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琪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楊琪昌 | |
---|---|
職業 | 民間優秀文化的傳播者 |
楊琪昌,青海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力作家協會會員,民間優秀文化的傳播者。
楊琪昌,男,漢,民和縣西溝鄉人。2014年12月由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七里寺花兒集》。2016年出版非遺專著《民和拾遺》,曾被聘為第二版《民和縣誌》編輯,現為縣刊《桃花源》欄目責編,縣民協年刊《民協文集》責編。系青海作家協會會員、民和縣民族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等。
楊琪昌,筆名洋波,男,漢,民和縣西溝鄉人,青海三新農電有限責任公司員工。積極挖掘民間文化遺產,搜集整理民間故事和傳說,系青海作家協會會員、民和縣作協理事、民和縣民族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人物介紹
他叫楊琪昌,出生於民和縣西溝鄉南垣村,是一名普通的農電工。長期筆耕不輟的他,是電力系統有名的「土記者」,采寫了大量新聞宣傳稿件。工作之餘,他長期潛心於民間文化的研究,先後搜集、整理、編著《青海民和民族民間故事與傳說》《孝在河湟》《七里寺花兒集》三本民間文化專著。他希望通過這種研究,將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農電工隊伍的「土記者」
楊琪昌是民和縣供電公司聘用的農村電工,在打工的20年中,楊琪昌從一位普通的農電工成長為青海電力行業頗有名氣的「土記者」。多年來他一直堅持為《青海電力報》、《中國電力報》、《西北電業》等報紙雜誌撰寫新聞、文學作品,許多作品在各類徵文活動中獲獎。他的事跡曾入選中青網「我與祖國共奮進——新時代的年輕人」群英榜,並於2007年入選青海省第七屆十大傑出青年評選候選人,曾連續10年被評為青海電力公司、海東供電公司的優秀通訊員,在《中國電力報》《西北電力報》《西北電業》《青海日報》發表了不少優秀稿件,采寫的新聞作品《為頒發「委屈獎」叫好》獲得西北電力系統好新聞三等獎,《新電力給馬營鎮帶來新氣象》在西北電力系統舉辦的「長征光明行」徵文中獲得三等獎,《農電工有了社保了》獲得省人民廣播電台「我與社保」徵文一等獎等。他的同事親切地稱他為農電工隊伍的「土記者」,楊琪昌認為這是對他個人的最高評價,也是多年來公司和同事對他工作上的高度肯定。
楊琪昌已故的祖父楊正榮曾是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會員、青海群眾文化學會會員。2005年12月,祖孫二人合著的《青海民和民族民間故事與傳說》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發行。楊正榮生前搜集近百篇的民間故事與傳說,經過楊琪昌的整理、編輯,終於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及時搶救了在民和西溝、東溝一帶廣為流傳的民族民間文化故事與傳說,填補了民和縣無民間故事書籍出版的空白。
2006年,在青海省第七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獎成果評獎中,《青海民和民族民間故事與傳說》獲獎。我省著名民間文學作家吳景周先生這樣評價楊琪昌:「孫子繼承爺爺的遺志,出錢出力出版書籍,在青海文壇尚屬首例,值得學習和讚揚。」2009年9月,在青海省第六屆(新中國成立60周年)文學藝術創作評獎中,楊琪昌獲得「民間文藝創作獎」。
深愛民族民間文化的楊琪昌,多年來一直關注青海花兒的傳承與發展,經常在業餘時間學習和研究這些流傳在我們身邊的民族民間文化。他利用閒暇時間,到民間採訪,做田野調查,編寫青海花兒,創作出《青海花兒唱二十四孝》《十贊共產黨》《三川美景花兒贊》《下川口桃花紅艷艷》及其七里寺花兒方言劇《八哥與尕三妹》《三川情緣》等,這些作品陸續刊發在省內《群文天地》《中國土族》等各級報刊和雜誌上。在2014年7月,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省文化出版廳舉辦的「青海花兒論壇會」,他的論文《淺談七里寺花兒會保護和搶救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入選。2014年11月,他的編著《七里寺花兒集》由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
目前,楊琪昌正在着手整理近年來發表在各級報刊的文學作品,編成散文集《鄉村遺風》、諺語集《電力安全警示語》、民和電力發展史料本《光明之路》等書稿,力爭早日出版問世。[1]
楊琪昌專欄片斷
張氏祠堂,家風的傳承和記憶
祠堂,不單是維繫家族與本土血緣關係,同時也是給鄉親以及所有後代子孫了解祠堂文化,了解當地文化發展史的一個重要載體。祠堂,可以說是一個民俗博物館,也可以說是一部家族變遷史,更是傳承家風的良好平台,給予我們諸多的記憶和思考。
張氏祠堂的文化基因
祠堂,舊時又稱為「祠廟」或「家廟」,多建於墓所,故把祠堂稱為「祠室」。按《禮記》規定,只有帝王、諸侯、大夫才能自設宗廟祭祖。直到明朝,朝廷才開始允許老百姓建「家廟」。後來,祠堂多建於家族的聚居地或其附近。最早由於發族尚不多,便先置祠於宅中,隨着族丁的繁衍,便開始專門建起宗祠乃至支祠。「祠堂」這個名稱最早出現於漢代,當時祠堂均建於墓所,曰墓祠;南宋http://baike.baidu.com/view/1262.htm" t "_blank朱熹《家禮》立祠堂之制,從此稱家廟為祠堂。
