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楊廷寶 | |
---|---|
出生 |
1901年8月20日 河南南陽 |
逝世 | 1982年12月23日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建築學家 |
楊廷寶,(1901年-1982年),字仁輝。建築學家、建築教育學家。中國近現代建築設計開拓者之一。河南南陽人。 是我國著名老一輩建築學家和建築教育家。
人物生平
1915年入北京清華學校(1928年改名清華大學)。
1921年畢業於清華學校高等科,同年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深造。
1926年畢業後赴歐洲考察建築。
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院士)。
1959年任副院長,1979年兼建築研究所所長。同年任江蘇省副省長。
1982年12月23日在南京逝世。 歷任南京工學院副院長、南京建築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中國建築學會理事長、《中國大百科全書·建築學》主編、國際建築師協會副主席、江蘇政協副主席等職。第一屆至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楊廷寶教授是我國當代傑出的建築大師,同時還是國際建築協會的副主席。他學識淵博,且幽默風趣,平易近人。建築史也許該記錄這樣一次有趣的飯局:上世紀50年代初,中國最負盛名的兩位建築師楊廷寶和梁思成,在北京東安市場一家飯館就餐。談話間,楊廷寶突然從座位上站起來,又坐下,又站起來,打量着面前的桌椅,然後從懷中掏出捲尺,量好尺寸,一一記錄在小本上。他說,這套桌椅只占了極小的空間,而坐着甚為舒服,所以引起了他的注意。這就是一代建築大師楊延寶,中國近現代建築設計開拓者之一。
20世紀20年代,中國近代建築的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起點,逐步成長了第一代中國建築師,他們出色地設計了一批公共建築和民用建築,開創了我國近代建築設計事業和建築活動,從而打破了外國人對這一領域的壟斷,他們是中國當代建築師的開路人。早期中國建築師當中,最早崛起的代表人物要數呂彥直。他設計的廣州中山紀念堂和南京中山陵,至今可視作劃時代的傑作,可惜他不幸早逝。接下來是一批20年代留學歸國的青年建築師。他們不但在建築實踐上繼續開拓的探索,而且大都還是中國建築教育事業的開創者。楊廷寶就是這批建築師中出類拔萃的一位,成績卓著,馳譽當世。50多年來,他的建築創作逾百件,遍及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西北、西南各地。楊廷寶學習時,正值美國建築教育從古典建築過渡到現代建築的時期。在當時社會建築思潮影響下,他受到嚴格的西方古典建築手法的訓練與技術知識的教育。他歸國後,早期的作品如瀋陽車站、瀋陽東北大學等,不論單體或群體,都有較多的模仿性,表明那個時代的特徵。此後,他開始結合中國自己的特色,在建築風格上致力於探索和創新。30年代初,北平地區一些重要古建築維修工程委託基泰工程司主持,如北平天壇、祈年殿、國子監等,楊廷寶和建築工匠們實地修繕了北平這些著名古建築1929年,成立中國營造學社,他參加了該社的工作,為此他對中國占典建築做法深為熟諳,特別對明清式建築悉心研究,從中吸取營養。他對民間傳統建築也十分注意,同時他還密切地注視着國外現代建築的發展。學術上深厚的造詣,從而使他在建築設計中具有堅實的創作素質。
30年代初期,他所設計的南京中央體育場、中央醫院、金陵大學圖書館(現南京大學老圖書館)等就已作出了合理功能布局,協調的建築體型,統一的比例和尺度,並具有我國的建築風格。從這些建築設計中,可以看到他的設計不是追求虛假裝飾以譁眾取寵,也不是抄搬現代建築形式而求時髦。他所探索的建築風格,不論在建築造型上抑或在功能上,其成就高於同時代的外國建築師。楊廷寶的設計不論是從總體規劃上,或是在單體建築、內部設計以及細部大樣都十分注重環境和現實條件,在建設細部的比例尺度和用材上也都做到精益求精。50年代初期,北京和平賓館的設計,是他將環境、功能、施工、經濟和建築空間藝術高度綜合的一個作品。這一簡潔、大方、樸素、明朗的新建築,得到周總理的肯定和讚揚,贏得了國內外建築界的好評。解放後的30年來,在他主持、倡導、參與下,同有關建築設計院協作,建成了一批大中型民用建築工程,如徐州淮海戰役革命烈士紀念塔、北京車站、南京長江大橋橋頭堡工程建築、南京民航候機樓等。對北京人民英雄紀念碑、北京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北京圖書館等工程,他都參與了方案和建議,作出了努力和貢獻。在這期間,他還多次參加國際建築活動,代表我國建築界積極工作,為祖國獲得榮譽。[1]
