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板倉河尋幽(崔道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板倉河尋幽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板倉河尋幽》中國當代作家崔道斌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板倉河尋幽

板倉河,是大山深處的一條河。荊山沮水,山川秀美,叫板倉河的地名,有很多。這裡所說的板倉河,是沮河源頭之一,地處鄂西北荊山深處,位於保康縣兩峪鄉長沖村。

板倉河海拔600米至1300米,山地落差大,地貌變化奇異。這裡崇山峻岭,山高谷深,山清水秀,不是仙境,勝似仙境。

暮秋時節,我邀友人前往探險尋幽。從保康縣城至兩峪鄉長沖村,車程需要兩個多小時。

這是秋日裡一個極好的天氣,清澈碧透的天空艷陽高照,大山深處的路邊,各種樹木,色彩艷麗,綠的,紅的,黃的,路邊的野菊花一大片一大片,晃動着小腦袋,甚是惹眼。

站在長沖村的山頂,放眼望去,遠處群山巍峨,山巒綿延不斷,山體被綠色植被覆蓋,一簇簇楓樹點綴其中。火紅的楓葉隨風起舞,像一團團跳動着的燃燒的火焰,頑強地綻放着美麗生命。山頂上,漫山遍野的楓樹早已把我們擁入懷中。楓樹的葉子在深秋寒霜和日照的作用下,大部分都呈現出橙黃色、火紅色和褐紅色,另有一些黃綠相間的葉子點綴其中,五彩斑斕,煞是好看。

板倉河是一個村民小組,又叫長沖村四組,距離村委會大約五六公里,從長沖村委會前往板倉河,陡峭的山路在我們的車輪下節節後退,行程約二十分鐘,車子抵達谷底,只見一個谷底小盆地呈現眼前,這裡有數百畝農田,還有五口大魚塘,十餘戶農家散居其間,靠山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嘩嘩奔流……這裡曾經是逃避戰亂、躲避饑荒的地方;這裡地貌險峻,溝壑縱橫,山大人稀,植被至今保持着原始洪荒的狀態。

剛剛下車,家住板倉河邊的長沖村黨支部書記幸子錫迎面走來,寒暄過後,便引領我們走進板倉河的深處去探險尋幽。

第一次來到板倉河,我很好奇,這個群山環抱之中的彈丸之地,會有傳說中的險幽秘境和優美的風景嗎?幸子錫邊走邊介紹,此地森林茂密,四周高山合圍,很久以前,他爺爺的爺爺來此落戶,結草為屋,伐木作牆,此地山溝狹窄,土地肥沃,狀若木匣,形似糧倉,故名板倉河。

幸子錫說,板倉河蘊藏着豐富的旅遊資源。這裡不僅有自然形成的「九灣十八洞」,還有頗具神秘色彩的娑羅樹、撲簌迷離的黃龍寺廟和蔚為壯觀的黃龍洞。

從板倉河邊的小路上行約一公里,來到一個峽谷。「快看,這棵大樹,就是娑羅樹。」幸子錫指着前方的一棵大樹介紹說,「娑羅樹就是傳說中的聖樹,又叫梭羅樹,別稱波羅叉樹、摩訶娑羅樹、沙羅樹、薩爾樹。」

走近大樹,舉目仰望,樹高約有60多米,樹冠覆蓋面積達1.5畝。兩個人前去合抱,抱不住;三人前去仍然抱不住,四人前去,剛好合圍。幸子錫介紹,這棵娑羅樹,樹的直徑有1.5米以上,樹齡已有1500多年,是湖北襄陽市目前現存最大的娑羅樹,屬於「一級保護植物」,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被林業部門掛牌保護。

介紹這棵娑羅樹時,幸子錫說,這裡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故事。很久以前,吳剛在月宮砍伐桂花樹,從樹上掉下一棵樹籽,流落凡間,正好落在板倉河,長成此樹。月中桂樹又稱娑羅樹,月中桂樹的果實每年四五月後飄落人間,稱「月中桂子」。據《酉陽雜俎·娑羅樹》記載:「世間多指月中桂為娑羅樹, ……有娑羅樹, 特為奇絕, 不芘凡草, 不止惡禽」。唐開元十一年海州刺史李邕所作《娑羅樹碑》雲:「……婆娑十畝, 蔚映千人, 惡禽翔而不集, 好鳥止而不巢。」

