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尚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林尚揚
中國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32年3月16日
福建省廈門市
國籍 中國
職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林尚揚,男,漢族,中共黨員,1932年3月16日生於福建省廈門市,中國工程院院士[1],焊接專家[2],研究員,曾任哈爾濱焊接研究所副總工程師、技術委員會主任。

1961年8月,林尚揚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系;1978年1月至1995年1月,林尚揚先後任哈爾濱焊接研究所副總工程師,研究室主任;1995年1月,任哈爾濱焊接研究所技術委員會主任。

人物簡介

林尚楊,廈門人。1961年9月哈爾濱工業大學焊接專業畢業。歷任中國科學院黑龍江分院新技術物理研究所、哈爾濱焊接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副總工程師、研究部主任。他主要從事水下焊接及弧焊過程機械化、自動化的研究,取得多項科研成果。海上來油平台的水下焊接獲一機部重大科研成果獎[3];水下局部排水CO2半自動焊槍,獲國家發明三等獎;雙絲窄間隙理弧焊方法,獲中國發明專利等。主要論著有:《水下局部排水CO2自動焊槍研究》等11篇。1986年國家科委批准為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在國內外學術會議及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特別是有關水下焊接的論文和雙絲窄間隙埋弧焊的論文受到了國際焊接界的特別關注。

林尚揚長期從事焊接工藝及焊接材料的研究。

1995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人物履歷

1932年3月16日,林尚揚出生於福建省廈門市鼓浪嶼。

1951年1月至1955年6月,林尚揚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任某部教員組組長。

1956年9月至1961年8月,林尚揚本科就讀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系焊接工藝與設備專業。

1961年9月至1962年6月,林尚揚在中國科學院黑龍江分院新技術物理研究所工作。

1978年1月至1982年1月,林尚揚在哈爾濱焊接研究所工作(其間於1978年11月至1979年11月就讀於上海外國語學院機械部幹部英語培訓班(脫產))。

1982年1月至1995年1月,林尚揚先後任哈爾濱焊接研究所副總工程師,研究室主任。

1995年1月,林尚揚任哈爾濱焊接研究所技術委員會主任 (其間於1995年5月被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林尚揚長期工作在科研一線,並根據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需要,先後從事焊接材料、焊接工藝和焊接設備的研究,解決了中國焊接領域的諸多重大問題,推進焊接技術創新。

20世紀60年代,林尚揚研發4種強度級鋼焊絲,用於大型電站鍋爐汽包和化工設備的焊接;20世紀70年代,林尚揚發明水下局部排水氣體保護半自動焊技術,用於海上鑽井/採油平台等海工設施的水下焊接,焊接的最大水深達43米;20世紀80年代,林尚揚發明雙絲窄間隙埋弧焊技術,用於世界最重的加氫反應器(2050噸)和世界最大的8萬噸水壓機主工作缸的焊接,焊接最大厚度達600mm;20世紀90年代,林尚揚研發了推土機台車架的首台大型弧焊機器人工作站,並積極推進焊接生產低成本自動化的技術改造;2000年以來,林尚揚在大功率固體激光-電弧複合熱源焊接技術方面為企業用激光技術解決諸多部件的焊接難題,促進企業產品的升級換代,焊接的超高強度鋼的屈服強度超1000MPa。

承擔項目&成果獎勵

截至2010年9月,林尚揚先後完成30多項重大課題,共獲國家發明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4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1項。

林尚揚先後主持研製《固定式和自升式海上鑽井平台》獲機械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主持研製了《自行龍門式雙頭兩維跟蹤自動焊接機》,獲機械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研製《80型摩托車自動焊接機群》,獲機械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世紀80年代,林尚揚發明了《雙絲窄間隙埋弧焊方法》,獲機械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和全國優秀專利項目獎。

20世紀90年代,林尚揚主持研製當時全國最大、最複雜的推土機台車架弧焊機器人工作站,獲機械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3年,林尚揚完成中國工程院諮詢項目《中國焊接生產現狀與發展戰略研究》。

2006年,林尚揚完成工程院諮詢項目《先進制造發展戰略》中研究子課題《焊接行業自主創新戰略》。

論文著作&授權專利

截至2008年12月,林尚揚先後發表學術專著、論文50餘篇,包括《焊接機器人及其應用》、《普通低合金鋼的焊接及應用》等。

據2018年11月中國工程院官網顯示,2000年以來,林尚揚在大功率固體激光-電弧複合熱源焊接技術方面取得5項發明專利。

人物故事

專攻「卡脖子」工程的急先鋒

在哈爾濱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哈焊院)8樓的一間辦公室,87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焊接專家林尚揚每天都來上班,在哈焊院,他度過了57年時光。在我國焊接工程領域躬耕50餘載,他帶領團隊完成30個國家重大課題,攻克我國焊接領域多個難點、「卡脖子」工程。雖然,2018年末他已經正式辦理了退休手續,但仍堅持每天到哈焊院。「看看資料,與年輕人一起探討問題,爭得面紅耳赤很是過癮,感覺自己也年輕了。」充滿激情的話語讓人感到林院士寶刀未老。

