與「退」

  2002年,李柏松離開證券公司加入安天,這是一家專門以「天下無毒」為己任的網絡安全公司。

  工作崗位「進」了,進入到自己熱愛的行業;工資卻「退」了,只有原來在證券公司工資的四分之一。

  李柏松加入安天的理由,或許起源於對計算機病毒的恐懼,但最終還是因為對反病毒事業的熱愛。

  在安天一樓大廳里,有一個屏幕顯示着全國網絡安全威脅態勢動態圖像,代表境外輸入病毒的紅色、橘黃色圖標持續不斷地顯示着我國境內計算機實時遭受攻擊的狀態。

  或許有人以為,像李柏松這樣的工程師就像醫生一樣,每當發現病毒的時候他們就會研究對策。

  「這是不可能的。」李柏松笑着說,安天每天能捕捉到的病毒樣本超過50萬個,大多數由安天設計的「流水線」系統自動處理了,只有少量的高價值樣本,才需要李柏松和他的同事們手工分析。不過,一旦出現某種全新病毒,或者有重大危害的網絡安全事件,安天不但要緊急成立專門的研判小組,還要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響應。

  2017年5月12日晚,安天監測到一種名為WannyCry(中文名稱「魔窟」)的病毒在全球爆發。李柏松馬上把已下班回家的工程師們找回公司分析這種新型病毒,評估病毒可能造成的影響。根據分析結果,李柏松認為這種病毒帶來的危害很可能不亞於10年前令網民談虎色變的「熊貓燒香」,於是連夜向主管部門發出預警。隨後,他帶領大家編寫《防護手冊》和《開機指南》、發布深度分析報告、趕赴用戶現場徹夜值守、開發免疫工具和專殺工具……與記者提起那次連續十餘天的奮戰,李柏松滔滔不絕。

  從2014年至今,李柏松先後翻譯了《請君入甕:APT攻防指南之兵不厭詐》《網絡安全監控:收集、檢測和分析》兩本譯著。這些書籍成為行業重要的參考資料。

  在李柏松的參與下,安天創造了行業內兩個第一:上報給國家的第一份網絡病毒報告和我國第一份公開披露境外對我國高級持續性網絡攻擊行動的報告。

  同時,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奧運會、世博會、G20峰會……近年來,安天參與了我國許多重大活動,保衛着看不見的網絡戰線安全。李柏松是歷次重大活動網絡安保工作中安天的帶頭人之一,被譽為「後方總指揮」。

  「少」與「多」

  雖說李柏松投入了大量時間在工作上,但家人卻很少知道他到底在做什麼。

  「有時候,家裡人要通過電視報道才知道我在忙什麼。」親朋好友中很多人都認為李柏松是修電腦的。

  然而,每天早上6點,在多個反病毒工程師匯集的微信群里,大家都會等待李柏松準時上線,發布「安天安全簡訊」,李柏松沒有失約過一次。這似乎已成了大家一種特殊的叫早儀式。

  在很多人看來,反病毒工作似乎就是搞殺毒軟件,但在李柏松的工作中卻並非如此。

  「反病毒的同時也是在給國家和社會的發展打下良好的環境基礎,創造更安心的氛圍。」李柏松和他的團隊現在更多要做的不僅僅是處理掉一個個病毒,而是找出這些病毒背後的製造者,發布病毒的原因,探索出預防相關問題的規律,從根源上維護不懂電腦病毒人的幸福。

  去年12月,第二屆「哈爾濱大工匠」頒獎典禮在哈爾濱電機廠車間舉行,在18名獲獎者中,李柏松是唯一一位來自互聯網行業的大工匠。

  作為互聯網人,如何理解工匠精神?李柏松拿起一份受到高度重視的深度分析報告。「要形成這種分析報告,我們要在成百上千的病毒樣本中,一個字節一個字節地分析、查找線索,任何一點突破都能更好地保護互聯網的安全,這就是我們這個行業所需要的工匠精神。」

  談到和來自生產、製造、服務業等領域的大工匠同台領獎的感受,李柏松笑着說,「我並沒有什麼特殊感受,大家認真、堅持、嚴謹、細緻的工匠精神都是一致的。」   幸福的力量

  張菁

  幸福,是一個人的需求得到滿足而產生的長久的喜悅,並希望一直保持現狀的心理情緒。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把幸福感的組成要素歸納為:積極的情緒、投入、人際關係、做事的意義和成就感。

  李柏松的職業軌跡,恰恰是這一理論的印證。在李柏松把「網絡世界裡『不懂』的幸福」守護住、傳送遠的過程中,他自己也實實在在地獲得了幸福感。

  關注網絡安全源於對計算機病毒的恐懼,但最終還是歸根於他對反病毒事業的熱愛,這種「熱愛」正是一種積極的情緒,也是職業幸福感的基石;回憶起每次網絡安全攻關時的奮戰,李柏松都滔滔不絕,異常興奮,讀他的故事,筆者能夠感受到,他在彼時那種全身心的付出與投入;幸福很少見於「孤獨」,在大多數人都把技術秘密捂得嚴嚴實實的時候,李柏松卻樂於分享、堅持分享,在分享中體會「被需要」的幸福;「反病毒的同時也是在給國家和社會的發展打下良好的環境基礎,創造更安心的氛圍」,正是因為李柏松為自己的事業賦予了更大的意義,才讓他有更強的動力去做得更好;一次次地成功保衛重大活動的網絡安全、成為互聯網行業的「大工匠」讓他成就感滿滿。

  李柏松的故事能讓讀者感受到,成就別人的幸福,是他最大的職業回報,促使他不斷地追求精益求精,讓工匠精神更好地落地、開花。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