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賀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賀軍
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院長
出生 1957年12月
河南確山
國籍 中國
職業 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賀軍,男,漢族,1957年12月生,河南確山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1]中共黨員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院長[2]

人物簡介

李賀軍,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院長,國家自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超高溫結構複合材料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先進材料及成形技術"111"創新引智基地負責人,教育部科技委材料學部委員,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先進碳/碳複合材料、紙基摩擦材料、納米材料和液固擠壓成形等方面的研究。

2019年11月22日,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人物履歷

李賀軍,1957年12月出生於河南確山 。1978年2月至1982年1月在洛陽農機學院(現河南科技大學)鍛壓專業學習,1984年和1991年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塑性加工專業分獲碩士和博士學位。1984年至1988年在洛陽工學院任教,1991年至1994年在西北工業大學做博士後。2002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2011年獲評陝西省「三秦」學者[3] 。2002年至2016年擔任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院長。2004年起任超高溫結構複合材料重點實驗室副主任。2012年作為負責人獲批國家自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項目。2019年7月當選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

學術兼職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常務學務理事;

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常務理事;

陝西省材料研究學會副理事長;

陝西省複合材料學會副理事長;

中國電工學會碳-石墨材料委員會委員;

中國金屬學會炭素材料專業委員會委員;

《無機材料學報》、《新型炭材料》、《航空學報》、《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Carbon Letters》、《中國材料進展》等期刊編委。

教育科研

研究領域

主要致力於碳/碳複合材料研究。在新型緻密化工藝研究方面開發出多種成形新工藝;在國內外首次將人工神經網絡應用於碳/碳複合材料塗層製備的專家系統,可以預測各種影響因素對塗層厚度及均

李賀軍
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教授李賀軍

勻性的影響;在國內首次提出對CVI成形工藝進行計算機模擬和仿真;發現了界面感應相,首次提出了兩種沉積機理;藉助動態原位觀察等手段研究了該材料的斷裂機理,製備出最高強度達320MPα的三向碳/碳複合材料,用國產碳纖維製備的二向材料最高性能達302MPα,在抗氧化塗層工藝及抗氧化機理研究方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這些研究工作為我國發展高性能、長壽命、低成本碳/碳複合材料奠定了良好基礎。

學術成就

他長期從事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研究,發明了多種高性能碳/ 碳複合材料低成本可控制備新技術;創立了5 種高性能塗層體系,材料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中國陸、海、空等9 個型號的武器裝備提供了關鍵材料保障;帶領團隊發明了碳纖維增強紙基摩擦材料綠色製備技術,在航空、汽車等領域得到應用。發表論文350 余篇 ,出版專著/ 教材2 部,獲得專利146 項 。

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各1項,省部級一等獎5項,二、三等獎7項。曾先後獲陝西省"三五人才"[4]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5] 、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模範教師[6]、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三秦"學者等榮譽稱號 李賀軍在將近30年的科教生涯中,創造了一流的科研成果,也培養出一流的創新人才。迄今,他培養博士後、博士、碩士研究生130餘人。畢業生中已有30餘人晉升為教授、博導,成長為材料領域新一代青年學術帶頭人,成為建設科技強國的主力軍 。

人物榮譽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各1項,省部級一等獎5項,二、三等獎7項。曾先後獲陝西省"三五人才"、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模範教師、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三秦"學者等榮譽稱號。西北工業大學李賀軍主持完成的"長壽命耐高溫氧化/燒蝕塗層防護機理與應用基礎"獲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18年6月14日,被中央宣傳部、科技部、中國科協評為"最美科技工作者"。

視頻

2018中國最美科技工作者李賀軍

最美科技工作者 李賀軍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