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肖

中文名;李肖

國籍;中國

畢業院校;中國社會科學院

主要成就;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國家文物局"鄭振鐸--王冶秋文物保護先進個人獎"。

職稱;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

李肖,男,漢族,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文物局"鄭振鐸--王冶秋文物保護先進個人獎"。

人物經歷

李肖自1985年大學畢業,到新疆從事考古學研究至今,一直是在從事西域史前時期和歷史時期的田野考古工作和室內綜合研究。多年的田野考古實踐和往復式的理論深造對新疆及其周邊的文物遺蹟不但有充分的感官及理論認識,在此基礎上也建立起一套對於中亞文明起源、內部結構演變、與周邊諸文明互動影響關係的研究模式。[1]

學術成果

學術著作

1.《交河故城的形制與布局》,文物出版社,2003年出版,專著。

2.《中國新疆古代的建築藝術》,譯著,中華書局2006年,主編。

3.《吐魯番學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出版,主編。

4.《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中華書局2008年出版,主編。

5.《鄯善縣文物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主編。

6.《中國新疆的土地和人民》,譯著,中華書局2008年出版,主編。

7.《吐峪溝石窟壁畫與禪觀》,譯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出版,主編。

8.《吐魯番學研究--第三屆吐魯番學暨歐亞遊牧民族的起源與遷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出版,主編。

9.《語言背後的歷史--西域古典語言學高峰論壇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出版,

主編。

10.上海藝術研究所 新疆藝術研究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吐魯番地區文物局著《高昌藝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08月出版,主編。

1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文物局 拜城縣文物局編著《中國田野考古報告集 拜城多崗墓地》,文物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

學術論文

1.《新疆吐魯番地區阿斯塔那古墓群西區408、409號墓》、《新疆吐魯番地區交河故城溝西墓

地康氏家族墓》、《新疆吐魯番地區木納爾墓地的發掘》、《新疆吐魯番地區巴達木墓地發

掘簡報》,《考古》2006年第12期,第一作者。

2.《再現姑師》,《中國國家地理》2006年第6期,第一作者。

3.《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概說》,《文物》2007年第2期,合著。

4.《新出吐魯番文獻中的古詩習字殘片》,《文物》2007年第2期,合著。

5. 《交河溝西康家墓地與交河粟特移民的漢化》,《敦煌吐魯番研究》,第一作者。

6. 《新疆鄯善洋海墓地發掘報告》,《考古學報》2011年第1期,第一作者。

7. Archaeological and palaeopathological study on the third/second century BC grave from Turfan, China: Individual health history and regional implications(《中國吐魯番墓地出土的公元前三世紀--公元前二世紀的人腿假肢》)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xxx (2012) 1e9(《第四紀研究》2012.1--9期)。國際核心期刊(SCI)。

8.《西域綠洲人與自然的互動與演變--以高昌綠洲為例》,《中國地方志》2012

年第8期。第一作者,核心期刊。

9.《吐魯番-歐亞大陸人種、民族、語言交流的十字路口》,《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

科學版),2012年第7期。

10.The invention of trousers and its likely affiliation with horseback riding and mobility: A case study of late 2nd millennium BC finds from Turfan in eastern Central Asia(褲子的發明動性:後期的案例研究發現,中亞東部吐魯番地區出土公元前2千年的褲子及其與騎馬文明的關係).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xxx (2014) 1e12.《第四紀研究》2014.1--12期)。國際核心期刊(SCI)。第二作者。

11.Dyes of late Bronze Age textile clothes and accessories from the Yanghai archaeological site, Turfan, China: Determination of the fibers,color analysis and dating(中國吐魯番洋海墓地晚期青銅時代紡織服飾的染料色彩分析和纖維組織結構測定).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xxx (2014) 1e10.《第四紀研究》2014.1--10期)。國際核心期刊(SCI)。第二作者。ISSN/ISBE:1040-6182,CN:11-2708/P.

12.《新疆吐魯番考古遺址中出土的糧食作物及其農業發展》,《科學通報》2013 年第 58 卷增刊:1 ~ 6卷,第二作者。ISSN:0023-074X,CN:11-1784/N.

研究項目

1.中國社科院所級課題"交河故城形制布局及時代分期"、"古代龜茲地區礦冶遺址的調查與研究"。

2.國家文物局邊疆考古重點課題"絲綢之路北道佛教遺址的考察與研究"。

3.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新出土及海內外散藏吐魯番文獻的整理與研究"(批准號05JJD770717)項目:《吐魯番新出土文獻學整理與研究》。

4.中國新疆吐魯番學研究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日本國學院大學、德國勃蘭登堡科學院吐魯番研究所合作項目:"中國新疆吐魯番出土胡語文書的釋讀與研究"。5.2008年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技術研究與發展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0812113):"交河故城三維模型數據庫的建立"。

6.2011年度自治區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吐魯番社會變遷史--以近代西方人士探險考察所獲資料為中心"。

7.2011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第二批):"環塔里木歷史文化資源調查與研究"課題子項目負責人。

8.2012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2AZD085):"新疆地區中西文化交流研究"。

參考資料

  1. 李肖教授 ,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 2012-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