位於青海省民和縣川口鎮大莊村的張氏祠堂被名為「張氏祖祠」,距民和縣城東十公里處,這裡田肥地沃,盛產瓜果,種植小麥、洋芋等農作物,是民和縣有名的「瓜果川」,該祠堂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後毀於戰亂,民國初年重建,但文革時期被拆除,1995年重建,現有直系親屬85戶,按其輩份生存者有五輩人,六百多人口,可謂家丁興旺、宗族發達。祠堂位於大莊村中央,是一座占地一畝地的小莊院,四面紅磚圍牆,梨樹掩映,柳樹吐翠,牆頭青磚古瓦蓋帽,大門朝南,對面是巍峨屹立的南大山,其建築風格獨特,恰似兩層樓閣,最上層是彩色琉璃瓦檐,下面是雕刻着「張氏祖祠」四個大字,這是由青海著名書畫家、先祖張曉宜題的,中間層再用彩色琉璃瓦為屋檐,下面是鐵製的雙扇大門,門上鑲嵌兩具銅質獅頭,威風凜凜,大門左右兩側的牆面上分別寫有「福」「壽」兩個大字。門頭頂懸掛着一塊匾額,雕刻「和陽堂」三個大字的「堂號」,大門兩側是一副對聯「和宗敦祖書香傳家,陽天泰地德被千秋」。大門內外相對稱,裡面門頂題字為「奉先在孝」,門兩側分別刻制四副張士全、張曉宜父子遺留於世的書法作品,用玻璃框掛在牆上,加上院內的布局合理規範的詩碑,嫣然走進碑林公園,成為院內一道亮麗的風景,具有濃郁的文化氛圍,「書香傳家」、「德被千秋」的家風家訓,「奉先在孝」的勸慰忠告,時刻激勵着張氏家族一代一代年輕人求索奮進,報效國家,服務社會。
樓閣下層稱謂「享堂」,享堂《佛光大辭典》中的解釋:指禪林中安置祖師像及其牌位之堂室。又作饗堂。因系供祭享之用,故稱為享堂。堂門頂懸掛着「風高睦敦」的木質字幅,「圓通普濟福綿世澤多昌達」「三霄千葫彩歡天章有亨泰」的紅底金字的木刻對聯。這裡是供奉先祖排位,祭祀亡靈的地方,正面安輩分層擺放着亡靈牌位,代代相續,分支明晰。前面擺放着桌案,上面有香爐燈具,用於族人燒香點燈之用。左右側是《張氏繁衍世系圖譜》,十四世家族脈絡清晰。在民間有「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傳統觀念,雖然生育的女兒也上了圖譜,但她們的後代姓氏各異,上不了張氏家族的世系圖譜。圖譜下面有「始祖陝西省合陽縣」說明了先輩的淵源,從先祖張思恩到末代後嗣張至丹等晚輩,已有十四代了。據《張氏三代祖譜》記載:「余考根源舊來發籍河陽,康熙六年(1667年),始祖三人貿易,一住三角城,一西寧川,一居上川口,至今支派繁衍發達四房,而四房之鳳彩翁又遷居高廟,翁之祖叔漢輔,道光庚子科中武舉,蘭省督標原任把總之職,叔父中文中和,兄鳳儀弟鳳澡,名列膠庠,此外或顯達,或隱逸,亦無可考。」
從張氏祖祠的那些雕刻石碑和懸掛在屋裡屋外的翰墨真跡及其懸掛的堂聯中,彰顯張氏家族先輩們對文化藝術的追求,使我們感覺到張氏祖祠濃郁的書香之氣。尤其古代建築的仿真藝術,給人耳目一新,賞心悅意,陶醉其中。 書香門第代代傳承
隨着歷史的變遷,大家都看到一個事實,一個家族的興旺若要常久繁榮地發展下去,都必有其精神支撐,而祠堂正是這個精神支撐的具體化體現,祠堂更是反映了這個時代經濟發展的高端,人們的物資不再匱乏後,更需要的是精神層面的豐富。而宗祠就是一個家族精神文化的體現,促使在張氏家族書香門第代代相傳!
張氏祠堂東西邊各修六間堂屋,西側是會客室和守祠堂人的居室,但兩間房內掛滿書畫作品,充滿書香氣息;東屋裡主要展示張氏家族的文學成就及其先祖對社會進步和人類發展所做的貢獻,在三面牆上懸掛的《張氏歷代學人名錄》,在這裡錄入的主要是歷代科舉考試有功名的和在地方有聲望的有志之士。張氏歷代先祖重視地方和家族文化教育,歷經數代人的共同努力,家族人才輩出,《青海省志》人物傳就有3名入選,多名先祖事跡錄入《民和縣誌》《川口鎮志》。五世先祖張漢輔是道光庚子科武舉,任把總之職,他的起家從政,為今後的書香門第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六世張中和、張中文,七世張鳳儀、張鳳澡都獲得癢生的功名,古代「癢生」就是秀才,在鄉村就是讀書人。六世先祖張中武還任登仕郎、武佾生等職,他在光緒二十五年首編張氏祖譜,為張氏宗譜和祠堂文化研究傳承奠定了基礎,同時,他們重識文化教育,傳承家風,鼓勵後輩重視教育,遵循「仁義道德」,期盼他們都成為國家之棟樑,為國盡忠,為民盡責。
傳承了四百多年的家風,記載着十四世家丁的奮鬥史,飽含風雨滄桑的張氏祠堂,翰墨飄香,人才輩出,名譽湟水兩岸,聲震甘青兩省,其先輩的功德被後世傳頌,或載於志書,或民間傳說,致使光宗耀祖,激勵後輩。女子教育開拓者、廩生張鑑,字鏡吾,生於清同治五年(1866),青少年讀義學,資質聰慧,學業日進,光緒二十三年(1897)科試中秀才,進學之後,於碾伯縣鳳山書院進修,參加歲試,補為廩生,遂在川口義學執教。清末廢除科舉,興新學,即考入甘肅巡警學堂。於民國初年畢業,在川口、古鄯擔任巡官,為民和地區開辦警察業務之始。地方民眾曾為其送掛「捍衛區域」匾額一方,讚揚其成績。民國十一年,任民和第一女子小學校長,學校成立伊始,女子上學風氣未開,學校設備簡陋,他極力倡導動員學生,籌措辦學經費,使學生由十名增至四十多名,民國二十六年任縣欽香圖書館館長,民國二十八年,馬步芳以其素孚眾望,曾聘請為青海省政府咨議。張鑑擅長行楷。其字秀麗工整,為館閣體之高手。
