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李端棻(1833年~1907年),字芯園,衡永郴桂道衡州府清泉縣(今衡陽市衡南縣)人,清朝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出生於貴州省貴築縣(今貴陽市)。北京大學首倡者、戊戌變法領袖、中國近代教育之父[1],歷任山西、廣東、山東等省鄉試主考官、全國會試副總裁、雲南學政、監察御史、刑部左侍郎、倉場總督、禮部尚書。
光緒二十二年(1896),第一個疏請設立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前身)。光緒二十五年(1899)舉薦康有為、梁啓超,支持戊戌變法。
李端棻的新思想、新作派,自然受到貴陽一些守舊人士的質疑、反對。從兩首打油詩可見一斑。一首為:「康梁餘黨至今多,請你常將頸子摸;死到臨頭終不悔,敢將孔孟比盧梭。」另一首是:「居心只想做奸臣,故把康梁分外親;此君曾被康梁誤,復把康梁再誤人。」李端棻對此寫下《聞謗自責》一詩。並撰聯木刻後懸於學堂里:「我猶未免為之鄉人,甫邀恩命釋回,莫補前愆,敢為藐躬堪表示;師不必賢於弟子,所願英才崛起,突超先輩,庶幾垂老睹文明。」他在邁入20世紀的門檻時,便通過與學生的接觸,為貴陽山城帶來了孟德斯鳩的「三權鼎立論」,達爾文的「進化論」和赫胥黎的「天演論」,無疑是推動社會進步的知識力量。
李端棻在逝世前數月,還致函梁啓超:「昔人稱有三歲而翁,有百歲而童,吾年雖逾七旬,志氣尚如少年。天未死我者,猶將從諸君子之後,有所盡力於國家也。」
在北京大學校史館,至今陳列着李端棻向光緒皇帝所上的《請推廣學校折》。貴州大學的校慶,由原先的1942年往前推及1902年,也是李端棻的大功。在《清史稿》卷四百六十四中有《李端棻》列傳。
年表
李端棻(1833年~1907年),字苾園,衡永郴桂道衡州府清泉縣(今衡陽市衡南縣)人,出生於貴州省貴築縣(今貴陽)人,幼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由叔父李朝儀教養成人。 1852年,李端棻補博士弟子員。
- 同治元年(1862),應順天鄉試中舉,次年會試中進士,入翰林院任編修 。以直言不諱著稱,擢內閣學士,為大學士倭仁、尚書羅敦衍所器重。
- 同治十一年(1872)出任雲南學政時,正當雲南政局混亂,文教事業每況愈下,跋山涉水,足跡遍全省,認真考核各地生員,多方促進。不數年,雲南的文教大有振興。
- 因文學而受清同治、光緒兩朝知遇,歷任山西、廣東、雲南、四川及山東等省鄉試主考官及順天鄉試、會試總裁 ,全國會試副總裁。
- 光緒十五年(1889年),李端棻主考廣東鄉試,十分賞識年僅十七歲的梁啓超,將堂妹李惠仙許配給梁啓超,後遷任刑部侍郎、工部侍郎、倉場總督。
-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五月,李端棻上《請推廣學校折》,建議在全國進行教育體制改革,奏請改革專習考據、詞章、帖括的舊式書院,在全國遍設新式學堂,首都設京師大學堂,各省的府州縣遍設各級學堂,開設外文、算學、天文、地理、格致(理化)和外國歷史;還建議設藏書樓(圖書館)、儀器院、譯書局、廣立報館,選派留學生出國留學。遭到清朝王公大臣奕訢、剛毅的反對,暫時擱置。後來李端棻的這一奏請,旋即被總理衙門審議通過和光緒皇帝降旨允准,於兩年後逐一付諸實施,為北京大學前身——京師大學堂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從而敲響了封建教育制度的喪鐘,拉開了向近代教育轉型的序幕。
-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變法」前,李端棻向光緒皇帝密薦康有為、譚嗣同,變法時,李端棻積極參與,光緒帝將其破格擢任為禮部尚書,大力推行新政 。
「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皇帝被軟禁,李端棻被革職流放新疆,中道滯留甘州。
-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赦回貴陽。
-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貴州巡撫聘李端棻主持貴州經世學堂講席。 李端棻、於德楷、樂嘉藻(采丞)、李裕增四人出於「謀黔省教育之發展,振興貴州文化,培養新學師資以應教育發展之需求」的目的,創設貴陽公立師範學堂(該學堂是貴州第一所師範學校)。
