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林水鏡(印尼語:Liem Swie King,1956年2月28日-),印尼華裔男子羽毛球運動員,籍貫福建莆田西天尾鎮後黃村。林水鏡曾經三度獲得全英公開賽男子單打冠軍(1978、1979、1981)、1982年世界杯男單冠軍,他在男子雙打的表現同樣出色,除了多次獲得個人比賽冠軍之外,還曾經多次在湯姆斯杯同時兼項單打和雙打,帶領印尼隊三度捧起冠軍獎盃(1976、1979、1984),被視為繼梁海量之後又一位印尼「國寶」,基督教徒。

在天主教,聖公會[1]和東正教中,有些信徒會將聖人[2]的名字作為自己兒女的名字;有些則會在受洗後,領受聖人的名字。此舉期望藉所屬之聖人,能為帶有自己名字的信徒祝福和禱告。有些聖人會有紀念日,紀念日的命名也會冠以聖人的名字。

目錄

簡介

林水鏡的父親林天寶在18歲時前往印尼發展,在當地學到羽毛球技術,並曾多次獲獎。林水鏡共有七個姊妹,還有一位因為意外夭折的兄弟,其中兩位姐姐梅加·伊納瓦蒂(Megah Inawati)與梅加·伊達瓦蒂(Megah Idawati)曾經代表印尼出戰1966年尤伯杯。小學階段林水鏡曾經在當地的中文學校就讀。林水鏡在1974年奪得全國冠軍之後成為印尼公民,他的姐姐便為他取了一個印尼名字「Guntur」(意為雷電、雷聲),但在公開場合與賽場上,人們依舊以他的中文姓名稱呼他,根據林水鏡的體能訓練師所述,這是因為「King」的發音比「Guntur」更加簡單易記。

林天寶要求他的子女持續進行五年的每日晨跑,林水鏡在父親的指導下打下羽毛球技術的基礎。林水鏡14歲在家鄉古突士參加比賽時,丁香煙企業針記的經營者黃輝聰感受到林水鏡的天賦,因而邀請他加入針記羽毛球俱樂部。在接受系統的訓練之後,林水鏡開始以他節奏快速的比賽風格在當地的青年賽事中用壓倒性的實力橫掃其他對手。

1972年,15歲的林水鏡已經成為中爪哇省的青少年錦標賽冠軍。同年11月,他在第一屆的雅加達公開賽參加生涯第一場國際比賽,最後取得1勝1負的成績。不久之後他又參加另一場比賽,除了男單項目以外,也與他的童年好友陳金德搭檔參加男雙賽事,最後雙雙奪冠。在取得這次的好成績之後,林水鏡就讀的高中為他免除了學校學費。1973年,林水鏡加入中爪哇省羽毛球隊,並參加第八屆印尼全國運動會,最終在決賽敗於國家隊隊員伊耶·蘇米拉特。

視頻

林水鏡 相關視頻

2016天主教肇源堂聖誕小品天堂門外清晰版
法國睡美人的祈禱聲—伯爾納德傳【天主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