書法家張士全(1917-1994),張鑑之子,字舒仁,自號迴龍野叟。湟川中學首屆高中畢業生,1945年中央政治大學法政系畢業,獲法學士學位,曾任西互地方法院推事,大通法院首席檢察官等職。幼承家學喜讀文史典籍,尤迷於書道,讀帖揮寫老而彌篤,在重慶就學期間得到馮友蘭、陳立夫、柳亞子諸前輩教誨,其書法主要臨習顏、柳、歐、二王、米芾、懷素諸家及《曹全》《張黑女》等碑,於二王用力最勤。工楷書、草書,中鋒用筆、點畫起止分明使轉有度,體態勁逸秀潤。作品彌滿書卷氣息,有晉唐風韻。曾獲「青海美」全省書畫大賽三等獎,青海省老年電視書畫大賽三等獎,「于右任杯」全國書法大賽優秀獎。作品輯入《西寧書法篆刻作品集》《西寧百米書法長卷》。開封《中國翰園碑林》《西海碑林》均有刻石。晚年曾參與青海省地方志及民和縣誌的編寫工作。事跡載入《中國當代書法家大辭典》第二集及《青海學人錄》。
書法家張曉宜(1949-1998),曾任西寧市文聯組聯部主任、西寧市書法家協會秘書長、青海省書協常務理事、青海文藝評論研究會理事、被聘為青海老年大學、青海教育學院教授、江河源美術家畫廊藝術總監。幼承庭訓喜好文史書法,初師顏、柳、趙,後得著名學者何之碩先生指點,從漢碑處用功。長期臨寫《乙瑛》《禮器》《西狹》《石門頌》諸碑,又旁及漢簡秦隸,推崇金農隸書,草摹孫國庭、懷素、于右任,又寫隋唐寫經體。其書法取法高古,轉益多師自成面目。筆力渾厚,古樸凝練中具有靈動之氣。作品參加國內外大展,曾獲得《第三屆中國書法篆刻電視大賽》三等獎,《海峽兩岸名家精品大展》銅獎。被日本台灣及國內文博單位收藏。《中國翰園碑林》《西海碑林》有刻石。鑽研書法理論在《中國書法》、《全國書法理論交流會》等報刊發表論文評論百餘篇,獲省級獎多次。1997年10月,青海省書協、西寧市文聯舉辦張士全、張曉宜父子書法藝術展,時任青海省委書記田成平、省政協副主席馬進孝為展覽剪彩。《青海日報》評論張士全書法為「以楷書和草書見長、其楷書骨氣勁峭,法度嚴整;草書則超妙自得,筆老而意新,30幅遺作嚴勁縝密,神氣深穩,具有晉唐之風韻」。評論張曉宜書藝為「以漢魏為宗,刻意追求古樸沉雄,藏巧於拙,平中見奇之境界,結字放縱舒展,體勢瘦勁開張,意態飄逸自然;展出的隸書作品參差錯落,縱橫開合,灑脫自如,逸趣橫生,且具審美的多樣性,給觀賞者以藝術美的享受」。
在張氏家族歷代長輩們,不論是醫術精湛的張鳳詠,還是民國巡官、創辦女子學校的張鑑,還是名譽青海書壇的張士全、張曉宜父子倆,他們為人處世的風格,他們精益求精的求學態度,給後人留下了一筆難得的精神財富。也就是有了他們的引領作用,他們秉承家風,積極進取,並代代相傳,致使後輩人才濟濟,湧現出了北大高材生張碧華、張孝達,碩博連讀上海交通大學的張碧菱,還是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就讀法國杜埃礦業大學的張元旭等等年輕人為古老的宗祠添上了美麗多彩的光環。其後輩更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或書壇大家、或北大研究生,或出國留學生,使河湟人民敬佩不已,張氏祠堂文化成為當地人們教育後輩的好教材。
張氏祠堂的社會功能
祠堂的基本功能是祭祀祖先,通過對祖先的祭祀,以同姓血親關係的延續為紐帶,把整個家族成員聯繫起來,並形成宗族內部的凝聚力和親和力。在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中,鄉風文明建設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祠堂代表着一個家族的祖先,蘊藏着一種質樸的精神動力。
祠堂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個分支,一小部分,必須隨社會文化的發展而發展,張氏祠堂主要發揮了如下社會功能,一是成為尊祖敬宗,祭祀祖先,學習和紀念祖先的場所,更加學習和發揚祖先的愛國精神、艱苦創業的精神;二是成為尋根問祖、聯絡宗親的場所,成為宗親聯誼會的活動場所,發揚了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三是成為道德教育和文明教育的基地,通過宣傳道德教育,傳授展示宗訓、族規、家訓之類的書畫作品,發揚高尚道德、奉獻精神;四是成為農村文化活動、老年活動的場所,閱覽書報,喝茶聊天,增進知識,聯絡感情,增進鄰里團結;五是成為農村民俗收藏陳列的場所,把舊宗譜、舊碑刻、舊石器、舊家具、舊農具、以及古舊用品收藏陳列,成為新舊歷史對比教育的場所。
海東市委宣傳部曾組織各縣宣傳部部長參觀了張氏祠堂,青海省電視台《行走湟水》欄目專題報道,《中國土族》《河湟》《西海都市報》《桃花源》等報刊雜誌相繼刊登宣傳,總體認為張氏祠堂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方向;堅持地方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堅持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為力量源泉,文化底蘊深厚,十四代譜系記載清晰,省內罕見,國內少有。
千秋功過,於祠堂可見一斑;華夏祖先,從祠堂可知譜序流傳。祠堂是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的象徵和民俗文化的代表。從民俗學家的角度看,祠堂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詮釋時代文明」。作為中國民間保存最好的一種古建築群體,祠堂留給後人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正如祠堂重建負責人張曉宇說:「祠堂文化以血緣為基石,以親情為紐帶,穿越漫長的時空隧道,保持着我們與祖先心靈的溝通,是連接我們與母體文化的血緣臍帶。張氏祠堂的存在,還能留給後人對歷史某一個時期的經濟、文化研究價值,張氏祠堂的存在無疑是一種民間文化的藝術延伸,一種教育後輩的有形教材。」[2]
