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杜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杜姓,漢族姓氏。

杜姓在新百家姓排名:第42位。

得姓始祖

杜康、姬伯、羋囏(熊艱)、杜蒯。

分布主要集中於河北、河南、遼寧、湖北四省,大約占杜姓總人口的31.5%。其次分布於山東、四川、廣西、山西、安徽、甘肅、廣東七省區,大約占杜姓總人口的34%。

杜伯。帝堯裔孫劉累之後。上古時代,帝舜封堯的兒子丹朱在唐(今山西省翼城),丹朱的子孫在夏和商時都是諸侯。到了周初成王時,唐國不敬當朝天子,被當時攝政的周公旦滅掉,而把其弟叔虞封於唐,把唐國原國君後裔遷到杜,因此改稱唐杜氏。周宣王時,唐杜國君桓在朝中任大夫,人稱杜伯。

杜伯風流瀟灑,使周宣王的寵妃女鳩着迷,於是設法勾引他,但正直的杜伯不為所動,惱羞成怒的女鳩惡人先告狀,反誣杜伯欺負她,周宣王於是斬殺了杜伯。杜伯死後,其子孫大多逃往中原,留在杜城的遺族便以國為氏,稱為杜姓,他們尊杜伯為杜姓的得姓始祖。 [1]

郡望

京兆

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黃初元年(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

曹魏黃初二年(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222年)又改名為京兆國。曹魏青龍三年(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曹魏正始五年(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置京兆郡(或尹)。

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永徽四年(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

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襄陽郡

東漢建安十三年(198年)分南郡、南陽兩郡各一部份置襄陽郡,治所在襄陽(今湖北襄陽市襄城區),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宜城縣、當陽縣、遠安縣等一帶,治所在襄陽(今湖北襄陽市襄城區)。晉朝時期入為荊州治所。南北朝時期梁國置為南雍州,西魏改為襄州。

隋朝時期改為襄陽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淵平定王世充後,改為襄州,因原隋朝舊名而領襄陽、安養、漢南、義清、南漳、常平六縣。州置山南道行台,統交、廣、安、黃、壽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武德五年(622年)撤酇州,以陰城、谷城二縣來屬於。唐武德七年(624年)罷行台為都督府,督襄、鄧、唐、均、淅、重七州。

唐貞觀元年(627年)廢重州,以荊山縣來屬於。唐貞觀六年(632年)廢都督府。唐貞觀八年(634年)廢鄀州,以率道、樂鄉二縣來屬於。又撤常平入襄陽,撤陰城入谷城,撤南津入義清,撤漢南入率道。唐天寶元年(742年)改為襄陽郡。唐天寶十四年(755年)置防禦使。唐乾元元年(874年)復為襄州。唐上元二年(675年)置襄州節度使,領襄、鄧、均、房、金、商等州,自後為山南東道節度使治所;轄領襄陽、鄧城、谷城、義清、南漳、樂鄉諸縣。以後襄陽為歷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濮陽郡

濮陽古為帝丘;春秋時期衛國軒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地在今河南省濮陽西南,古黃河南岸。秦、漢之際為濮陽縣,屬東郡,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濮陽縣。漢、魏時期為東郡治所。晉朝時期改東郡置國,西晉末期改郡,並分濟陰郡之一部分給濮陽郡,治所均在古濮陽。北魏時期移濮陽郡治所於鄄城(今山東省鄄城北)。

隋朝時期改為濮州,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渭縣、濮陽市、范縣、山東省濮州縣、郭城縣一帶地區。唐朝時期濮州濮陽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後梁、後晉夾河苦戰,晉王李存助建德勝二城。其後德勝北城為濮陽,就在黃河邊上。濮陽一帶是黃河河道變動頻繁之處,宋、金之際,黃河主流南趨,濮陽便遠離黃河。

漢陽郡

東漢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曾改天水郡為漢陽郡,魏恢復天水原名。北魏時期有兩個天水郡,都在今甘肅省甘谷縣境內,到南朝北周時廢黜。隋朝時期又曾以成州為漢陽郡。五代時期後周置漢陽軍,即今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

南陽郡

春秋戰國時期稱南陽的地區頗多。魯國的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晉國的南陽指太行以南、黃河以北地區。戰國時期魏國的南陽,一部分屬韓國,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地亦稱南陽,分屬韓、楚兩國。秦朝時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為秦國奪取楚國之地而設置南陽郡,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陽),後秦國大將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進攻韓國克取了南陽,使韓國本土與上黨郡被分隔。

兩漢之際,南陽郡轄二十六個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葉縣內鄉之間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應山鄖縣之間的大部分地區,後逐漸縮小。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廢黜,隋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復置。唐朝初期又被廢黜,唐天寶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鄧州南陽郡為良穰縣(今河南鄧縣)治所。元、明、清諸朝,南陽府治皆在南陽,即漢朝的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

堂號

京兆堂:以望立堂。

襄陽堂:以望立堂。

濮陽堂:以望立堂。

漢陽堂:以望立堂。

南陽堂:以望立堂。

詩聖堂:唐朝大詩人杜甫自號「少陵野老」,歷史上稱他為「詩聖」。

少陵堂:同詩聖堂。

繼美堂:繼承先人杜甫字子美遺志之意。

亦政堂:清朝乾隆年間,內閣學士劉墉任左都御史一職監理河道時居住在鄭集杜氏宗祠內,有感其族忠烈堅 貞氣節,親筆題贈「亦政堂」匾額一個,後懸於客廳正中,轟動鄉里。惜文革時 流落民間,不知所蹤。

務本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崇尚耕讀傳家。

研究考證

《世本》中 有「杜康作酒」的記載,並注為「黃帝時人」。《酒誥》也記載到:「酒之所興,肇自上皇。」這說明黃帝時期已有杜姓。傳說杜康是黃帝的宰人(掌管膳食的官),而黃帝所居之地「軒轅丘」,在今河南新鄭。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少康是夏朝第6代國王,居住在今河南西部。所以,如果說杜康是杜姓始祖,那麼,這個姓至少也有四五千年了。但因年代久遠,杜康以後的世系缺乏文字記載,一些姓氏書對杜姓起源另有說法。

《通志•氏族》載:「杜氏,亦曰唐杜氏,祁姓,帝堯之後,建國於劉,為陶唐氏,裔孫劉累以能擾龍事孔甲,故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成王滅唐,而封叔虞,乃遷唐氏於杜,是為杜伯......居杜城者為杜氏......又後魏有獨孤渾氏,改為杜氏,實虜姓之杜也。」

據考證,唐堯的後裔在周武王初定天下時,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名為唐杜氏,直至周成王時才被滅,併入周室的領域。唐杜氏的後裔從此被改封為杜。杜國,位居現在的陝西長安,即漢代的杜陵。後來,杜國滅,杜姓子孫出奔,杜姓自此問世。

另外《魏書•官氏志》記載,鮮卑族原有三字姓獨孤渾氏,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今屬河南)後,改為杜氏。

氏族崇拜

杜本是一種樹木的名,也稱甘棠,即杜梨,屬古代的陝西長安地區生長一種杜梨枝,是神農氏中一支氏族所擅長栽培的樹,已經成為該氏族的社樹,即神樹。這支氏族崇拜杜梨樹為氏族的原始圖騰,以杜命氏族名,以杜命居地名,建立國家後稱杜城,最終形成國和姓,這應該是杜姓最早的起源。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