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東港城(英語:East Point City)位於香港新界將軍澳坑口重華路8號,由7座住宅大廈與1座購物商場組成。1997年1月開售,同年10月落成,由新鴻基地產發展,示範單位設於銅鑼灣世貿中心內。商場設有行人天橋連接隔鄰之港鐵將軍澳綫坑口站。
住宅
東港城住宅部分於1997年10月落成,包括第1至第8座(沒有第4座),每座樓高40層,共2,184個單位,由信輝建築有限公司承建,啟勝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
普通單位面積由588至796平方呎,實用率達84%,間隔有兩房或三房。另有頂層複式單位28個。過半數單位可以觀賞園景,其他向外高層單位可遠眺銀線灣海景,中層和低層單位也可以觀賞山景或其他開揚景觀。
住宅平台有多項設施,包括一個籃球場、兩個網球場及羽毛球場、兒童遊樂場及花園。此外,住客會所分佈在各座大廈之平台樓層,設施有宴會廳、蒸氣浴室、桌球室、健康舞室、健身室、兒童活動室及中型園林泳池。
屋苑銷售
東港城於1997年1月香港樓市高峰期開售,當時部分單位呎價高達8,500元,成為區內樓王。但有多達27,132名買家登記,超額認購90倍。當年發展商用抽籤去區別買家揀樓的次序,準買家需排隊約3小時索取入票申請表及登記。部份炒家為搶先選購單位,索性向抽到較前列位置的人「買籌」,結果出現「炒籌」現象,有一萬多人排隊等候「入票」,當中不少人是為了賺外快,特意向公司請半天假期。[1]
介紹
同年亞洲金融危機令香港樓價大跌,加上當時將軍澳對外交通尚未完善,致掀起區內新樓減價潮,部分經濟能力較弱的業主於高價時買入單位,之後無力繼續負擔,須虧蝕出售單位。2003年香港爆發沙士疫症,樓價更曾跌至每平方呎2,000餘元。近年,公司寫字樓不再集中於中環區,港島東及九龍東成為受歡迎的寫字樓區,將軍澳與此兩區接近,交通便捷,區內樓價亦因而上升,東港城樓價到2012年回升至超過1997年的最高價[2]。
商場
商場樓高兩層,總面積400,000平方呎,於1997年底啟用。其中日資百貨公司吉之島租用17萬平方呎面積,包括超級市場及美食廣場。
當年其餘的商戶包括bread n butter、萬寧、美心快餐、農場餐廳、優之良品、Wanko、Fornari、鱷魚恤、眼鏡88、周生生、時間廊、7-11、藝視眼鏡、實惠、金獅影視超特店、大魚豐作日本料理、好好粥麵、韓城莊韓國菜館及敦煌酒樓等。
商舖優化及重組
2007年5月因吉之島結業而提供16萬方呎樓面,同時開始進行首次翻新工程。商舖由92間增至155間,面積集中在800至2000方呎,並且將商戶分為四大類別(生活品.味、時裝美容、家居影音及寶寶樂園)。商場一樓主要提供潮流服裝、化妝品及珠寶首飾零售品牌為主,而二樓則以家庭為主調。多間知名品牌首次進駐將軍澳。包括全港面積最大的Taste超級市場(約55,000平方呎)(已遷出)、將軍澳首間Uniqlo服裝店及佔地3,000平方呎的Extravaganza(已遷出)。
2010年5月,商場1樓有舖位改為小食專區Food Point,當中包括首度登場的台灣小食的南城北市及蛋撻王副線的Tart Tart Yummy,Beard Papa's、Just Hot Dog、水研社、原味家作、伯伯加奴、日船章魚小丸子、MOS Burger及美珍香。同年11月,發展商稱將軍澳區居民收入超越港島東區,成為香港十八區中,人口30萬以上,最富裕的地區。商場耗資100萬元,將原來的8間商戶重新規劃為馬莎百貨,面積12,000平方呎,為場內第二大商店,在2011年1月開業。商場亦引入面積5,000平方呎的畔溪尚粵館,與馬莎同期開業。同時引入年輕品牌,如時裝品牌I.T旗下的CHOCOOLATE(已遷出)、運動品牌Nike及K-SWISS等。[3]
2012年起,發展商進行五項大型商戶優化工程,包括在2樓旅遊專區旅行社數目增至9間,包括東怡旅遊(已遷出)、日亞假期(已遷出)及新怡旅遊(已遷出);引入六福珠寶、TSL謝瑞麟、香港電業城及生活電器等租戶,成為區內最多珠寶和品牌電器的商場;引入Ruby Tuesday(已遷出)、麺屋武蔵(已遷出)、上海婆婆336(已遷出)、一壽司(已遷出)及Lab Made Ice Cream(已遷出),Crostini Bakery(已遷出)及譚仔三哥餐飲商戶和引入不同短期特色商戶。
到2014年12月底,佔地面積9,000平方呎的匯豐銀行舊址改為無印良品。
影片
參考文獻
- ↑ 完全無符:賣樓手法進化 未改「上車難」. 香港文匯報. 2014-06-23 [2017-07-24].
- ↑ 太陽報:東港城重拾光輝 (2012-07-28)
- ↑ 東港城年輕化 馬莎進駐. 香港經濟日報. 2010-11-12 [2020-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