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重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重潤(682年-701年10月8日)原名李重照武則天李治的嫡長孫;為祖母武則天避諱,改名李重潤。唐中宗李顯嫡長子,母韋皇后所生。元年682年,李重潤被授予皇太孫稱號。

生平簡介

貶為庶民

開耀二年(682年)正月,當時其父唐中宗還是太子,李重潤在東宮殿內出生。李重潤的祖父唐高宗非常高興,在李重潤滿月之日,大赦天下,改年號為永淳。永淳元年(682年)二月,唐高宗立李重潤為皇太孫。是年,秋天,唐高宗準備封禪嵩山,讓唐中宗趕赴東都洛陽,讓皇太孫李重潤留守西都長安。 永淳二年(683年)十一月,唐高宗去世,唐中宗繼位,由武則天臨朝攝政。光宅元年(684年)二月初六日,武則天廢唐中宗為房陵王,幽禁起來;改立幼子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仍由其臨朝攝政。二月初八日,武則天下令廢除李重潤的府署,並將其貶為庶民 ,另在別處囚禁。

被杖擊而死

載初元年(690年),武則天廢黜唐睿宗,自行稱帝。聖曆元年(698年),武則天覆立唐中宗為皇太子,封李重潤為邵王。 大足元年(701年)八月,當時張易之兄弟得幸於武則天,李重潤遭人誣陷構罪,說李重潤與其妹永泰郡主李仙蕙、妹夫魏王武延基等私下議論張易之兄弟何得恣意出入內宮。武則天得知後大怒,於九月初三日,將其杖擊而死(一說逼迫自殺) ,李重潤死時年僅十九歲。永泰公主年僅17歲。

追封為「懿德太子」

神龍元年705年,李顯復位後,李重潤被追封為「懿德太子」;神龍二年(706年),將其靈柩由洛陽遷到乾陵陪葬,特恩「號墓為陵」。並聘國子監丞裴粹亡女為冥婚,與李重潤合葬。是一座規模相當大的墳墓」。懿德太子的陵墓是距離乾陵最近的陵墓。它也是迄今為止發掘的最大、最高標準的唐代墓,也是唯一一座屬於帝王級別的墓。

懿德太子墓

懿德太子墓位於陝西省乾縣縣城西北約三公里的乾陵東南隅.從墓葬的形制、規模、隨葬的玉哀冊、貼金甲馬騎俑,壁畫中的列戟、三出闕來看,都是目前唐代墓葬等級最高者。而且乾陵共有陪葬墓17座,其中以「號墓為陵」的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兩墓規模最為巨集大。

懿德太子墓地表有雙層覆鬥形封土,周圍設圍牆,南面有土闕、石獅、石小人、華表等。地下由斜坡墓道、6個過洞、7個天井、四對小龕、前後甬道和方形前後磚室組成。全長100.8米。葬具置於後室,為廡殿式石槨,外壁雕飾頭戴鳳冠的女官線刻圖,墓壁滿繪壁畫,保留約40幅。墓道兩壁以樓闕城牆為背景繪太子出行儀仗,過洞繪馴豹、架鷹、宮女、內侍等。第一、二天井繪列戟,為天子之制。甬道及墓室壁面繪持物宮女、伎樂等宮廷生活畫面。 [1]

1971年,考古學家挖掘了懿德太子的墓,墓頂繪天象。出土了大量珍貴的埋藏品,有太子哀冊、俑、三彩器和鎏金銅馬飾等;尤其是墓中精美的壁畫。根據當年的考古記錄,「從墓地的形狀和規模來看,陪葬的玉靈書、鍍金盔甲的騎馬俑、壁畫等1600多件文物。 令人驚訝的是,懿德太子墓也出現了盜洞,盜墓賊只偷了墓穴棺材之間的埋葬物,這使得大量陪葬文物得以保存。然而,當考古學家清理懿德太子遺體時,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一男一女兩具屍體骨架殘缺不全。 考古學家想到的就是古代陋習「冥婚」,至今仍存在。所謂「冥婚」是我國歷史悠久的一種特殊婚姻習俗。也被稱為「幽靈婚姻」或「鬼婚」。通常,是將死去的男女結婚並葬在一起。根據《舊唐書》中,「中宗繼位,追贈皇太子,諡曰懿德,陪葬乾陵,亡女為冥婚,與之合葬。 後來,專家認定,李重潤墓中的兩具遺體,和《舊唐書》記載相吻合。目前,這兩具遺體保存在西安醫學院。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