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口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林口鎮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下轄的一個鎮,距七星關城區約67公里,與雲南四川相界,素有「雞鳴三省」之稱。轄區面積86.7平方公里,地勢屬中低山丘地貌,海拔在730米至1930米之間,地勢起伏較大。[1]

中文名: 林口鎮

行政區類別:鄉鎮

所屬地區: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

地理位置: 七星關區西北部

面 積: 87 km²

下轄地區: 16村委會

電話區號: 0857

郵政區碼: 551703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3.55 萬

著名景點: 雞鳴三省紀念碑

機 場:畢節飛雄機場

火車站:畢節站(在建)

車牌代碼: 貴F

方 言: 西南官話

基本信息

人口總數:35580人 農業人口:31930人 非農業人口:3652人

行政區面積:86.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35000.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苗族,彝族,穿青族等

發展口號:產業拉動 城鎮化帶動 旅遊興鎮

生產總值:32300.0

主要經濟產業:烤煙,畜牧業

名特產品:白酒 烤煙

辦公所在地:林口鎮

自然條件:地勢屬中低山丘地貌,海拔在730米至1930米之間,地勢起伏較大。全鎮平均氣溫為12.8℃,年均降雨量是1370毫米,全年無霜期為230—260天,雨量充沛,氣候怡人,適合人文居住和農作物生長。

資源:煤礦,硫鐵礦

名稱來歷

此處高山箐深,懸岩峭壁,洞穴奇險,並位於森林入口之處,故名林口。

地理位置

地處七星關區北部,東、東南、南與燕子口鎮相接壤,西南接大銀鎮,西接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坡頭鎮,北與團結彝族苗族鄉相鄰,西北接四川省敘永縣水潦鄉。人民政府駐林口鎮林前村,電話區號0857,郵政編碼551703,距城區63千米。

政區沿革

民國時期置林口鄉。

1949年11月28日,畢節解放,林口屬五區亮岩。

1950年,林口鄉屬七區燕子口。

1952年,林口改為16區,轄有林口、柱中等9村。

1954年,16區林口的大渡與羊昌合併為大渡鄉。

1956年,林口區的和平與渭河合併為渭河鄉。

1958年,林口區轄紅星、大寨等8公社。

1959年,林口公社轄林口、大寨等9管理區。

1962年,林口區轄林口、大寨等9公社。

1963年,林口區轄林口、大寨等12公社。

1965年,林口區由12公社改建7公社,林口、大寨合併為林口公社。

1984年,林口區轄林口鎮、渭河鄉等1鎮、6鄉。

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林前、林光、大塘、白光、青山、高峰、大寨、新莊、坪壩、川山、大地、中壩、年豐、渭河、燈塔、雞鳴三省16個村民委員會,下設86個村民小組。截至2020年6月,下轄7個社區居委會,9個村委會。

氣候

林口鎮平均氣溫為12.8℃,年均降雨量是1370毫米,全年無霜期為230—260天,雨量充沛,氣候怡人,適合人文居住和農作物生長。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特別是硫、鐵、煤、石灰岩等,其中,初步探明硫鐵礦的蘊藏量近億噸。

當地特產

農家自製臘肉

臘肉是指肉經醃製後再經過烘烤(或日光下曝曬)的過程所製成的加工品。臘肉從鮮肉加工、製作到存放,肉質不變,長期保持香味,還有久放不壞的特點。此肉因系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蠅不爬,經三伏而不變質,成為別具一格的地方風味食品。臘肉的防腐能力強,能延長保存時間,並增添特有的風味。

林口包穀燒

包穀酒:顧名思義,即使用純正玉米釀造。純糧包穀酒,距今已有千百年歷史,純糧自釀包穀酒,酒香純正清冽,回味綿長。廣受消費者讚譽。是壺瓶山一大特色。壺瓶山包穀酒還是泡製藥酒,楊梅酒不可缺少的佳品。楊梅成熟季節,就更是供不應求。

