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清玄《故鄉的水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故鄉的水土林清玄寫的一篇散文

林清玄《故鄉的水土》原文

第一次出國,媽媽幫我整行李,在行李整得差不多的時候,她突然拿出一個透明的小瓶子,裡面裝着黑色的東西。

「把這個帶在行李箱裡,保佑旅行平安。」媽媽說。

「這是什麼密件?」

媽媽說:「這是我們門口庭抓的泥土和家裡的水。你沒聽說旅行如果會生病,就是因為水士不服,帶着一瓶水土,你走到哪裡,哪裡就是故鄉,就不會水土不服了。」

媽媽還告訴我,這是我們閩南人的傳統,祖先從唐山過台灣時,人人都帶着一些故鄉的泥土,一點隨身攜帶、一點放在祖廳、一點撒在田裡,因為故鄉水土的保佑才使先人在蠻荒之地,墾出富庶之鄉。

此後,我每次出門旅行,總會隨身攜帶一瓶故鄉的水土,有時候在客域的旅店,把那瓶水土拿出來端詳,就覺得那灰黑色的水土非常美麗,充滿了力量。

故鄉的水土生養我們,使我們長成頂天立地的男兒,即使漂流萬里,在寂寞的異國之夜,也能充滿柔情與壯懷。

那一瓶水土中不僅有着故鄉之愛,還有媽媽的祝福,這祝福綿長悠遠,一直照護着我。

賞析

讀林清玄的散文,總是能感覺是一股清流,緩緩流入我心間,走進簡單而平實的生活故事,體會字裡行間蘊含着那細膩的情感,原本浮躁而錯亂的心會旋即安定下來。剛完成今天的工作,洗漱完畢,靠在床頭,聆聽窗外的雨點滴落屋檐發出靜脆的聲響,寂靜的屋子裡唯獨鍵盤敲擊聲,感受着作者筆下離家遠行的柔情與壯懷。他創造了一個淡淡的世界,如絲如煙,讓我不知不覺地專注於他的天地里。我不懂如何寫文章,更不會寫清素淡雅的散文,十足的門外漢。正因為這樣的無知才無畏,不自量力的一直想寫下去,我想如果我會寫散文了,就可以寄託心靈的希望了。

心的空白。於是乎,我們會異常的興奮,高呼:「我把她抓住了!」有時候,我一直在想,時間真的只是擠擠就夠了嗎?我一直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直到看到這段話,我豁然了,對於身處浮華喧囂的我們來說,我們更應該把時間浪費在最美的事情上,放下手頭的工作與家人一起開開心心地吃個飯,請幾天假去嚮往已久的地方去看看……而不是一味地擠壓時間而達到節約時間的目的,這樣做,也許會傷害了別人,害苦了自己,難道不是嗎?[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