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珏(宰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珏(宰相)
圖片來自36O

李珏(宰相) 李珏(785-853年),字待價,趙郡贊皇(今河北省贊皇縣)人。唐朝時期宰相,監察御史李仲塾之子。

早年喪父,事母至孝。舉明經進士,得到華州刺史李絳賞識,進入河陽烏重胤幕府。通過制科考試,授渭南縣尉、右拾遺。長慶元年(821年),出任下邽縣令。唐敬宗即位,成為武昌節度使牛僧孺掌書記。唐文宗繼位,授殿中侍御史,歷任度支郎中、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為宰相李宗閔申辯,得罪唐文宗和鄭注,外任江州刺史。開成元年(836年),甘露之變後,授太子(李永)賓客、河南尹。李固言拜相,授戶部侍郎。三年(838年)正月,授同平章事,擔任宰相,反對安王李溶冊封皇太弟,使得陳王李成美為太子。唐武宗即位,授檢校太尉、門下侍郎山陵使,處事不周,降為太常卿,出任桂州刺史、桂管防禦觀察等使。會昌元年(841年)三月,受到仇士良的彈劾,累貶昭州刺史。五年(845年),遷郴州刺史。 人物生平連登三科李珏,字待價,唐德宗建中四年(784年)生於楚州(今淮安)。其先輩出自趙郡贊皇縣(今河北贊皇縣),客居於淮。他幼年喪父,事母以孝,聞名鄉里。年方弱冠,即以明經科名登榜首。

憲宗元和十年(815年),戶部尚書李絳出任華州刺史,邂逅得識李珏,交談之中,見其天庭豐滿,儀表非凡,嘆道。「觀君之相,定非庸人之輩。」勸李珏不要只研讀經學,成為迂腐的學究,要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他受到李絳的啟發,乃於元和年間舉進士而擢高第。河陽三城節度使烏重胤,出自行伍,及為長帥,能與下同甘苦,而善待賓僚,禮分同至,當時名士,咸願依之。他上表設置幕府,聘請李珏為幕友。時吏部主辦文官選拔,擇人之法有四:一曰身,體貌豐偉;二曰言,言辭辯正;三曰書,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優長。珏四事皆可取,遂登書判拔萃科高等,即授渭南尉。不久,擢升右拾遺。

敢諫直言唐憲宗十五年正月,憲宗暴崩,穆宗即位,八月葬憲宗於景陵,九月大合樂於魚藻宮,觀競渡,又召李愬、李光顏入朝,欲予重陽日大宴群臣。右拾遺李珏等上疏諫云:

道路皆言陛下詔光顏等將與百官高會。然一年未到,陵土新復,三年之制,天下通喪。今諸侯國的代表剛走,外族的使者未還,怎可不遵守皇帝死後停止舉樂和歡宴的規定。王者之舉,為天下法,不可不慎。且光顏、愬忠勞之臣,方盛秋屯邊,如令訪謀猷,付以疆事,召之可也。豈以酒食之歡為厚邪?

穆宗雖置其疏諫而不納,然亦知所言於情於理皆宜,遂厚加慰勞。

為相三年李珏居相位僅三年,頗受眷寵,然陷於朋黨之爭,左右掣肘,屢次求退不准。帝方委用李、楊,乃罷鄭覃、夷行知政事。可是,李珏等在複雜的宮廷鬥爭中,終於隨着文宗的逝世受到宦官的排斥而罷相,還險些送掉性命。

德澤淮南宣宗立,大中二年(848年),李珏被內調任郴、舒二州刺史。

舒州位於安徽中部偏南。著名詩人山陽趙嘏於文宗大和年間應進士未第,遂寓居長安,結交卿相,出入館閣,其時李珏在京任職禮部,後升為翰林學士加戶部侍郎,與趙嘏既是同鄉,又是舊交,趙嘏在《獻淮南李僕射》一詩中云:「早年曾謁富民侯」,「舊恩如水滿身流」。武宗會昌元年趙嘏遷家浙西,次年登進士第。此次他正赴浙西探親,聽說李珏內調復官,欣喜萬分,遂作《回於道中寄舒州李相公》詩一首,其中有「靜語乍臨清廟瑟,披風如在九層台」,「從此微塵知感戀,七真③壇畔望三台④。」接着,趙嘏又在舒州獻詩一首,對李珏頌揚備至,並思附驥。詩云:

野人留得五湖船,丞相興歌郡國年。醉筆倚風飄澗雪,靜襟披月坐樓天。

鶴歸華表山河在,氣還青雲雨露全。聞說萬方思舊德,一時傾望重陶甄。

軼事典故

李珏精於儒學,亦善古樂章句,文宗每聽樂,鄙惡鄭、衛聲⑦,詔太常(禮樂之官)習開元中《霓裳羽衣舞⑧》,以《雲韶樂⑨》和之。舞曲成,帝命翰林學士李珏陪同閱於庭。他秉性寡慾,早年喪偶,不置妾侍。門無雜賓,謝絕饋餉,高風亮節,淮南之人甚稱其德;及珏病歿,赴京叩闕下,願立遺愛碑,刻其業績,讓其仁愛留於後世。綜觀李珏一生,主要立於文宗、宣宗兩朝;文宗承父兄奢弊之餘,當閽寺(太監)撓權之際,而難以治易亂,化危為安,宣宗自大中臨政,權豪斂跡,奸臣畏法,閽寺攝氣,由是刑政不濫,賢能效用;兩朝政事雖未臻至善,但頗有起色,其中也有李珏的一份功勞。

史籍記載

李珏,字待價,其先出趙郡,客居淮陰。幼孤,事母以孝聞。甫冠,舉明經。李絳為華州刺史,見之,曰:「日角珠廷,非庸人相。明經碌碌,非子所宜。」乃更舉進士高第。河陽烏重胤表置幕府。以拔萃補渭南尉,擢右拾遺。

穆宗即位,荒酒色,景陵始復土,即召李光顏於邠寧,李愬於徐州,期九月九日大宴群臣。珏與宇文鼎、溫畲、韋瓘馮藥同進曰:「道路皆言陛下追光顏等,將與百官高會。且元朔未改,陵土新復,三年之制,天下通喪。今同軌之會適去,遠夷之使未還,遏密弛禁,本為齊人,鐘鼓合饗,不施禁內。」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