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竹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竹如
山東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秘書長
出生 1905年1月5日
山東省利津縣城區莊科村
逝世 1942年11月2日
國籍 中國
職業 新聞工作者

李竹如,原名貽萼,字世華,又名一凡,1905年1月5日出生於山東省利津縣城區莊科村 ,1942年11月2日犧牲時為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秘書長。 [1]


他先在家鄉讀完小學,1922年到1925年,在惠民四中讀初中。這時,王燼美、鄧恩銘等共產主義分子在山東各地宣傳馬克思主義,建立黨組織,李竹如在這裡開始受到革命思想的薰陶。[2]

個人生平

童年在家鄉上小學,1922年到1925年在惠民第四中學讀初中。這時的惠民已有了黨的活動,李竹如開始受到革命思想的薰陶。一年春節,他在門上貼了"馬列傳天下,世界要大同"的對聯。 1925年夏季以後,李竹如先後在南京東南大學附中和濟南上高中。[1]

主要事跡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他在濟南正誼中學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他和一些進步青年,集資辦了一個名為《競進》的周報,宣傳革命思想。

1928年"五·三"慘案後,李竹如一度回到家鄉利津,發動群眾,宣傳抗日救國,團結一些進步青年,開展革命活動。後遭國民黨當局搜捕,他越城出走,再次到南京,考入中央大學法學院政治系書。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李竹如擔任了中央大學中共支部書記,帶領學生投入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

他和南京各學校以及外地到南京請願的學生聯合,先後衝擊了國民黨中央黨部、南京衛戍司令部,並搗毀污衊抗日救亡運動的《中央日報》館,

使國民黨當局驚恐萬狀,勒令中央大學提前放假。翌年春節,李竹如返回山東過春節,南京地下黨組織遭受破壞,他無法返回南京,便先後到設在濟南的一鄉師和設在平原縣的五鄉師任教,並改名李一凡

。在五鄉師,他與在該校任教的共產黨員馬霄鵬,用公開和秘密的方式傳播馬克思主義,宣傳抗日救亡,揭露蔣介石的反動面目,從而使五鄉師一大批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1935年,李竹如和幾個友人在濟南創辦了《新亞日報》,他親自擔任編輯,並為報紙撰稿,宣傳抗日救亡。1936年夏,李竹如到上海,在上海文化界一些朋友的支持下,創辦並主編《文化報》。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為該報題了報頭。報紙先後介紹了魯迅、郭沫若、矛盾、巴金、丁玲等一些進步作家的生平以及他們的作品。

1937年"八·一三"日寇大舉進攻上海後,李竹如離滬奔赴延安。他一路上刻印《中共中央宣言》等文件,散發給民眾,還團結了一些知識青年結伴而行,沿途進行抗日宣傳。

10月,李竹如進入晉東南,被留到八路軍一二九師,做宣傳和民運工作。1938年開始,他先後擔任晉冀豫區黨委機關報《中國人報》社長兼總編輯、中共中央北方局機關報《新華日報》(華北版)的副總編輯。5月,李竹如調任八路軍第一縱隊政治部民運部長。6月29日隨縱隊到達山東沂蒙山區。

李竹如到山東後,擔任的工作很多,其中為建立山東抗日民主政權所作的貢獻尤其引人矚目。

1940年2月,山東根據中央指示,成立憲政促進會籌備會,李竹如是發起人之一。他在《大眾日報》發表了《開展憲政運動的準備工作》的專論,從理論到實踐對這一工作進行了闡釋。

此後,他被選為選為山東憲政促進會的執委和常委,後又擔任組織部長,負責處理憲政促進會的日常工作。

1940年7月李竹如作為代表出席了山東各界人民聯合大會,並擔任了主席團成員,具體負責大會的組織工作。他在會上作了《戰鬥中的山東人民》的報告,當選為山東省參議會參議員、駐會參議員、秘書長,負責參議會日常工作。

他還當選為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委員和教育組副組長、山東省文化界救亡協會會長和山東各界救國聯合會總會常務委員[2] 。1942年初,李竹如擔任了戰工會秘書長,負責政府的日常工作。

人物評價

中國新聞史上著名烈士

2012年11月2日,是中國抗戰史、中國新聞史上著名烈士,中共山東分局宣傳部長,大眾日報社管委會主任李竹如同志壯烈犧牲70周年紀念日。

1942年,在對崮峪突圍中李竹如同志壯烈犧牲,他也是大眾日報社史上職級最高的烈士。[3]