回顧歷史,幢幢建築象是刻在大地上的印記。歲月的消逝,時代的變遷,有的印記消失了,有的留下來。歷史就是這麼一幅不停地變動着的圖景。楊廷寶的建築作品,是刻在我國近代建築史上的印記,時光在消逝,建築卻閃爍着它自己的光彩。
身教言教,一代宗師
中央大學建築系是我國創辦最早的建築系之一,它成立於1927年。抗日戰爭時期,隨着中央大學遷移至重慶沙坪壩。當時教學條件和境遇都比較差。為了辦好建築教育,楊廷寶毅然兼任建築系的設計教授。沙坪壩位於郊區,他兼顧設計事務和教學,往來顛簸,風雨無阻,從不缺課。他對建築學不僅有厚實的理論基礎,而且對世界上各種建築傳統有很深的了解,對中國的建築傳統更做過腳踏實地的研究工作,他還具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知識面廣。在授建築設計課時,他總是順着學生的思路,循循善誘,一面修改設計作業,一面耐心講解,受到同學們的敬愛。更可貴的是,他不僅教學生具體技術知識和建築設計的本領,而且還教我們學習的方法。每次講設計課時總介紹他自己的學習方法,即他以前每次做設計方案總向老師提交幾個比較方案,藉此聽取老師對不同方案的評語,老師看到努力學習的學生,更是特別願意對他作更多的評論和講解。這樣,他不僅通過自己的作業向老師學到東西,而且還通過很多同學的作業學習到更多的東西。他的教學作風深受學生的愛戴,使學生在向他學習過程中領悟到勤奮兩字在學習上的重要性。
自那時起,他一直沒有離開過教育崗位。楊廷寶、童寯、劉敦楨等教授在這期間集中於沙坪壩從事建築教育活動,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新中國成立後,一批優秀的建築師在祖國各地從事建築設計、城市規劃和管理工作 成為國家的建設骨幹人才,他們有的成為中國科學院的學部委員,如吳良鏞、戴念慈等:有的成為國家的建築設計專家和著名教授,這也正是楊廷寶等一代宗師對祖國作出的極大貢獻。楊廷寶對學生學習的進步是非常關心而且是多方面的。為了鼓勵同學提高水彩畫的水平,他親自為學生做水彩寫生示範.並且拿他的水彩作品,供學生參照學習。他自己生活非常簡樸、,但毫不吝惜地拿出一筆錢給建築系作水彩畫的獎金。
楊延寶 | |
---|---|
在建築教學中,他十分強調基本功的訓練,對學生的練習要求很嚴,一絲不苟。在學習方法上,他十分強調調查、測繪、觀察工作。他常說:"資料的積累是建築創作的源泉",又說"處處留心皆學問。"他善於觀察、分析建築作品。他常結合實際工程設計講授工程經驗,他到過許多國家和城市,總以自己的所見,經驗的小結告誡學生學習要十分注重務實。每次出差,他都不停地測繪、素描、了解和研究城市的發展史,記載地方的生產和風土人情。幾十年如一日,他積累了豐富的建築知識,養成深入分析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在實際工程中,做到理論聯繫實際。楊廷寶在他所從事的教學、科學研究工作中非常重視聯繫中國實際,充滿着強烈的愛國、愛民族文化的民族精神。在教學中,十分強調國情和民族習慣,而聯繫實際的重要精神在於可行性。他治學嚴謹,不尚空談,認為一切空話,好高騖遠,都是學者的大忌,他身體力行,教育青年做實幹家。在建築設計改圖時,他總是循循善誘,樂於教人,先聽學生的設計思路,然後認真地、細緻地順着你的構思改圖,以達到設計要求。他不強加於人,要學生照抄老師改的圖,他認為那種硬抄的辦法是難以做到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設計中他特別強調多方案比較和快捷草圖的練習,並認為要培養學生有廣博的知識。他認為建築師不同於一般藝術家,建築師的創作必須建立在物質的基礎上,沒有廣泛的社會和科學技術知識,沒有勤於學習、勤於觀察和分析的工作態度是不行的努力和廣博的知識,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2]
結合國情,潛心從事建築創作
在我國近代建築史中,建築風格總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當時社會某種審美傾向和一定的社會思潮。楊廷寶的建築設計作品,在其多方面的探索經歷和實踐中包含着他自己的建築觀和風格。通過他和他的同事以及學生們的長期實踐,產生了一定的建築格調。他主張對中外古今的建築特點兼收並蓄,在設計中要量體裁衣,切合實際,照顧全局,結合自然;他主張洗鍊凝重,反對浮華鋪張;他不喜歡鋒芒畢露咄咄逼人的風格,他鄙薄脫離實際,不顧具體經濟技術條件的空談。他的設計風格穩健、嚴謹、精緻大方。建築風格是和一個人內在涵養相聯繫,而這種涵養,又來自多年的經歷,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廣博的知識,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
