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李良嗣)
前往: 導覽搜尋

馬植(?-1126)——為遼末、北宋末燕(今河北省北部地區)人,世為遼大族,官至光祿卿。

後因反對收納張覺,被削職。靖康元年因金兵南侵,貶郴州(今湖南省郴州市)處死。

人物話題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馬植                 出生時間         不詳
                  別   稱          李良嗣,趙良嗣                  去世時間           1126年
                  民族族群          漢                  所處時代           北宋

人物生平

馬植是遼末、北宋末燕(今河北省北部地區)人,世為遼大族,是漢民族燕雲十六州的居民。徽宗(趙佶)政和元年(1111年),童貫使遼,植獻「聯金滅遼」之策,童貫改其姓名為李良嗣。歸宋,又獻策曰:「女真恨遼人切骨,若遷使自登(今山東半島蓬萊縣)萊(今山東省掖縣)涉海,結好女真,與約攻遼,興國可圖也。」帝(宋徽宗)嘉納之,賜姓趙氏,以為秘書丞,圖燕之議自此始。遷直龍圖閣,提點萬壽觀,加右文殿修撰。

政和元年(1111年),馬植趁着宋朝使節童貫訪問遼國的機會,秘密晉見童貫,提出收復燕雲十六州的計劃,即:培植飽受契丹貴族欺壓的女真部落。這個計劃對於北宋末代時期政局的震撼力,絕不亞於「三分」下的隆中對。

宣和二年(1120年)二月,馬植帶領着部下,開始秘密訪問女真部落,想盡辦法挑起女真與契丹間的矛盾。終於,完顏阿骨打於天慶四年(1114年)春起兵反遼,並於保大五年(1125年)二月滅掉遼國。

既而朝廷納張覺,馬植爭之:「國家新與金國盟,如此必失其歡,後不可悔。」朝廷不聽。坐奪職,削五階。[1]

宣和間七次赴金與阿骨打約定攻遼,加官光祿大夫。因反對收納張覺,被削職。欽宗(趙桓)靖康元年(1126年)因金兵南侵,貶郴州(今湖南省郴州市)處死。[1]

人物評價

馬植本想「聯金滅遼」「收復燕地」,可這些遠交近攻的策略,要有強大的力量作後盾。他遠離故國大宋在燕地出生成長,令他沒有想到是北宋的軍事力量竟是如此的不堪一擊。燕京之戰,宋軍內部分裂,遼軍抓住機會,將宋軍打得潰不成軍。此時,女真開國者完顏阿骨打去世,新一代統治者積極對外擴張,加上北宋軍隊不堪一擊,最終導致了北宋的滅亡。他的「計劃」雖算是實現,卻伴隨了北宋的滅亡。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遼國人,馬植並沒有對遼國有太多的愛國熱情,或許一些不為人知的原因,馬植投靠了宋朝,並積極推動宋金聯合攻遼,作為「投名狀」納給宋朝,欲以此博得一番魚龍舞。然值此時,天下四分,金國銳不可當,宋遼夏均已遲暮,金國很快滅亡了北宋,而作為宋金合議的始作俑者,南歸之馬植自然被宋朝拋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