建議請毛主席題詞

1939年夏天,李竹如同志在山東抗戰形勢十分艱苦之時,隨八路軍第一縱隊來到沂蒙山區。

這年初冬,他在大眾日報發表了慶祝蘇聯革命二十二周年的紀念文章,是為他在山東開展新聞工作的開始。

1939年底,大眾日報創刊一周年之際,毛主席發來題詞:"動員報紙,刊物,學校,宣傳團體,文化藝術團體,軍隊政治機關,民眾團體,及其他一切可能力量,以提高民族覺悟,發揚民族自信心,與自尊心,反對任何投降妥協的企圖,堅持抗戰到底,不怕困難,不怕犧牲,我們一定要自由,我們一定要勝利。"

主席的題詞既是對大眾日報的希望與鞭策,也是對抗日軍民的莊嚴號召和指示。

請毛主席題詞,正是時任中共山東分局民運部長李竹如的建議。他代表分局到報社主持研究紀念創刊一周年事宜時提議,並親自起草電報稿。幾天後,毛主席用電報發來了題詞。[3]

"歷史上從沒有無立場的報紙"

1940年初,李竹如同志擔任了分局宣傳部長,併兼任大眾日報社管委會主任。

從一開始,他就以堅定的黨的立場和清晰的新聞理念主導辦報,這些思想集中體現在《抗戰三年來的宣傳鼓動戰》和《光榮的歷史與光榮的任務--為九一記者節而作》等文中,它們分別發表於1940年的大眾日報上。

李竹如同志認為,辦報要講科學性,要貼近當地實際、引導輿論,講究方式方法,重視印刷與發行。他明確指出:"歷史上從來沒有無立場的報紙,也從來沒有無立場的新聞記者,'抗戰和進步'應當成為今天中國新聞記者所共有的立場。

站在這一立場上,堅固地團結起來,並接受進步政黨的領導,才能勝利地擔負起光榮的時代責任。"

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大眾日報在極端困難的戰爭環境中,在極端貧乏的物質條件下,成功進行了"聯合大會會議"、"皖南事變"、"減租減息"等重大報道,特別是"皖南事變"報道,大眾日報在當時全國報紙中領先。

作為管委會主任,他親自撰寫社論和文章,從1939年11月到1941年5月,在大眾日報發表署名文章12篇,計8萬多字,至於不署名的社論和專論就更多了。

1941年冬,魯南區委書記趙鎛英勇就義,李竹如率大眾日報第一戰時新聞小組,跟隨分局魯南巡視團到魯南區處理危局,並在能"一槍打透"的危險境地中堅持對外發稿。

此時,大青山戰鬥剛剛結束,以近千人的犧牲換來了九千人的勝利突圍,但形勢依然緊迫。

12月8日,在行軍路上休息時,大眾日報電台隊長劉承塾打開收音機,忽聽到日軍偷襲珍珠港的消息,他立即抄收後交給李竹如。

李竹如隨即在魯南區黨委機關幹部會上作了形勢報告,他在總結沂蒙根據地的形勢時說:"東白山,西白山,南北漫子寶山前,南北十餘里,東西一線牽。" [3]

起草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人權保障條例

在對抗戰進行吶喊鼓動的同時,李竹如還對山東根據地的民主建設傾注了極大的努力。

1939年9月,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下,國民參政會通過了要求國民黨政府定期召開國民大會實行憲政的決議,蔣介石假裝同意召集國民大會實行憲政。

為了揭露這種欺騙,1940年2月20日,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成立各界憲政促進會,與此同時,各解放區普遍開展了憲政促進運動,為在抗日根據地內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做輿論準備。李竹如是山東憲政促進會籌備會的發起人之一,並具體負責籌備工作。

1940年7月,山東省抗日民主政府--山東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成立,李竹如當選為委員和文教負責人。從此,山東3800萬同胞第一次組織起來,共同對付日本侵略者。

1940年11月,山東根據地的臨時參議會相繼討論通過了《山東省各級參議會組織條例》等有關財貿、教育和減租減息等方面的一系列法規條例,這些都是李竹如組織起草的。

其中《人權保障條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人權保障條例。其中規定"凡中華民國國民,無男女種族宗教職業階級之區別,在法律上政治上一律平等","人民均享有言論著作出版集會結社之自由";還根據山東的實際情況,規定"凡人民因犯罪嫌疑有逮捕之必要者,非持有逮捕狀不得逮捕之"等。