楊琪昌專欄:秋遊小三峽
初秋,青海高原多雨的季節,或淅淅瀝瀝,或傾盆大雨,這裡的天氣變幻無常。民和三川的風景毅然那麼美麗,那麼誘人。咆哮的黃河,出循化,入三川,滔滔東流到峽口;從峽口向西望去,綠色的白楊樹核桃樹一望無際,幾乎掩蓋了村莊庭院,那繚繞在村莊上空的煙雲薄霧,朦朦朧朧,讓人感覺恰似進入了仙境;秋季,從農曆七月開始,村莊的鑼鼓響起,土族人民的「狂歡節」拉開序幕,從三川地區的峽口村陸續向東邊的村莊傳遞,一個一個來演繹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應三川書畫家協會秦有恩先生之邀約,周六休息日之機,我們縣上的一群書畫、文學愛好者聚在一起,趕赴中川峽口,去重溫禹王峽之溫馨,尋找小三峽之奇景;去禹王谷探寶,品嘗中川葡萄之美味,聆聽山城寺縈繞的裊裊佛音,感受大自然恩賜之美貌;到巴喬博物館,回味記憶中的鄉愁。
挺進小三峽
何謂「小三峽」,當地人將從中川鄉峽口村通往劉家峽水庫的黃河峽谷分為禹王峽、瑪瓏峽、餃子峽,這裡是聯通甘青兩省的水上航道。由於炳靈水電站的建設,隨着黃河水位的升高,中川鄉峽口村等地1200多畝農田成為淹沒區,這裡便形成了炳靈庫區,水位上升,庫區面積較大,民和縣水電局專門成立開發公司,在這裡從事水上旅遊業。在庫區岸邊的碼頭上,三川書畫家協會會同縣統戰部在這裡舉辦採風活動,簡單的開幕式活動上,雙方領導講清了此行的目的以及行程中注意的事項後,開始行動起來,首站我們向小三峽挺進。
我們分兩組乘坐遊艇,穿上紅色的救生衣,兩隻遊艇在水上衝刺,今天的水面是渾濁的,這幾天的連續暴雨,各個山溝里流出的泥石流湧入黃河,本來清澈的黃河水,變成暗紅色了。一晃間,遊艇進入了禹王峽,山峽兩側十分陡峭,岩石聳立。當地六旬老人馬進才,今天給我們當嚮導,他向我們解說禹王峽,據說,這個峽早年人們叫寺溝峽,因為發現禹王治水的遺蹟後,禹王峽因此而得名。「三過家門而不入」是大禹治水中發生的故事。為了治水,大禹曾三過家門而不敢入家門被傳為美談,至今仍為人們所傳頌。據傳說,大禹治水期間,第一次經過家門時,聽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還有嬰兒的哇哇的哭聲。助手勸他進去看看,他怕耽誤治水,沒有進去;第二次經過家門時,他的兒子正在他妻子的懷中向他招着手,這正是工程緊張的時候,他只是揮手打了下招呼,就走過去了。第三次經過家門時,兒子已長到10多歲了,跑過來使勁把他往家裡拉。大禹深情地撫摸着兒子的頭,告訴他,水未治平,沒空回家,又匆忙離開,沒進家門。這些記載都是頌揚大禹一生為公,竭盡全力治理洪水,解除民眾受水患所苦的崇高行為。據說,禹娶塗山氏之女,第四天就出去治水,直到生啟時,禹也一直在外治水。到啟長大了,禹還在外邊治水,這期間禹因為擔心因私廢公,三次過家門而不入。禹的這種大公無私的精神,受到了民眾的讚揚,也為舜所重視。所以舜在晚年把禹舉薦給上天,把首領的位置禪讓給禹。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當年帝堯時「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在這種情況下又沒有合適的人選去治水,沒有辦法之中帝堯便任命崇伯鯀(即禹的父親)治河,後來因「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而被舜派祝融殛死,傳說「天下皆以舜之誅為是」。與此同時,帝舜使禹繼鯀之業。禹因為其父治水不成被舜陷害的前車之鑑,故而「勞身焦思,居外三十年,過家門而不敢入」。後來,人們用「三過家門而不入」來表示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
據民和禹川生態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辛曉文介紹,關於禹王峽,公司成立以後,結合旅遊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注重打造三川黃河水利風景區,挖掘大禹治水的傳說和故事,並在南岸山嶺上修建道路廣場,塑上大禹的神像,建起象徵大禹治水的建築物,並在那裡種樹種花,修建棧道,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讓遊人在這裡有看點有收穫。特別是「禹王峽」這個地名,公司專門註冊,予以保護。峽右側,是甘肅積石山下的地盤,一道狹窄的溝壑通入禹王峽,據馬老師講述,以前,黃河水由此而下,但是,由於經歷了一場地震,地殼發生移動,山峽相互擠壓,成為現在的一道溝壑,黃河改道而行,成為現在的狀況了,也許,這個山峽與「喇家遺址」相關聯。
由於黃河在此處積流成海,淹沒了三川地區大批田地,大禹治水期間,他還發現這裡山口過於狹窄,難以通過汛期洪水;還發現黃河淤積,流水不暢,造成洪澇災害。於是禹大刀闊斧,改「堵」為「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寬峽口,讓洪水能更快地通過。禹採用了「治水須順水性,水性就下,導之入海」、「高處就鑿通,低處就疏導」的治水思想。根據輕重緩急,定了一個治的順序,先從黃河源頭開始,沿途而下,擴展到其它各地,因此在這裡開掘了這道「小三峽」。到了峽中間,馬老師指着一個半山腰凸出的石墩說:「那是禹王的祭祀台,禹王治水成功後,朝廷遣使官府官員來這裡殺豬宰羊祭祀黃河,將大批牛羊扔到黃河,規模較大」。
到了瑪瓏峽,這裡是甘肅的地盤,兩岸相對平緩,河左岸有牛羊在岸畔悠閒,牧羊人在那邊哼花兒唱小曲;黃河右岸,山上山下都是花椒林,鬱鬱蔥蔥,椒香飄逸。汽艇在這裡轉彎返回,由於連日暴雨,河水不斷上漲,兩地為了遊客安全,下了禁行令,「小三峽」我們只見到兩峽,我們只有懷着遺憾的心情返回原地。