在創作的道路上,楊廷寶最寶貴的一點就是他的求實精神。建築物是人類社會活動中的巨大物質和精神財富,而社會的政治、經濟動向又直接和間接地影響建築的性質、內容和標準。楊廷寶設計過有代表性的重要公共建築,採用高標準高質量的建築材料,但也設計過用竹笆抹灰的簡易建築,以較低標準的材料求得較高的建築效果。抗日戰爭時期前後,由於經濟困難,他在重慶、南京等地就做過這種設計。他總是能因時因地制宜,使求實精神與建築設計創作相輔相成,融合而一。 1933年,中央大學圖書館擴建工程和清華大學圖書館(1930)的擴建工程中,他着意於與原有建築協調和統一。他說:"在完整的建築群中修建和擴建有時並不一定需要表現你設計的那個個體,而要着眼於群體協調。"在南京中山陵咅樂台的設計中,他巧妙地將自然地形與建築有機地結合起來,半圓形的花架、迴廊、花壇、坐凳,重點藝術裝飾的照壁顯得樸質而渾厚,環抱着襯托的樹叢,具有強烈的建築藝術魅力。楊廷寶20年代至今幾十年中的建築創作道路中,可以發現他的創作道路儼然是一部我國60年來建築創作歷史的註解。他的作品有古有今,或古今結合;有中有西,或中西合璧,楊廷寶和我國其他幾位傑出的第一代建築師一樣,其貢獻不在於倡導了現成的學派,而在于堅持了嚴謹的現實主義探索精神,努力在洋為中用、古為今用中探索自己的道路。在艱巨的歷程中,他們儘可能地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和工作任務對他們的要求,盡心創作,並不斷充實自己,力圖在不同要求和有限的條件下得到較為圓滿的解決,這就是他最大的貢獻和學術觀點之所在。
楊廷寶由於他在幾十年的創作生涯和教學實踐中所取得的傑出成就,在同行中德高而望重,多次由他率領中國建築學會的代表團出席國際建築師協會的代表大會,並且擔任國際建協副主席達8年之久。國際建協雖然是個學術性組織,但由於國際上政治氣候變化多端,政治上的種種矛盾難免影響到學術組織里來。但楊廷寶總是十分謙虛謹慎,遇事和有關同志商量,辦事細緻而周到,總能圓滿地完成組織上交給他的任務,維護了國家的榮譽。他常說:"我碰到這類問題,總感到受祖國人民和建築界的委託,責任重大,不敢掉以輕心。他那謙虛品德還表現在他為人為事的各個方面。他嚴以要求自己,不論條件如何困難總是勤奮工作,遇到原則性的問題,他毫不掩飾自己的意見。文化大革命期間,儘管他受到種種迫害,但仍堅持相信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那時正當張鐵生事件鬧得滿城風雨,他卻毫不猶豫地說:"我是個教書先生,如果給我一個交白卷的學生,一點基礎文化知識都沒有,叫我怎麼教呢?"他的這種不圖虛名,不圖私利,不隨波逐流,既謙虛,又認真的科學家品德是十分可貴的。
人物評價
楊廷寶是我國著名老一輩建築學家和建築教育家,他為了國家的建設和教育事業勤奮工作直到病倒的前一個月,這種"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志不已"的精神,值得後輩學習。楊廷寶也是屬於最配得上"建築師"稱謂的那一類人。人們說,楊老是實幹家,最愉快莫過於工作,最難過莫甚於無所事事、相對談玄。"文革"中,他被戴過"資產階級反動權威"的高帽、關過牛棚,後來又被"解放",樹為"樣板",又是採訪又是拍照,使他疲於應付;業務上,卻無人理會,他被冷在一邊。楊廷寶的學生回憶,他常常提諸如此類的"小"問題:人的最小空間是多少?人的活動空間至少要多少?一張八個座位的餐桌至少需要多大空間?桌椅的高度該是多少?門把手和門鎖裝在什麼高度才合適?他總是隨身攜帶一把鋼捲尺、一支筆和一個小記事本,隨時記下他所需要的尺寸或畫下他認為值得參考的速寫。在車內,他有時會指着車窗外的城市建築問學生:這樣的處理,合適不合適?好不好?給建築系學生講演,學生期待着聽"這麼一位世界知名的建築師"大談設計,他卻告白:"我來說說台階的踏步怎麼做,好嗎?"然後講了一大通踏步尺寸與人體的關係云云。
後人懷念他:"總之,他一直在關心着建築師為人類提供的生活和生存環境是否合理、合法、合用。"這樣的日子裡,他的學生記得一個場景:70多歲的老人,用鋼筆在大約一尺見方的紙上畫着,是一幅精心的設計方案鳥瞰圖,線條仍然穩練,但手有點哆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