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翱(唐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班固(徐鈞)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李翱(772年-841年),字習之,又稱李襄陽、李文公。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人。唐朝時期大臣、文學家、哲學家、詩人。[1] 涼武昭王李暠十三世孫,北魏司空李沖十世孫,貝州司法參軍李楚金之孫。諡號為文。

貞元十四年(798年),進士及第,授校書郎,遷京兆司錄參軍。元和初年,歷任國子博士、史館修撰、考功員外郎、禮部郎中。得到宰相李逢吉舉薦,出任廬州刺史。唐文宗即位,授諫議大夫、中書舍人,舉薦柏耆不當,降任少府少監,外任為鄭桂潭襄四州刺史、檢校戶部尚書、山南東道節度使。會昌元年,卒於襄陽。

曾從韓愈學古文,推進古文運動。思想上,一生崇儒排佛,認為孔子是「聖人之大者也」,主張言行應以儒家的「中道」為標準。著有《復性書》《李文公集》等。

信息

姓名:李翱

字:字習之

所處時代:唐朝

主要成就:推行古文運動

出生地:汴州陳留縣

出生日期:772年

逝世日期:841年

人物簡介

李翱(772-841年),字習之,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秦安縣),為西涼武昭王李暠之後、後魏上述左僕射李沖的十世孫。其父李楚金,官至貝州司法參軍。李翱「幼勤於儒學,博雅好古,為文尚氣質」。

李翱生活於唐代後期的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諸朝,歷仕德宗以來七帝,可謂是七朝老臣,但由於「翱性剛急,論議無所避。執政雖重其學,而惡其激訐,故久次不遷」。仕途並不順利。儘管如此,李翱仍效忠朝廷,心繫天下,為挽救日益衰落的唐王朝奔走呼號,從而在事功和文學上都做出了一番成績。其文學主張和思想對唐代和後世文學的發展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其文學作品不少,但大量失傳,今傳《李文公集》,收錄其作品104篇。[2]

主要作品

李翺著有《佛齋論》、《來南錄》等,作有《贈藥山高僧惟儼二首》、《感知己賦(並序)》、《幽懷賦(並序)》、《釋懷賦(並序)》、《進士策問二道》、《百官行狀奏》等詩文。

主要成就

李翺曾闡釋韓愈關於「道」的觀念,強調文以明道,主張反佛、「復性」,發揮《中庸》「天命之謂性」的思想,主張性善情惡說,認為孔子是「聖人之大者也」(《李文公集·帝王所尚問》),而成為聖人的根本途徑是復性,即恢復善性。

復性的方法是「視聽言行,循禮而動」,做到「忘嗜欲而歸性命之道」,使自己的心身在「弗思弗慮」中達到「清明」、「至誠」的境界。李翺作《復性書》三篇,論述「性命之源」等問題,主張人們的言行都應以儒家的「中道」為標準,其思想為後來道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參考資料

  1. 李翱的復性說 社會科學(甘肅)1990年第2期34-38
  2. 秦安古代名人大全 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