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林縣原指中國河南省安陽市林縣,古名隆慮,以西鄰隆慮山得名。1994年1月24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林縣"設立省直轄縣級林州市,由安陽市代管。[1]

歷史沿革

夏屬冀州,春秋時先屬衛,後屬晉。戰國為韓國臨慮邑,後屬魏國,又後屬趙國。秦屬邯鄲郡。西漢置隆慮縣,屬河內郡。東漢延平元年(公元106年)因避殤帝劉隆諱,改名林慮縣,建安十七年(212)屬魏郡。三國屬魏國朝歌郡。西晉泰始元年(265)屬司州汲郡,永嘉元年(307)屬前趙。東晉大興二年(319)屬後趙,永和七年(351)屬前燕,太和五年(370)屬前秦,太元九年(384)屬後燕。北魏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併入鄴。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復置林慮縣。永安元年(528)由林慮縣分置臨淇縣,置林慮郡,屬相州。北齊天寶七年(556),廢林慮郡。北周復置林慮郡。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林慮郡廢,南部分置淇陽縣,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岩州,大業元年(605)廢州,淇陽縣、臨淇縣併入林慮縣,屬魏郡。唐武德二年(619)復置岩州,武德五年(622)廢州為縣,屬相州。金貞佑三年(1215),升為林州,屬河西北路彰德府,興定三年(1219)增置輔岩縣,屬林州。元至元二年(1265年)廢州為縣,輔岩縣併入,至元六年(1269)復升為州,劃輔岩入安陽縣,屬中書省彰德路。明洪武三年(1370年)降州為縣,改名林縣,屬河南布政司彰德府。清屬河南省彰德府。

中華民國2年(1913)屬河南省河北道, 中華民國29年(1940)3月分為林縣和林南縣,林北縣屬晉冀魯豫邊區太行區第五專區,中華民國32年(1943)5月林縣屬晉冀魯豫邊區太行區第七專區,中華民國35年(1946)6月林縣、林北二縣合併,復稱林縣,屬晉冀魯豫邊區太行區第五專區。1949年8月屬平原省安陽專區。1952年11月屬河南省安陽專區。1958年4月屬新鄉專區。1962年屬安陽專區。1983年10月屬安陽市。[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