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敬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楊敬之
楊敬之
原文名 jingzhiyang
出生 中國河南靈寶
國籍 中國
別名 茂孝
職業 文學家
知名作品 贈項斯

楊敬之,((約公元八二o年前後在世),字茂孝,祖籍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人,安史之亂中移家吳(今蘇州)。唐代文學家楊凌之子。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憲宗元和末前後在世。憲宗元和二年(807)登進士第,平判入等,遷右衛胄曹參軍。元和十年在吉州司戶任,累遷屯田、戶部郎中。 以上內容來源見鏈接[1]

主要詩歌

贈項斯

幾度見詩詩總好,及觀標格過於詩。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霜樹鳥棲夜,空街雀報明。

碧山相倚暮,歸雁一行斜。(並見張為《主客圖》)

客思吟

禾黍正離離,南園剪白芝。細腰沈趙女,高髻唱蠻姬。

路愧前岡月,梳慚一頷絲。鄉人不可語,獨念畏人知

詩歌解析

《贈項斯》作品評述

楊敬之的詩,《全唐詩》僅存二首,其中這一首極為後世傳誦,並且因為眾口爭傳,逐漸形成人們常用的「說項」這個典故。

關於項斯,《唐詩紀事》載:「斯,字子遷,江東人。始,未為聞人。……謁楊敬之,楊苦愛之,贈詩云雲。未幾,詩達長安,明年擢上第。」《全唐詩》收項斯詩一卷,此外也未見有何突出成就,只是因為楊敬之的這首詩,他才為後人所知。

楊敬之在當時是一個有地位的人,而這首詩卻真心實意地推薦了一個「未為聞人」的才識之士。他虛懷若谷,善於發掘人才;得知之後,既「不藏人善」,且又「到處」「逢人」為之揄揚,完滿地表現出了一種高尚的品德。

首句「幾度見詩詩總好」,是襯墊之筆,也點出作者之知道項斯,是從得見其詩開始的;賞識項斯,又是從覺得其詩之好開始的。次句進一步寫見到了本人以後,驚嘆他「標格過於詩」,心中更為悅服。對項斯標格之好,詩不直寫,卻先提一句「詩好」,然後說「標格過於詩」,則其標格之好自不待言。「標格」包括外美與內美,即儀容氣度、才能品德的統一。品評人應重在才德,古今皆然。下文便寫到詩人對於項斯的美好標格,由內心的誠意讚賞發展到行動上的樂意揄揚。

「平生不解藏人善」,這句話很占身分。世間自有見人之善而不以為善的,也有見人之善而匿之於心,緘口不言,唯恐己名為其所掩的;詩人於此則都「不解」,即不會那樣做,其胸襟度量之超出常人可見。他不只「不解」,而且是「平生不解」,直以高屋建瓴之勢,震動世間一切持枉道、懷忌心的小人。詩人對於「揚人之善」,只是怎麼想便怎麼做,不曾絲毫顧慮到因此會被人譏為「互相標榜」;怎麼做便又怎麼說,也不曾絲毫顧慮到因此會被人譏為「自我標榜」。其古道熱腸,令人欽敬。做了好事,由他自己說出,更見得直率可愛。本來獎掖後進,揄揚人善,一向傳為美談,詩人自為之而自道之,也有自作表率、勸導世人之意。

此詩語言樸實無華,所表現的感情高尚美好。正因為這種難得的、可貴的詩情,它才能廣泛流傳,成為贈友詩中的上品。 以上解析見來源鏈接[2]

參考資料

  1. [1]古詩文網
  2. [2]詩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