從娑羅樹邊上行十餘米,曾經有一座香火鼎盛的黃龍寺廟。在梯田石坎里,我還發現了一塊雕刻着很多名字的功德碑。幸子錫說,這個寺廟毀於「破四舊」時期。環視左右,田邊地角,至今還能看到殘留的石凳、石座、石槽、石柱等,顯示出精美的雕工。

返回娑羅樹下,只聽附近有飛瀑流泉的轟鳴聲。幸子錫說,娑羅樹前後,有一大一小兩個溶洞,板倉河的源頭就發源於這兩個溶洞。關於這兩個溶洞,也頗具神秘色彩。傳說很久以前,黃龍與青龍為了爭奪這個大溶洞,大打出手,經過七七四十九天、三百多個回合的大戰,黃龍終於戰勝青龍,奪得大溶洞的居住權,此後大溶洞就被當地人稱為「黃龍洞」。戰敗的青龍只好委屈地棲身小溶洞,小溶洞就被稱作「青龍洞」。

出於好奇,我跟隨幸子錫前去探究這個神秘的黃龍洞。居住在娑羅樹附近69歲的村民劉遠洪介紹說,板倉河不僅陡峭險峻,而且山上還時常天氣突變、雷電交加,山腰處更是隱藏着多個深不見底的溶洞,非常危險,一定要多加小心。在幸子錫的帶領下,我們在攀爬了一條長約四十多米的山間小道後,只見一條氣勢磅礴的瀑布,似銀龍從天而降,水聲轟鳴間,奔騰而下的瀑布,與巨石相碰,拋起的碎沫,飛濺數丈。

穿越荊棘叢生的林間小道,來到一個巨大的溶洞口,有三四層樓高,洞口矗立一個巨大的峻岩,猶如一個陰曹的判官,令人望而生畏。我跟隨着幸子錫的腳步,進洞探幽尋勝,小心翼翼地摸進洞,頓覺習習涼風撲面而來。洞內亂石嶙峋,真是「山峻高而蔽日,下幽晦而多雨」,各種各樣的怪石自然堆砌着,曲曲折折,陰森可怕,恰似「地獄』。長長的溶洞,宛如一條蜿蜒盤旋的巨龍,洞中時寬時窄,寬處可容幾十人,窄處一人通過也得彎腰側身爬行。洞內的溶岩奇形怪狀,形態迥異,有如密林竹筍,有如倒掛金鐘,有如徐徐瀑布,有如顆顆菠蘿……洞內的石壁上,如粒粒珍珠鑲嵌,含露欲滴。洞外,飛流直下的瀑布如珠簾天垂,影隨波動;洞內,暗河波濤滾滾,猶如銀河穿底。

「沖」,按方言解釋,就是夾雜在山間的一片平地。兩峪有沖叫長沖,有沖必有河,無數山溪組成涓涓細流匯入板倉河,而板倉河又蜿蜒出沖,向下流入深溪河,成為沮漳水系的一個支脈。

板倉河,遠離城市喧囂,盡享田園美景與清風明月。在這裡,可聽鳥語蛙鳴,水聲風聲天籟之聲。村落沿山溪分布,房屋依山坡而建,拾級而上,桃花源里有人家。娑羅古樹並非藏身山林深處,而是依靠民居,透露着煙火氣息。樹齡千年的娑羅古樹,蒼勁古樸,依然枝繁葉茂。在板倉河,這樣的古樹還有很多,枸骨樹、銀杏樹、桂花樹、槐樹,還有古楓、古柳、古柿子樹……有詩讚曰:板倉河裡風光好,鳥啼深樹雲山空;為覓幽蹤誤仙境,醉臥農家小院中。

板倉河四面環山,峰巒翠黛。水天與山色交織,碧霞紫煙,清影流光。境內棲憩着鸕鶿、鷺鷥、野雞、鴻雁、黃鸝,可稱之為「人間仙境」。

好山好水好風景,原汁原味原生態。憑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歷史淵源,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板倉河一定會成為獨具魅力、探險尋幽的旅遊勝地。[1]

作者簡介

崔道斌,湖北保康人,國網湖北省保康縣供電公司黨委黨建部主任,湖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襄陽市作家協會會員、保康縣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保康縣作家協會副秘書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