人口資源

全鎮總人口31980人,其中少數民族占全鎮總人口的24%。(其中主要是苗、彝、穿青人等)。近幾年推行全面的計劃生育政策,實施「村為主」管理,人口自然增長率已控制在12‰以內。近幾年推行全面的計劃生育政策,實施「村為主」管理,人口自然增長率已控制在12‰以內。全鎮共有耕地35000畝,其中退耕還林近10000畝,荒山造林3400餘畝,退耕還林工程已初步獲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生態效益,為全鎮的畜牧業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

經濟發展

財政收入持續增長。從2002年的320萬元上升到2008年的520萬元,實現煙特稅537萬元,人均純收入1980元,鄉鎮企業穩步發展。全鎮現有ZS密閉式煉磺廠7個,合法煤礦1個,小型露天採石場9個,頁岩磚廠2個,二級電站1座,裝機容量2000千瓦,三級電站1座,裝機容量650千瓦,1個一級電站正在籌備建設中。糧煙基礎不斷鞏固。糧食產量預計9100噸,人均370公斤以上。烤煙產業是林口鎮種植規模最大、水平最高、效率最好的支柱產業,種植烤煙41000畝,收購優質煙葉29475.64擔,產值達2155萬元,創稅420萬元以上。畜牧業蓬勃發展。目前,畜牧業經紀人80餘人,其中大牲畜經紀人15人,生豬外運經紀人53人,年交易金額達400萬元以上。全鎮有養豬專業大戶100餘戶,養殖規模在50—2500頭不等,現有生豬存欄15000頭,規模養牛5戶,大牲畜存欄8200頭,為林口鎮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目前,畢楊公路油路改造對坡至林口段已全面完工,林口停車場建設完工,即將通入使用,爭取上級部門的通村油路改造項目,把林口街上到雞鳴三省紅色旅遊勝地的12公里通村公路改造成油路。新農村建設逐步展開。新莊、大地、大寨三個村新農村建設初見成效。

民俗文化

林口鎮苗族「踩花節」

林口鎮有苗族2千多人。林口苗族並非本地土生土長的民族,而是幾百年前因戰爭災禍被迫從長江中游兩湖流域逃難而來的。來的時間前後不一,方向也不一。經考證,有的是從四川方向繞道來的,有的是經湘西過來的。雖然他們都保持着苗族共有的文化特徵,由於都散居在人跡罕至、偏僻荒涼、邊遠閉塞的高山深谷之中。交通不便,互不往來,形成了語言與服飾的差異及民族風情。每年正月初三是苗族傳統的「踩花節」,在林口鎮新莊村,林口鎮、大銀鎮苗族同胞都要趕來參加節慶,真是熱鬧非凡。這裡的踩花節適逢我國人民的傳統節日--春節,這又給花山增添了更加豐富的內容,使之更加熱鬧。「踩花節」、「跳花節」等活動不僅是苗家青年男女談情說愛,自由談婚的美好時機。每逢「踩花節」或「跳花節」,苗家的男女青年都要佩帶漂亮的首飾,穿上美麗的新裝,雲集花坡場唱情歌、跳蘆笙舞,在邊歌邊舞中各自挑選自己的意中人。苗家小伙抱着蘆笙來到相中的姑娘身邊,互相對歌表達愛慕之情。對罷情歌,雙雙離開花場到花場附近的石橋上走三遍,叫「踩橋」,表明兩人的愛情如腳下的石橋一般牢固。直到夜幕降臨,兩人依依惜別。每當婚喪嫁娶,赴集踩花之時,各地苗族特別是婦女們都要把她們經過多年辛勞紡織、刺繡、縫製而成的盛裝穿去比美。若你能有機會在此時此刻親臨現場,就會目睹那各式各樣的服裝把整個山頭裝飾得繁花似錦。此種情景,足以使人留戀忘返、久不思歸。

視頻

林口鎮 出歌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