葡萄酒飄香的山莊
告別「小三峽」,車子沿着一條硬化路開進了一個山溝,辛曉文介紹我們說:「這裡是禹王谷,民主溝是解放後起的地名。很早以前,禹王治理黃河時,就帶領部下在這裡安家落戶,成為大禹治水的後勤地基。」車子爬上一個山坡,一個山垣映入眼帘,從入口處向上望去,這裡一片綠色,背靠一道丹霞地貌的大山,前邊是蒼蒼茫茫的黃河風景區,一座醒目的建築物就在眼前,這裡是新建的堡嘉隆葡萄酒莊,是民和縣中川鄉實施的堡嘉隆旅遊度假特色農業葡萄酒莊項目,是青海省唯一涉及葡萄酒種植加工銷售領域的項目,這個項目不僅有力推動了民和縣旅遊產業的發展,也促進了當地農民增收發揮積極作用,當地農民除了土地流轉的收入外,許多婦女到這裡打工掙錢。
民和中川,這塊曾經由禹王帶領先民開墾的土地,適宜農產品種植,這裡素有「瓜果之鄉」之美稱。但是,在這塊土地上,當地老百姓望着黃河水干着急,澆水困難,田地產量不高,解放後,修建乾渠,引黃河水澆灌。幾年前,來了一行法國專家團隊,他們在這裡測繪、取土,煞有介事、神神秘秘,以至於當地村民都以為在這裡又發現了什麼比「喇家遺址」更有名的寶物……
民和中川峽口村,河湟谷地黃河畔,法國專家團隊精準定位的一道黃河灣。這裡北緯36度,海拔1800米,年平均氣溫12℃(比西寧年平均氣溫7.6℃高4度多),年降水量350毫米,年日照時數2500小時,無霜期198天。這裡是青海省高原大陸性季風氣候中不可多得的小水岸環境:高海拔降水少、強光照、中積溫,也是青海優質釀酒葡萄能自然成熟的唯一小產區。加之黃河岸邊富積的中性灰褐土,晝夜溫差大(11.5-15℃),冬夏溫差小(25-27℃),使葡萄樹緩慢成熟賦予果實更好的糖酸比,促成葡萄酒中擁有更多的風味物質和平衡口感。2013年,青海舜翼集團旗下的民和縣堡嘉隆特色農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在這片土地上開墾建設,這時三川地區的人們才明白,原來所謂的「寶貝」就是這塊黃土地,還有這裡的風、這裡的土、這裡的陽光和雨露……
一排排葡萄架,一串串晶瑩的珍珠葡萄,隊友們出於好奇,到地里摘幾顆放到嘴裡,一股酸澀的味道,地上的葡萄還沒有到採摘期。地上,葡萄樹歪歪曲曲長到架上,那些串串的葡萄吊在上面,安詳地享受陽光的沐浴,快活地吸收大地的營養慢慢成長。秦有恩和汪老師兩位畫家,趕緊拿出畫筆,畫遠處的山,畫近處的葡萄架,寥寥幾筆,一副畫躍然紙上。
關於這個葡萄山莊,早年有位記者報道:「青海湖,名揚海內外。同樣,美麗的西傾山孟達自然保護區也是青海人的驕傲 !而孟達天池西距堡嘉隆酒莊不到三十公里,經科研考查在這裡發現有野生的桑葉葡萄和雞足葡萄。這份翔實的考察記錄被收錄於《中國野生葡萄狀況與保護空缺分析》(2013)和《青海野生植物資源概況》(2008)中,也從側面驗證了民和當地發展特色葡萄產業經濟的可行性。」「史記公元前138年,張騫通使西域後,青海是絲綢古道開闢的一環,並隨蒙古開疆擴土而在元代發展繁榮起來。中國元代葡萄酒鼎盛時期,記載着青海東部有種植葡萄(見《歐洲葡萄栽培和釀酒在中國的傳播》2006年)。但後因連年戰亂,民生凋敝,葡萄酒業也逐漸衰落消失了。」足以可見,民和三川種植葡萄的歷史淵源。我曾聽說過,這裡曾種植西瓜、葡萄,也見過南大山的野葡萄,但是沒有聽說這裡有產葡萄酒的歷史,看來,我們是孤陋寡聞了。
據山莊負責人講述,2013年1月在這裡籌建了葡萄基地1200畝,品種以傳統的赤霞珠、霞多麗為主,並從德國、意大利採購先進的生產設備,興建了集栽培釀造、休閒會所與體驗式旅遊為一體的堡嘉隆酒莊,是青海省目前首家、唯一真正意義上的葡萄酒莊園。該酒莊自2013年成立至今,已建成3500平方米釀酒車間,在短短的五年時間裡,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旗下的堡嘉隆和頌伊思兩個系列的葡萄酒在國內外各類大賽中榮獲多類獎項。據說,民和三川的葡萄,含糖量高,成熟度好,山莊老闆希望這片葡萄園能夠深根在這片土地上,能釀出非常好的美酒佳釀,將青海產出的葡萄酒帶到全世界。在山莊的展廳里,老闆給我們斟上他們生產的最好的葡萄美酒品嘗,大家仔細品嘗,讚不絕口。山莊的主人說,這酒在2016、2017亞洲葡萄酒質量大賽上,堡嘉隆和頌伊思連續兩屆摘金奪銀,現已榮獲十多種獎項。在這裡,我們喝到了地地道道的民和葡萄酒,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這塊熱土的美好明天。
裊裊佛音繞山城
禹王谷的左右各是一座大山,說是左龍右鳳,象徵大山的厚重,也是三川人民信仰的圖騰。即左側是一座大龍山,在高高的龍頭山上修建了山城寺。寺院歷史悠久,文化厚重;這裡香客絡繹不絕,香火極其旺盛。
我們告別葡萄山莊,便向左側山上爬行,到了山腳下,丟下車子,沿着小道走上去,約摸爬行五百步,有位同事喊道:「那是什麼?」我們才關注到那座小山。原來是一個風吹雨淋形成的男性陽具,顯得格外逼真,大家將自己的鏡頭對向這個大自然賜予的特別景觀。好奇、猜疑,開始,我們所有的話題,走向人性問題,大自然的恩賜,用科學無法解釋,我想,這就是我們所信仰的性圖騰吧。許多時候,性是難以啟齒的,談性色變,甚至會說你大腦有病,但是,事實是不容迴避的,也是無法迴避的。
走過一段小路,我們所看到的是新建的大殿,高高聳立在上空,我們拾級而上,眼前修建的大殿格外美麗,不論是精雕細刻的木雕,還是五顏六色的壁畫,活生活現,引人注目,站在這裡,三川美景全部攬入眼帘,滔滔黃河,茫茫林海;古樸村落,丹霞地貌;傳統村落,農家耕田;似一副濃墨重彩的山水畫卷。再往上爬去,就是古老的寺院,寺院佛堂典型的拱檁懸嵌,氣度非凡,裡面傳出裊裊佛音,沁入心靈,如同洗禮,內心頓覺寬闊,一切紅塵煩惱皆拋入黃河,此刻,你達到了佛的意境,思緒在升華,此刻你將會感受到在另一個世界神往,這就是民間信仰。