50餘年研究5個方向建4個實驗室

精神矍鑠,思維縝密,聲音響亮。回憶過去,林尚揚院士謙虛地說:「在哈焊院50多年,搞了5個大方向,廣度很好,但深度不足。所以我常說我是一個工程師,而非科學家,我攻克工程難題,但不解決科學問題。」

他是一名專門攻堅克難的工程師

林尚揚
林尚揚院士

「工業發展需要啥,我們就去做啥。」林尚揚說,國家下達的課題,往往都是沒人做過,更是無經驗可借鑑的,每次拿到課題時,他都不知道能否完成。「但只要國家需要,就必須玩命地把它完成,不能應付了事,要竭盡所能做到最好。」

5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他不斷挑戰自我,馳騁在自主創新的征途上。先後完成30項重大課題,取得多項科研成果,發表論文50多篇,專著2部。改革開放以來,在國家設立發明獎的20多年內,僅有10多項焊接成果獲得過國家發明獎,林尚揚就獲得過兩項。

林尚揚攻堅克難的勁頭兒是骨子裡自帶的。1956年秋,作為轉業軍人,林尚揚謝絕到地方當幹部的安排,憑自身實力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原本想學習機械製造,將來造機器為發展祖國工業盡力,但當他踏入校園,聽老師說「焊接是個古老的工藝,目前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就衝着這句話,面對14個可選專業,他轉報焊接專業,從此與焊接結下不解之緣。

「解決焊接領域還沒有解決的問題」。懷抱這一理想,林尚揚一直奮戰在科研一線。50多年來,他一次次從零做起,從焊接材料到水下焊接技術,到埋弧焊,到焊接機器人,再到現在的激光與電弧的複合,在5個方向取得突出成績,並創造4個先進實驗室,推進了我國焊接技術的創新。

在焊接領域材料工藝設備樣樣通

採訪林院士時,他有一點小驕傲地說:「在焊接領域,像我這樣材料、工藝、設備什麼都搞過的,還真不大好找。」

他說,哈焊所建所初期條件艱苦,第一代哈焊人既搞研發又動手操作,既善於通過閱讀大量資料尋找理論依據,又善於動手操作積累實踐經驗,這些寶貴的傳統引領他在創新征途上不斷前行。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我國鋼鐵進行第一次革命,大力發展低合金高強度鋼。那時鋼的強度越來越高,但焊接卻跟不上了,就像沒有針線適合縫製那麼高強度的布。

針對這一情況,國家給哈焊所下達了開發新型焊絲的科研項目,林尚揚便是帶頭人。「以前所里從來沒做過焊絲,恰好當時所里剛建了焊接材料實驗中心,又剛買來冶煉爐、軋鋼機、拔絲機等設備,具備做焊絲的條件。」於是,林尚揚帶着課題組成員和這些新設備並肩從零攻關。

為了搶進度,拔焊絲、焊試件、刨床、銑床、磨床,林尚揚幾乎什麼都親自干。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林尚揚的努力下,及時研究出4種埋弧焊和電渣焊的焊絲,滿足大型化肥裝備製造的需要。現在這些焊絲仍在生產中使用,並都列入了國家焊絲標準。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根據國家開發海洋資源的需要,林尚揚轉到水下焊接技術的研究領域。林尚揚知難而上,直面這一全新領域。為了獲得第一手的體驗,他帶領全組科研人員學習潛水,每人都要親自下水實驗,共同討論實驗結果。1976年初的上海特別冷,每天在露天的游泳池裡做試驗之前,都要先用竹竿打碎水面上的薄冰,然後穿上百多斤重的重潛裝具,手上擦上防寒的凡士林,但是一下水,手就凍得沒有知覺了。在如此艱苦環境下,課題組終於研究成功了一種「水下局部排水CO2氣體保護半自動焊方法」解決了水下焊接的三個技術關鍵,使水下焊接接頭的質量達到規程要求的水平。採用這種技術先後完成固定式和自升式平台的安裝和修復等水下焊接施工10多例,至今仍在使用。

不懈求索勇攀一個個創新高地

走進哈焊院焊接裝備車間,門口一台橘黃色的大型設備吸引了記者目光。設備上一個巨大機械手臂在技術人員遙控下,正在靈活移動,進行激光焊接。

「這是大功率激光複合焊接工藝裝備,是以林尚揚院士為首的院士團隊經過20多年潛心研究開發的,為國內首創。」車間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這個激光複合焊接工藝裝備可以用於城市地鐵、和諧號動車、復興號、新一代磁懸浮列車的大部件焊接。不久前,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列車通長部件焊接裝備也已研製成功,為國際首台套。

