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村上龍 |
村上龍 (1952年--)本名龍之助,生於日本長崎,日本著名小說家、電影導演。1976年,他發表了自己的處女 作《無限近似於透明的藍》,一舉成名。這部作品以他的親身經歷為素材,描寫美軍基地附近的一群青年男女,最初沉溺於放浪生活,四處尋找刺激,但狂熱過後,他們對前途的迷茫 依然如故。作品表現了初涉人世的青年在戰後,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時期所面臨的某種困惑、壓抑和無奈,這部小說被稱為是非常規的青春小說。到2005年,這部小說的銷量已高達350萬冊,是日本最著名的暢銷書之一。 [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村上龍
外文名稱 むらかみ りゅう,Murakami Ryu
別名 龍之助、Ryunosuke Murakami
國籍 日本
出生地 日本長崎縣
出生日期 1952年2月19日
星座 水瓶座
畢業院校 武藏野美術大學
職業 小說家,導演,編劇,製片人
代表作品 無限近似於透明的藍
主要成就 分析當今的日本的經濟現象
性別 男
人物介紹
基本資料
村上龍出生於日本長崎縣佐世保市的一個教師家庭。在1967年他進入縣立佐世保北高中就讀,曾加入橄欖球隊,但半年後因為無法適應而退出。之後與朋友組成搖滾樂團,一年後解散,村上龍改加入新聞社。
個人履歷
1969年的夏天,他在高中校園內進行屋頂封鎖抗爭,結果被無限期停學。1970年3月,村上在畢業前又再度成立搖滾樂團,並開始拍攝電影、舉辦搖滾演唱會,這些過程之後村上龍改寫成小說《69》(sixtynine),於1987年在日本出版。高中畢業後,村上進入出版社現代思潮社的美術學校就讀,但在半年後被退學。1972年4月村上進入武藏野美術大學造型學部基礎設計科就讀。
1976年他以《接近無限透明的藍》(限りなく透明に近いブルー)獲得第十九屆群像新人文學獎,之後又獲得第七十五屆的芥川龍之介賞。作品中描寫失去活力的青年,進行群交及施打麻醉藥品等脫離日常生活的情節。至2005年為止,《接近無限透明的藍》在日本銷售超過350萬本(包含單行本和文庫本)。
1976年村上龍與電子琴家高橋田津子(音譯,本名:高橋たづ子)結婚。1977年從武藏野美術大學休學。1980年與妻子生下長子村上大軌,10月出版《寄物櫃裡的嬰孩》(コインロッカー・ベイビーズ)。該書以當時日本的寄物櫃嬰兒遺棄事件為發想,於1981年獲得第三屆野間文壇新人獎。
在1980年代,村上龍與村上春樹被稱為"雙村上",不過兩人並無任何親戚關係,在工作方面的定位和調性也沒有太大的共同點。以這樣的稱號為背景,兩人人在1981年出版對談集《WalkDon'tRun》。
1999年11月,村上以金融、經濟為主要議題,推出電子雜誌(メールマガジン)《JMM》。同年又推出批判日本社會對泡沫經濟之反應的圖畫書《那些錢能買些什麼呢》(あの金で何が買えたか)。
2004年發表《工作大未來-從13歲開始迎向世界》(13歲のハローワーク)[1]。以還能自由選擇通往大人世界入口道路的"13歲"為目標,列出現實世界中各種工作、職業的實用資訊。同時也間接批判尼特族等新勞動經濟學所產生的社會問題。
此外,村上也與交情深厚的中上健次、坂本龍一、中田英壽出版過多本對話集。
個人作品
寫作生涯
村上龍,原名村上龍之助,1952年出生於日本長崎縣佐世保市的一個教師家庭。佐世保是依山傍海的天然良港,早在19世紀後期,日本政府即在這裡設立了海軍鎮守府。在1902年以後的日本歷次對外擴張戰爭中,佐世保一直發揮着重要軍港的作用,城區擴展迅速。
1945年,由於美軍的空襲,佐世保城區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朝鮮戰爭爆發後,佐世保成為美軍的海軍基地,隨後日本海上警備隊(海上自衛隊的前身)也進駐此地,於是,佐世保又重新蒙上了軍港的色彩,基地附屬的原海軍兵工廠在朝鮮戰爭的軍需刺激之下恢復了元氣,造船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
村上龍就是在這樣的城市環境下度過了他的少年時代。1967年4月,村上龍考入了長崎縣立佐世保北高中,其間,他和夥伴們組織搖滾樂隊,演奏披頭士等西歐流行音樂,深受女同學的歡迎。此時正值反對日美安保軍事同盟的高校學生運動達到高潮,佐世保也不斷發生抗議美軍航母停泊的學生示威遊行,村上龍目睹學潮,內心深受震動,於是,他解散了搖滾樂隊,加入校內新聞俱樂部,開始學習寫作。