關于山城寺,駐寺的老者講述,很久以前,一個高僧徒步來到這裡,每到一個地方,他就鑿山峰,挖山洞,試其堅硬程度,最後選擇在山城寺所在地,初期鑿挖山洞,在其修行,後來建成寺院,規模變大。恰逢陝西回族反清起義,狼煙四起,大批難民紛紛湧入山城寺的山洞裡避難,儘管這裡地方狹小,但容納了上千人口,山下回軍山炮轟擊,無濟於事;山上的難民為了反擊,用拋石反擊,一打一個準。而下面的人們看到的是,一大批喇嘛軍反擊厲害,紅袈裟染紅了山樑。反兵無可奈何,只好拔寨返回。這場戰役不戰而勝。人們都知道哪裡沒有多少人,卻勝了如此隊伍龐大的對方,趕走賊寇,以為佛祖顯靈,保佑了當地百姓,從此以後,這些信徒們更加相信了佛祖,更加崇拜山城寺。年頭節日上香磕頭,或乞求禱告保平安,降吉祥,祈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巴喬民俗博物館:傳統農耕的記憶
聽說中川鄉民主村村民五十三歲的喬吉福辦起了「巴喬民俗博物館」,《海東時報》和《青海新聞網》第一時間以題為《巴喬民俗博物館: 在凝固的農耕記憶里遊走》,《巴喬民俗博物館——大山深處的民族文化瑰寶》大篇幅報道介紹這個藏在深山人末識的民俗博物館,一時間,這裡人來人往,走訪的專家學者、文人墨客、領導幹部、閒情遊客絡繹不絕,幾乎踏斷博物館的門檻。在秦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民主村,親眼目睹了她的魅力,感受到三川農耕文化的內涵。
車子停在村文化廣場,從西南方向進入一個巷道,跨越兩個土莊廓院,右拐不到二十米,就是喬吉福的家,大門面朝西南角,是個農村常見的木雕「拱檁懸嵌」式的大門,顯得簡樸文雅,具有濃郁的文化特色,門頭懸掛着一塊刻有「巴喬民俗博物館」的七個金色大字,門兩側貼有一副對聯「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萬物生」,橫批「日月同輝」。走進大門,是個四合院,四面八方沒有一點空隙,東西房與南北房和諧對稱,古樸典雅。院內種上的花兒正在盛開,格外艷麗,露着笑臉迎接每位來客。
巴喬民俗博物館根據收藏物品的用途不同,分為「民族風彩」「五味雜陳」「鄉愁」「匠心」「不忘初心」等7個展館,占地面積達500餘平方米,收藏陳列物件近萬件。據秦老師介紹:籌建這座博物館的喬吉福是個農民,今年53歲。他花費多年打工積蓄的100多萬元,用了近三年的時間收集過去土族農民生產、生活中使用的器具等,而後建成了這座民俗博物館。
首先我們走進南面第一個展示廳參觀,門頭上寫着「匠心」 ,這裡陳列着上世紀人們用過的家用器具,諸如火盆、皮襖、楦頭、氈靴、繩、夾板、岔子、蓑衣等。記得小時候,我家的大房(主房),用過一段時間的火盆,火盆支在炕頭上,上面壘砌小塊煤磚,然後用柴點燃,火旺的時候,老漢們圍坐在周邊,點上煙瓶,「啪、啪」抽着老黃煙,上面支個鐵架子,放上老茶壺,水開了,泡上老茯茶,放上適量的花椒和鹽,老人們開始喝早茶,家裡有老人,就由兒子媳婦來伺候,早上首要問題就是喝茶,這種享受,只有老人有,其他人沒這個份,也沒習慣喝茶,況且,那時候的茶還是及其昂貴的奢飾品。這都是鄉間的記憶,沒過兩年,生鐵爐子代替了火盆,火盆逐漸淘汰出局。這裡有心的主人翁給這個展廳取名為「匠心」,含義十足。就說這個火盆吧,它是當時的山城李家鑄造的,歷史悠久,鑄造技藝代代相傳,為社會的發展起到較大的推動作用。其每一件產品,都是民間匠人的傑作,展示民間匠人的偉大。但是,伴隨着農村逐漸走向城市化的今天,鐵匠、氈匠、織匠、皮匠、畫匠、木匠……這些老行當隨着濤濤黃河水漸行漸遠,這些將會成為我們永久的記憶,留下我們諸多的鄉愁。
第二個展廳「民族風彩」,外面的窗口是花格木窗,裡面糊上一層白紙,門口兩側各掛兩串大蒜和辣椒,農家風味極為濃厚,更加感覺有股親切感。走進裡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茶,各式各樣的普洱茶以及老茯茶,那時候質量上好的「臨湘磚茶」一包5元錢,改革開放後,長到十元,人們逢年過節,走親訪友,都要「以茶包為禮」,在河湟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禮儀活動中,茶是最寶貴的禮品,茶文化因此而發展,也有了「茶馬互市」「茶馬古道」的歷史文化內涵,到了這個時代,磚茶漸漸消失,卻以磚茶冒充黑茶,以假亂真搞傳銷的越來越多了,當家家戶戶喝老茯茶度日的時代,沒有說這個茯茶能治百病,現在卻傳的那麼邪乎,幾乎成了「神」茶。
還有民族服飾,裡面陳列的是土族各類服飾及頭飾,有土族最早的皮鞋、傳統服飾、衣兜及精緻的繡品等,這些展出土族服飾,最引人注目的是土族刺繡等針織品,還有一排排展櫃內陳列着一套套土族頭飾。據介紹,早期的土族頭飾主要有「金花頭飾」和「鳳凰頭飾」兩種,是土族婦女在節日盛裝時所戴的頭飾。其形狀為在帽頂上連綴一個片狀底座,座上裝有銀絲彈簧,彈簧頂部為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飾件,戴在頭上行走時,彈簧不停擺動,鳳凰隨之搖曳,似在點頭,故稱為「鳳凰點頭」,可謂:「鳳凰點頭裙子飄,三寸金蓮顯婀娜。」在這裡我們看到土族服飾的獨特性。
第三個展廳名為「五味雜陳」,這裡陳列的是家庭用具,酸甜苦辣咸,鍋碗瓢盆缸,就是三川農家五味生活的內容,在這裡應有俱有,那馱水的木桶,是我最熟悉不過的了,那時候,我家住在一個小山村了,家處在山嶺頂上,泉水在底下深溝里,吃水全靠小毛驢去馱,上小學時,我就肩負起每晚去馱一馱水(兩木桶)的重任,那時候,村上的孩子們大家都是這麼做的,我家養的一個騾子,騾子身材大,性子暴躁,將水桶扔掉跑回家的事是常有的事,桶也摔爛了,我也常常哭鼻涕。幸好父親是木匠,重新箍起來使用,不影響吃水。還有那對醋桶,小時候,村子裡有個說着馬營口語的回族阿爺常馱着醋來買,那時候常吃漿水飯,只有吃白面飯就倒上醋,家裡沒錢,就用麥麩子換,據說,阿爺拿麥麩子去淋醋。改革開放後,醋走進個體戶家銷售,阿爺就沒生意了。正是這個阿哥的執着,現在的「馬營成醋」聞名甘青兩省。