《人權保障條例》經臨參會通過後,在大眾日報公開發表。這是山東抗日根據地民主建設的一項重要成果,在全國也是一個先例。

李竹如在一系列的工作中,顯示了一個革命組織家的才能。

有一個故事在大眾報人中間廣為流傳:1940年春,李竹如到報社任職後不久,分局撥付給報社一筆款子,經理部長劉力子派會計去取,路程80里。

晚上開會,李竹如問劉力子:"錢取了嗎?"劉力子說:"才去取。""幾個人?""一個人。"李竹如馬上說:"這筆錢一個人取放心嗎?你別開會啦,快去。"他說:"不是不相信同志,是兩人好商量,戰爭環境萬一出問題,你也說不清。"

劉力子二話沒說,拿起匣槍,連夜追去。二人取了款子後,情況果然起了變化,劉力子他們與地方幹部取得聯繫,組織了民兵護送,才繞過敵軍駐地安全返回報社。幾十年後,劉力子仍無限感慨地說,如果不是李竹如同志盯得緊,稍許鬆懈大意,就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3]

血灑沂蒙年僅37歲

李竹如

1942年秋末冬初,日本侵略者在山東實行大規模"掃蕩","戰工會"機關向魯中撤退,到達對崮峪時,已是第二天的早晨八九點鐘,還沒吃早飯,戰鬥打響了。

我軍被八千餘敵人包圍,敵軍將我軍壓制在東西長約一里、南北不過半里的山頭上,敵人集中火力向我軍陣地密集掃射、轟擊。

在這種情況下,從黎玉、王建安和肖華等領導同志到軍區、政府機關幹部都行動起來,投入戰鬥。

李竹如在戰鬥中表現得沉着勇敢,毫無畏懼。中午,在戰鬥的間隙,他談笑自若地鼓動大家:堅持到天黑,一定會勝利突圍。

午後,數倍於我的敵人向我軍發起一次次猛烈攻擊,我方彈藥打光,便用刺刀、石頭與敵人拼殺,連續打退敵人八次進攻,一直堅守到黃昏。天黑後我軍開始突圍,李竹如在翻越山頂的石牆時,被一顆子彈擊中頭部,壯烈犧牲。那年,他才37歲。[3]

個人貢獻

李竹如到山東後不久就擔任了中共山東分局的宣傳部長。

對黨的理論宣傳和文化教育工作也作出了積極貢獻。他親自兼任中共山東分局機關報《大眾日報》管理委員會主任和中國青年記者學會山東分會理事長,不斷加強編輯隊伍的建設和報紙宣傳工作,並親自動手為《大眾日報》寫了許多社論、評論和署名文章。

1942年秋末冬初,日寇對山東實行大規模"掃蕩"。李竹如隨省級機關由濱海向魯中區轉移,11月2日在對崮峪遭到8000餘敵人的包圍。天黑後,李竹如在突圍中被子彈擊中頭部,壯烈犧牲,時年37歲。[4]

社會評價

正當風華正茂的李竹如為山東人民的解放事業大展鴻圖的時候,在1942年11月2日的對崮峪反"掃蕩"戰鬥中,他被日軍罪惡的子彈奪去了生命。李竹如的犧牲,令山東軍民十分悲痛。

1943年5月4日,山東各界舉行了追悼大會。《大眾日報》頭版以半版篇幅發表了中共山東分局書記朱瑞的《紀念李竹如同志,開展山東民主文化工作》的悼文。

延安《解放日報》也在頭版刊載了追悼大會的消息。李竹如故鄉父老,為失去這樣一個優秀的兒子而悲痛。

為了緬懷他,中共利津縣委、利津縣人民政府為李竹如烈士建立了墓碑,雕制了塑像。

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徐向前元帥專門為墓碑書寫了碑名,並題詞讚頌"李竹如同志是我黨宣傳新聞戰線上一位傑出的組織者和活動家"。[4]

參考資料

1. 李竹如 . .中國青年報 . 2015-03-9 2. 李竹如 . .人 民 網 . 2015-07-24 3. 李竹如:中國新聞史上最著名的烈士 . .新華網 . 2015-07-24 4. 李竹如 . .中華英烈網 . 2015-03-9


視頻

李竹如:宣傳新聞戰線傑出組織者和活動家 2019-05-25

參考來源

  1. 李竹如 ,百度
  2. 李竹如 ,抗日戰爭記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