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清玄《心裡的寶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心裡的寶玉是林清玄寫的一篇散文。   

林清玄《心裡的寶玉》原文

   一位想要學習玉石鑑定的青年,不遠千里的去找一個老的玉石家,學習王的鑑定。

當他見到老師傅,說明了自己學王的志向,希望有一天能像老師傅一樣,成為玉石的專家。

老師傅隨手拿一塊玉給他,叫他捏緊,然後開始給他講中國歷史,從三皇五帝夏商周開始講,卻一句也沒有提到玉。

第二天他去上課,老師傅仍然隨手交給他一塊玉,叫他捏緊,又繼續講中國歷史,一句也不提玉的事。

就這樣,每天老師都叫他捏緊一塊玉,光是中國歷史就講了幾個星期。

接着,老師向年輕人講風土人情、哲學思想,甚至生命情操。

老師幾乎什麼都講授了,關於玉的知識卻一句也不提。

而且,每天都叫那個青年捏一塊玉聽課。經過了幾個月,青年開始着急了,因為他想學的是玉,卻學了一大堆無用的東西。

有一天,他終於鼓起勇氣,想向老師表明,請老師開始講玉的學問,不要再教那些沒有用的東西。

他走進老師的房間,老師仍然像往常一樣,交給他一塊玉,叫他捏緊,正要開始談天的時候,青年大叫起來:「老師,你給我的這一塊,不是玉!」

老師開心的笑起來:「你現在可以開始學玉了。」

賞析

這是一個收藏玉的朋友講給我聽的故事,我很喜歡。一個人不可能什麼東西都不懂,而獨獨懂玉的,因為玉的學問與歷史、文化、美學、思想、人格都有深刻的關係。而這個世界的學問也不是有用、無用分得那麼明白的。

佛法與人生不也像學着去懂一塊玉嗎?一個對人生沒有深層體驗的人,是上法獲得真實的法益的,這是為什麼經典上說:「法不孤起,隨緣而起」的原因了。

沒有深陷於生命的痛苦的人,無法了解解脫的重要。

沒有深陷於欲望的捆綁的人,不能體會自在的可貴。

沒有體會過悲哀的困局的人,不會知道慈悲的必要。

沒有在長夜漫漫中啼哭過的人,也難以在黎明有最燦然的微笑。

佛法就好像手中的一塊玉,如果沒有握過許多泛泛的石頭,就不能了解手中的玉是多麼珍貴了。

所以,要學佛的人,應該先認識人生。

心中的寶玉讀後感

林清玄先生寫過一篇《心裡的寶玉》,其中講了一個小故事,一位老師傅讓一位不遠千里,一心想學習玉石鑑定的青年,每天手裡握着玉石,給他講中國歷史、風土人情、哲學思想,甚至生命情操。半年時間裡,老師幾乎什麼都講授了,關於玉的知識卻一句也不提。這個青年好着急,因為他想學的是玉,卻學了一大堆無用的東西。

有一天,青年終於鼓起勇氣,想向老師表明,請老師開始講玉的學問,不要再教那些沒有用的東西。他走進老師的房間,老師仍然像往常一樣,交給他一塊玉,叫他捏緊,正要開始談天的時候,青年大叫起來:「老師,你給我的這一塊,不是玉!」老師開心的笑起來:「你現在可以開始學玉了。」

林先生在文中說:「一個人不可能什麼東西都不懂,而獨獨懂玉的,因為玉的學問與歷史、文化、美學、思想、人格都有深刻的關係。而這個世界的學問也不是有用、無用分得那麼明白的。」 「人生就好像和中的一塊玉,如果沒有握過許多泛泛的石頭,就不能了解手中的玉是多麼珍貴了。」林先生走了,但他留下的文字,智慧閃爍其中,讓人深有感觸。

那位學習玉石鑑定的青年,剛開始的時候,實在是無意識地,甚至是不情願地捏着玉石,然而每天隨意的捏握,日子久了,便自然知道玉石與石頭的區別。在這個基礎上,才算得識玉,才能學習鑑賞。這是再也明白不過的道理。

學鑒玉如此,學寫作莫不也如此?像沒摸過玉就不能學習鑑賞,沒讀過一定量的書就不能真正學習寫作。聽人講作文技法,並非難事,聽時「點頭如搗蒜」,句句驚嘆恍然大悟,但拿起紙筆,終究躊躇,擠不出二三百字的情況甚多。學歸學,絕不等同於會用。一學就會寫,實在是一個天大的誤解。

而讀書應該不要抱着必得的目的,而是用純粹的心去感受。不管朗讀詩詞,還是朗讀散文,應該像潺潺的流水淌於溪澗,又如悠悠雲朵飄於空中,讓音韻自然流動,讓思緒隨之萌發,讓情感漸漸醞釀。讀書的妙趣,就是在生活中遇到某個場景,突然間一句詩詞或者書中的某一段話湧上心頭,感覺此情此景的箇中滋味早已被人寫盡,從而產生深深共鳴。關於寫作,有人說:靈感是等不來的,要去尋,要去找。我的理解,尋也好,找也罷,就是去感受。

願於書海中徜徉。期許,在未來的某一時刻,靈感不約而至,筆下也能汩汩流出讓自己感動的文字。[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