第四個展廳出了堂屋,旁邊的展廳名為「五穀豐登」。裡面是陳列的五穀雜糧,三川地區有多種種植物,尤其是這個粟米,據說出土在喇家遺址的「世界第一碗麵」,其穀物就是粟米。我們當地人叫「小米」。這裡有各種編制的口袋,竹編的竹筐,簸萁等用具。現在,這些農具也將遺失在民間,其編制技藝也將面臨失傳。
第五個展廳是「紅色記憶」,裡面陳列着上百種毛主席像章,還有馬克思、列寧等一代偉人的照片。多個版本的《毛澤東選集》令人眼花繚亂;毛澤東發表的文章的單行本老版本有近百本;紅色經典電影畫報《渡江偵察記》《英雄兒女》《紅色娘子軍》《鋼鐵戰士》等掛了滿牆,還有一台尚可播放的老式電影機,以及《地道戰》《東方紅》等紅色電影膠片在這些毛主席的各種像章的收集中,反映出主人翁對革命先輩的敬仰和愛戴。這種紅色文化,具有較強的黨史教育功能,對未來孩子們的政治教育意義重大。
第六個展廳是「鄉愁」,走進展廳,映入眼帘的是鄉村人民使用的各種農耕用具。早在西漢時期,朝廷派出大量人力到河湟地區墾荒,那時候,這裡還是遊牧時代,來到這裡的人們用石器開墾土地,進而發展到用木器農具,這些農具,就是先輩們的聰明才智的結晶,是他們創造的文化成果。至今,大多數用具還在利用中。
第七個展廳名曰:「不忘初心」,是個挺時髦的名詞,這是一間傳統的土族居所,中堂為八仙桌、太師椅;東側為滿炕,與窗戶相對的一側擺放着兩個青海傳統的炕櫃,上面更是整齊地擺着一些方方正正的繡花枕頭,充滿了土族韻味,還有一個印有「民族大團結」字樣的火盆。堂屋的西側則擺放了一張嵌桌,上面放有文房四寶,更有許多年輕遊客未曾見過的稀罕物件。如繡着花的狹長錢袋、稱金子用的迷你小秤,還有各式鼻煙壺、各式老式鐘錶等,令人應接不暇。
這些先輩們使用過的工具們都靜靜地擺放在這裡,讓許多烙印在人們兒時的回憶,看着這些琳琅滿目的農耕工具、設計巧妙的土族飾品、一件件久遠的實物珍藏,他們好像向我們訴說充滿民族氣息的農耕記憶和鄉愁。去年的秋季,正在梨兒飄香的季節,我曾走訪過樂都的碾伯、上下寨等村莊,在那裡我看到許多民間珍寶,他們將這些鄉村農家用具收藏保護的比較好,我當時想,如果在這裡辦個民俗博物館不是很好嘛?後來我到瞿曇寺,附近有家民俗博物館,就是將民間珍寶收集起來,向遊客展示,我極為羨慕。今天,看到巴喬民俗博物館,我很欣慰,因為在這個偏遠的禹王谷里,也會有這樣的有心人,民族的東西不能丟,歷史的技藝不能成為煙雲,記得住鄉愁,是我們的責任,也是人民大眾的希望。
我們這些文學愛好者,是生存在文化邊緣的熱心人,我們愛文化,我們愛生活,我們就要「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才能發現美,發現民間遺存的「寶貝」,讓我們也用自己的筆,留下這些即將堙沒的非遺文化。[3]
楊琪昌專欄:滿坪秧歌「莊稼人」
滿坪鎮,位於黃河北岸,青海民和縣境西南部,距離縣城60公里,東鄰官亭鎮,南接甘溝鄉,西連化隆縣,北鄰古鄯鎮。這裡歷史悠久,文化多姿多彩,據史料記載,早在北魏時期,滿坪鎮系左南縣縣治,足以可見其地理位置、人文環境的重要性,自古以來,這裡是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的交融處,也是土族、回族、漢族等多民族聚居的民族區域,因而形成了與眾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民族風情。位於鎮政府只有三公里的山莊村,一年一度的春節期間,從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日,村民自發上演十幾場「秧歌」,其中有一齣劇目「莊稼人」,劇中演繹農耕生活,表現莊稼人的勞苦精神,劇情幽默風趣,滑稽可笑,別有一番風味,2017年被民和縣文化館成功推薦為青海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代表性項目。
《滿坪秧歌「莊稼人」》這個劇目演出地點在民和縣滿坪鎮大莊村,這裡大部分為淺山地區,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油菜籽、馬鈴薯等農作物,屬交通比較便利的區域之一。輻射區域有滿坪鎮、前河鄉、甘溝鄉、中川鄉、官亭鎮、化隆縣的塔加鄉、靜遠鄉等、民和縣馬營鎮、古鄯鎮等,這裡不僅有古老的藏傳佛教寺院,還有久負盛名的奔康灘花兒會,村內建有全省著名的旅遊景區—永錄民俗博物館,加之本村的社火隊,豐富了當地農民的文化生活,再現了村子古老的農耕文化氛圍。鄰村滿坪村是鎮政府所在地,每逢農曆二、五、八日為集日,這裡川官公路穿越而過,川大高速公路設有進出口,交通便利,貿易交流方便,經濟發展較快。
大莊村的秧歌中表演的這個傳統劇目「莊稼人」,其演出有上百年的歷史了,究竟源於何年何月,村民們誰也說不清楚,只知道先輩們代代相傳至今。本世紀初,為了搶救即將遺失的傳統民間歌舞劇,在永錄民俗博物館負責人白永錄的倡議下,民和縣文化館非遺幹部們幾經挖掘、整理編排,原汁原味地表演出來。劇目內容形象地展示了古代滿坪地區的漢族、土族及羌族等少數民族,由遊牧生活轉向農耕生產的歷史文化過程,是古代歌舞劇的文化遺產,也是古代民間歌舞劇的活化石,具有保護價值。
農曆正月初八開始,山莊村秧歌隊出動了,「莊稼人」歌舞劇以特有的表演形式進行表演,其劇目的整個演藝過程以「莊稼」為主題,從種田、拔草、收割、犁地等過程,教育子女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種好莊稼。其劇情大致是這樣的:
在鼓鈸聲中,兩個穿着憨厚的農民父子倆首先出場,他倆首先祭拜天地神佛。其中父親唱到:
「今年的莊稼是大豐收,青稞的穗子們一紮長」;
「麥子出穗豆開花,才把莊稼人的心安哈」。
歌聲唱出了莊稼人殷切的期盼。然後父親叫兒子去請個先生,給他們看看今年的年成和莊稼活的閒忙,喜神的方位等。先生來到後,兒子開始給先生讓煙敬酒,讓煙的動作滑稽誇張,幽默風趣。先生告訴父子倆今年的年成特別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業興旺,是個豐收年,告訴喜神在正東方位。
送走先生,父親就叮囑兒子開始準備春耕,父子倆開始運送播種工具犁、格子、耱子等到地里。但是,兒子不懂莊稼活,也對莊稼活看不起,兒子在架牛時將牛格子架倒了,將犁駕到了牛的前面,無法播種,父親到地里發現兒子鬧出了這麼大的笑話,狠狠的批評兒子,講清務農的好處和種莊稼的基本功,同時,開始正面引導兒子如何做人,如何細心務農等。 劇情發展到舊社會生活的艱難,父子倆和兒媳們在地里緊張勞作,就是等不來送飯的外奶奶,父子倆餓的躺在地上打滾,兒媳婦們也無精打采,不好好幹活,這時外奶奶才步履艱難的送飯到地里,他們間開始埋怨吵架,外奶奶埋怨他們沒好好幹活,父子倆埋怨外奶奶送飯太遲,外奶奶挨了罵,委屈地跑回家而劇終。
《滿坪秧歌「莊稼人」》劇目獨特,分布區域很廣,其劇目與古鄯鎮的山莊村八月十五日演出的社火劇情基本一致。早在2000多年來,民和縣滿坪鎮大莊村的歷代先民,從傳統的遊牧文化,逐漸過度為農耕文化,期間的認識和變遷,充滿着先民的智慧,他們用自己的雙肩,用勤勞黃牛,堅忍不拔地扛起這農耕文化,在這塊大地繁衍生息,在這裡傳播古羌文化,據說,大莊村的歌舞劇「莊稼人」,自明朝洪武年間開始,先民們以迴避一年來的一切災難是非,祈求新的一年裡五穀豐登,百業興旺,國家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願望為主體,用歌舞劇為主,教育後代,熱愛農業,熱愛耕種,具有較高的教化育人的遺存價值,故先民們一直是按傳統跳法代代相傳,沒有任何改變和摻雜,這是遺留的漢羌民族遺留的古文化的活化石,對研究古代歌舞劇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據村裡的老人們講,滿坪大莊村的社火,正式演出是農曆正月初八,村子的演出隊在「年頭」(社火會會長)家裡集中裝扮整齊,整隊出發到廟裡燒香祈福,有太傅和大中郎演出,回到演出場開始跳小場,分上下兩半場進行,上半場跳單四門、雙四門陣、金龍纏玉柱、珍珠倒捲簾、蛇鑽七竅、九曲黃河陣,唱秧歌等。下半場跳單挑、雙捧、卷蓮花、九曲黃河陣等,是一部非常完整的古代歌舞劇。
從《滿坪秧歌「莊稼人」》這個歌舞劇中,表現其秧歌如下特徵:首先,古代民間舞蹈與演唱音樂並存,從這個歌舞劇中,鼓器樂與民間舞蹈完美結合,有效地融入了漢族民間社火演唱藝術,展示了古代羌族、漢族的文化、音樂的魅力,從中探究河湟地區歌舞劇的源淵與歷史;其次,河湟地區農業發展史的表現形式,從這個舞蹈中看到,它與三川地區土族人民表演的「莊稼其」類似,這個充滿農耕文化的歌舞劇題材以歌詞、念白、舞蹈、用具,都是以一年四季莊稼人以農業生產為主,真實表現了莊稼人「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生活;第三,劇目通過音詩畫舞等,給現代農民奉獻了一份藝術大餐,也為青海民間文藝專家們提供了研究歌舞劇的好題材;劇目充滿了鄉趣鄉愁,通過教育自己的兒子好好務農,傳授農業種植技術,展示農業在當時的地位和重要性;同時警示當今社會,放棄農業生產,撂荒土地的現象,具有一定的教化育人的效果;反映古代先輩們善良、誠實、友愛親情的美好品格,展現古代農民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細膩生動的情感智慧,是河湟人們的民間習俗的表現形式,是民間歌舞的活化石。 這種劇目在河湟地區極為罕見,它對研究民族民間文化歷史淵源,弘揚民族民間優秀的傳統文化,起到傳承藝術,它是河湟人們的民間習俗的表現形式。作為一種群眾文化活動,每年農曆正月初八進行表演,以此形式鄰里相互交流,相互溝通,增進民族和諧,鄰里團結,同時,具有強身健體之效;同時對發展民族文化旅遊業起到一定的作用,該村地處正在開發的永錄民俗博物館,處在康各岱風景區,具有開發、表演的價值。
如何傳承保護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個難題,由於秧歌「莊稼人」是民間社火中的一個表演節目,它是屬地方宗教和民俗文化活動範疇,每年群眾自發組織此項活動。它要隨着廟會的開展而開展,進行間歇式的表演,無法連續演出;近年來,受現代歌舞、及市場經濟的衝擊,人們參與傳統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不高,目前藝術傳承面臨失傳的邊緣;尤其是表演人才奇缺,好多年輕人外出打工,逢年過節才回家,由於表演隊伍龐大,留守老人無法開展此項工作;同時,村子經濟條件所限,農村群眾收入有限,村民間的貧富差距,群眾集資無法實施,開展這些活動有一定的困難,這項即將堙沒的民間藝術瑰寶,有待於加強保護搶救。[4]
參考資料
相關視頻
- ↑ 楊琪昌:民間優秀文化的傳播者,海東時報, 2015-01-21
- ↑ 張氏祠堂,家風的傳承和記憶,搜狐,2019-02-28
- ↑ 楊琪昌專欄:秋遊小三峽,搜狐,2018-09-20
- ↑ 楊琪昌專欄:滿坪秧歌「莊稼人」 ,搜狐,201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