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清玄《眼前的時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眼前的時光林清玄寫的一篇散文。   

《眼前的時光》原文

   有一位信佛很虔誠的教師,時常在課堂上灌輸小學生對佛教的認識。

一大,他花了半小時告訴學生,關於地獄的恐怖,然後他問學生:「有誰想要下地獄的,舉手。」

果然沒有人舉手,教師感到很欣慰。

然後他又花了半小時,告訴學生極樂世界的美好,他問學生:「有誰想去極樂世界的舉手!」

大部分的小孩子都舉手了,只有角落裡一個孩子沒有舉手,面色凝重。

賞析

老師把他叫起來,問說:「為什麼你既不想去地獄,也不想去極樂世界呢?」

那個孩子說:「我媽媽說,放學的時候哪裡也不准去,要直接回家!」

這是一個笑話,也不全然是笑話而已,幾乎所有的宗教都在強調來生的重要,也告訴我們過去的罪孽多麼可怕,因此使許多宗教徒都活在過去的贖罪和未來的寄託之中,忽略掉眼前的時光。

其實,眼前的時光才是最真實的,要去地獄或天堂都應該從眼前起步。

在眼前的時光中歡喜,有光明與愛,就是天堂。

在眼前的時光中痛苦,黑暗與墮落,那一刻就是地獄呀![1]

林清玄

林清玄當代作家,台灣高雄人,1953年生,畢業於台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台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誌》主編等職。1973年開始散文創作,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蓮花開落》《冷月鍾笛》《溫一壺月光下的酒》《鴛鴦香爐》《金色印象》等。1979年起連續7次獲台灣《中國時報》文學獎。[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