國際首台、國內首個,這樣的字眼對林尚揚來說並不新鮮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為了適應我國大型電站鍋爐、石油化工裝備等重大裝備製造的需要,國家下達給哈焊所一項「常規埋弧焊現代化改造」的課題。林尚揚馬上從水下焊接轉到埋弧焊方面的研究。他帶領課題組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又到國外考察,最後選擇了一條當時世界上沒人走過的路——「雙絲窄間隙埋弧焊技術」,這一技術成果使我國的窄間隙焊接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令林尚揚欣慰的是,雙絲窄間隙埋弧焊設備自1987年開始在太原重型機器廠和哈爾濱鍋爐廠推廣以來,經過多年的不斷完善,客戶從不接受到接受,現在已經有300多台套在我國骨幹重點企業中應用,占領了國內市場近80%的份額。

「雙絲窄間隙埋弧焊技術」成功後,已進入花甲之年的林尚揚又相繼開始了在焊接機器人、激光複合焊方向的新攻關。林尚揚說,在哈焊院他最高的職位做到副總師,但他最喜歡做的還是課題組長,50多年來,伴隨着不斷解決我國製造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他自己也在成長在提高。

同樣成長的,還有哈焊院

在以林尚揚為代表的一大批科研人員的努力下,近年來,哈焊院圍繞國家重大工程和重點領域,在高端焊接材料、先進焊接工藝和自動化裝備領域中獨特的技術優勢基礎上,形成了「高效優質焊接材料、高功率激光焊接技術和摩擦焊焊接技術兩大先進焊接工藝,一大成組成套設備」的技術方向,多項焊材在國內率先國產化,實現了進口替代;多個焊接工藝為國內首創,突出解決「卡脖子」、「補短板、固長板、強能力」等關鍵焊接技術難題,站在了世界焊接技術前沿。

榮譽表彰

林尚揚先後被評為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勞動模範和優秀共產黨員並獲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科技成就獎、中國焊接終身成就獎、國際焊接學會終身成就獎。

1984年,林尚揚獲中國全國邊陲優秀兒女金質獎章[4]

1986年,林尚揚被評為中國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986年,林尚揚獲中國全國總工會頒發的"五一"勞動獎章[5]

林尚揚
林尚揚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

1989年,林尚揚獲中國國務院授予的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1989年,林尚揚被評為中國全國優秀歸僑、僑眷知識分子。

社會任職

林尚揚先後被選為哈爾濱市第六、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黑龍江省政協第八、九、十屆委員。

哈爾濱工業大學, 教授,博士生導師

機械科學研究院技術委員會, 副主任

黑龍江省老齡科學技術學會, 第一副會長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 特邀理事

哈爾濱市科學技術協會, 主席

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協會, 常委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分會, 秘書長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分會, 國際焊接學會,中國委員會主席

人物評價

他是一位德技雙優、把一生奉獻給我國焊接行業的焊接英才,是我國焊接科學技術發展的掌舵者之一。他退休後仍一直工作在我國焊接行業和重要科研領域一線,為我國焊接學術水平和地位的提升、焊接行業的發展、優質高效焊接新技術的工程化應用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年終大事記Top2

1992-1995年,他是我國焊接自動化和機器人焊接應用的推動者。他以組織委員會主席身份組織國際焊接學會(IIW)第47屆(北京)年會和以「先進焊接技術與低成本自動化」為主題的國際會議,這是自我國正式加入國際焊接學會以來首次承辦的大型國際會議,是我國焊接學會有史以來最重要事件之一。1996年申報和籌建我國唯一的「高效焊接新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998年,率先在國內組建大功率固體激光加工技術研究中心。2000年,他受中國工程院委託,執筆完成「我國製造業焊接生產現狀與發展戰略研究」報告,為焊接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創新需要三個條件,具備紮實的知識基礎和嚴謹的科學態度能夠激發創新意識,具備超強敏銳的目光能夠發現創新點,有一支由學科帶頭人帶領的具有堅韌不拔品格的團隊。焊研所能夠有今天的成績,是和林老崇高的人格魅力分不開的。林尚揚言傳身教,先後帶出了幾十名技術骨幹,為焊接研究帶出了一支優良的團隊,為研究所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哈爾濱焊接研究所副所長 何實研究員 評)

多年來,林老不斷的鼓勵我們,激發我們的創造力。林老的預見性強,在學科發展上有洞察力,他在把握了大方向後,大膽的放手讓我們去做,給我們創造了機會和空間。在科研過程中,他一旦發現了問題,就給我們指出來,並及時給予指導。這對我們年輕人的科研經歷來說是極其難得的。(哈爾濱焊接研究所第一位博士後 秦國梁評)

視頻

中國工程院院士 林尚揚

參考來源

  1. 林尚揚 ,中國工程院
  2. 中國工程院院士焊接專家林尚揚 ,中國工程院
  3. 林尚揚 ,百度學術
  4. 焊接專家林尚揚 ,道客巴巴,2014-04-09,
  5. 焊接專家林尚揚 ,道客巴巴,201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