-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底,李端棻聯合士紳於德楷、唐爾鏞、任可澄、華之鴻等,將原設北書院的貴陽府中學堂移至雪涯洞,改設為貴陽中學堂。
-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貴陽中學堂改稱通省公立中學堂。貴陽公立師範學堂更名為貴州優級師範選科學堂。
-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11月17日,李端棻在貴陽逝世,終年75歲。從弟李端榘子葆忠嗣,由繼子李葆忠將李端棻葬於貴陽大關口 。
慧眼識拔梁啓超
梁啓超是「戊戌變法」的領袖人物之一,天下誰人不知。但有多少人知道他是貴州的女婿,是誰識拔梁啓超?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件往事:1889年秋季,李端棻以內閣學士身份出任廣東鄉試主考。這次鄉試雖然仍沿襲科舉舊制,但考題已有了變化,隱含「經世致用」之意,即欲求國家富強,必興工理財,頗有策論的性質。當時的李端棻,正欲通過他主持的鄉試,對科舉試行變革,注入新的內容。閱卷時,他看到一位名叫梁啓超的考生,以「熔金鑄史」的文筆應答考題,以為是「飽學宿儒」,非常欣賞,於是將他錄取,榜上排名第八。後來,年僅16歲的梁啓超前來拜見這位識才的主考官,才華橫溢的梁啓超給李端棻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後將堂妹李蕙仙許配予梁為妻[2]。
李蕙仙是端棻叔父朝儀的女兒,朝儀任過順天府尹(相當於今天的北京市長),當時雖已去世,但身為侍郎的端棻和蕙仙親如同胞兄妹,蕙仙自是名門千金,而梁啓超則是一介平民書生。這門親事,從門第上講,似乎並不相配。李端棻能打破門第觀,可見其過人的膽識和對梁啓超的殷切期望。
蕙仙比啟超年長4歲,但家庭環境的薰陶下,李蕙仙知書識禮,婚後成為梁啓超的好幫手。從此梁啓超在北京李家住了十年之久。梁啓超曾毫不掩飾地說:「我因蕙仙得諳習官話,遂以馳騁全國。」
《貴州日報》原社長、總編輯劉學洙先生認為,歷史的天秤有時並不公平。對於李端棻這個「戊戌變法」中的重要人物,眾多的中國近代史重要著作幾乎都忽略未入視線。有學者曾對李端棻的歷史功績做過一番考證:一、甲午中日戰爭遭到慘敗後,康有為、梁啓超等對此喪權辱國的大事不能忍受,發起「公車上書」,簽名的600多舉人中,貴州就有96人,而貴陽又占了將近一半,李家端字輩就有4人,這就是李端棻和梁啓超的支持和鼓動來的;後來要求變法維新的運動日益激烈,上書的大臣有20多人,李端棻亦有奏摺,今已佚無考,但梁啓超和康有為的文章和年譜都有記載。李端棻的詩中有這樣的話:「國家公產非私產,政策群謀勝獨謀」。李端棻倡議辦京師大學堂提出的「中學為主為體,西學為輔為用」的教學綱經,這就是端棻先生的民主與科學思想。最難能可貴的是,李端棻因「戊戌變法」被貶逐新疆,中途赦免回貴州,他在經世學堂還大膽講授盧梭、培根的民主與科學的實踐事跡,著述《普通學》一本小冊子,提出學好真術,才能學好科學,學好歷史、地理,培養愛國種子。真是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百年之後,至今猶有教育的現實意義,因此,這次懷念端棻先生,在貴陽舉行了兩天的李端棻學術研討會,便是藉機宣揚端棻先生的歷史功績。
貴陽一中李端棻中學
清朝末年廣東省台山市還創辦了一所「端芬中學」。據考證:該校創辦於宣統元年(1909年),初名「蒙養學堂」,1912年改名「培根學堂」,1925年又改名「端芬高等小學」,1932年正式改名「端芬初級中學」。新中國成立後,於1952年6月改為公立學校。1976年重新命名為「台山端芬中學」至今。至於該學校與李端棻有何聯繫?還需進一步考證。2018年,為紀念對中國近代教育和貴州教育作出巨大貢獻的先賢李端棻,貴州雙龍航空港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貴陽第一中學共同創辦貴陽一中李端棻中學[3]。
參考資料
- ↑ 現代教育的先驅李端棻. 2020-05-19.貴州警察學院
- ↑ 李端棻與梁啓超. 2008-01-02.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
- ↑ 李端棻:中國近代教育之父. 2020-12-17.團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