1970年3月,村上龍高中畢業。在此前後,他重新組織了搖滾樂隊,同時涉足演劇、攝像等,並在市文化中心舉辦了多次搖滾音樂節,深受好評。同年,村上龍離開家鄉來到東京,考入東京現代思潮社經營的美術學校學習攝影,但不到半年即被學校開除,於是,他來到地處東京都福生地區的美軍橫田基地,開始了放浪生活。橫田基地是美軍駐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第五空軍司令部所在地,也是駐日美國空軍的核心。村上龍在此地和美軍士兵的交往,涉及性、毒品等各方面的人生經歷,構成了他日後文學作品的基礎。
經過兩年的放浪生活,1972年4月,村上龍考入東京的武藏野美術大學造型系基礎設計專業,重新開始校園生活。他從小就表現出寫作才能,14歲時在《PTA新聞》上發表作品《初戀與美》,獲得過市長獎。進入大學後,村上龍開始了文學創作,於1976年發表處女作《無限近似於透明的藍》,以他的親身經歷為素材,描寫福生地區美軍基地附近的一群青年男女,最初沉溺於放浪生活,在毒品、濫交、酗酒、暴力、搖滾樂中尋找刺激,但狂熱過後,他們對前途的迷茫感依然如故。作品表現了初涉人世的青年在戰後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的資本主義社會結構面前的困惑、壓抑和無奈,是一部非常規的青春小說。這年5月,小說獲第19屆群像新人文學獎,同時還被提名為日本文壇最具權威的純文學獎--芥川龍之介獎的候選作品。由於評委們褒貶不一,評選中曾展開過激烈的爭論。有的評委認為此作品是當代日本文學進入亞文化化、亦即頹廢化的象徵,但多數評委則肯定和讚賞其全新的、透明清澈的文學風格。7月,小說終獲多數票通過,被授予第75屆芥川獎,隨即創造了當月銷售100萬冊的空前記錄,引起全日本轟動,被認為是一個重大的社會事件,而非單純的文學事件,村上龍也由此作為一個新人作家一舉成名,受到文壇矚目。到2005年,《無限近似於透明的藍》銷量高達350萬冊,是日本最著名的暢銷書之一。此書問世後,日本湧現出了一批對現行體制進行探究和批判、對現有文學傳統發出挑戰的作家,他們因這個書名而被稱為"透明族",而村上龍則是這個文學流派的開創者。
1986年初,村上龍又發表了長篇小說《超導體夜總會》,描寫一群來自各行各業並熟練掌握高科技的英才聚集在一個小酒吧,運用現代科技解決人類情感難題,情節雖然荒誕,但語言相當幽默。
除小說以外,村上龍還發表有大量隨筆,其中最有影響的是1987年出版的《所有的男人都是消耗品》。這部隨筆集從男女、戀愛、性等角度出發,對日本社會經濟的"功能不全"進行猛烈的抨擊,文筆犀利明快,時有驚世駭俗之筆,由此一直暢銷不衰,村上龍也一再續寫,到2003年已經寫到第7部。此外,交織着爵士樂、美酒、愛情、神秘、感傷的《戀愛永遠是未知的》(1991),為青少年解釋工作、職業的含義的《13歲的職業安定所》(2003)等,也很受讀者的歡迎。
村上龍1977年就開始創作電影劇本,並在廣播電台擔任音樂主持人,從而涉足當代傳媒界,後來也經常參加電視專題節目,在因特網發達後,他還個人發行免費網絡雜誌《JapanMailMedia》,分析當今日本的經濟現象,這些都是他不同於大多數作家同行之處。村上龍在電影方面的成就尤為顯著,他有多部作品被改編為電影劇本,如上文提到的《無限近似於透明的藍》、《69sixtynine》、《黃玉》、《最後的家族》,以及《京子》(1996)、《在醬湯里》(1997,獲讀賣小說獎)、《昭和歌謠大全集》(2002)等。從1979年至今,源自村上龍作品的電影已有十多部公映,有的還是他自編自導,其中《黃玉》為他在意大利電影節上贏得了導演獎。此外,他的《村上龍電影小說集》(1995)也寫得非常出色,於1996年獲得平林泰子文學獎。
綜上所述,村上龍自24歲發表處女作《無限近似於透明的藍》,開創了新興的文學流派"透明族"以後,一直是日本當代文壇備受矚目的作家。通過村上龍的作品,讀者在理解、透視、預測當代都市生活變化和所滋生的各種社會問題的過程中,將獲得深刻的啟發。學時代即顯露出藝術才華。曾組織參予橄欖球隊、搖滾樂團及新聞社團。早年接受西方嬉皮士文化影響並嘗試編導電影。1973年進東京武藏野美術大學讀書,抱負"反體制思想"積極參加學生運動,受挫後轉入文學創作。《近似無限透明的藍色》是他24歲時的處女作,同時也是作者最傑出的代表作,並形成了日本文學史新的流派--透明族。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