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登·約翰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林登·約翰遜(英語:Lyndon Baines Johnson,1908年8月27日-1973年1月22日),時常縮寫稱LBJ,美國政治人物,1963年至1969年擔任第36任美國總統[1],1961年至1963年於約翰·肯尼迪任下為第37任美國副總統。約翰遜為民主黨人,來自得克薩斯州,1937年至1949年任眾議員,1949年至1961年任參議員。在參議院中他六年任多數黨領袖,兩年任少數黨領袖,兩年任多數黨黨鞭。
簡介
約翰遜於1960年參加美國總統選舉,未獲成功,但此後民主黨候選人兼馬薩諸塞州聯邦參議員約翰·肯尼迪選定其為競選夥伴。兩人在大選中險勝共和黨候選人理查德·尼克松,約翰遜亦於1961年1月20日就職為美國副總統。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遇刺身亡,約翰遜接任美國總統一職,並於1964年總統選舉中橫掃共和黨候選人兼亞利桑那州參議員巴里·戈德華特,連任總統職位。約翰遜以其專橫粗暴性格聞名,不時通過「約翰遜待遇」(Johnson treatment)迫使有權勢的政客支持推動其立法。
約翰遜提出了「偉大社會」這一立法舉措,推動維護民權、公共廣播、聯邦醫保、醫療補助、教育援助、藝術、城市及鄉村發展、公共服務及「向貧窮宣戰」。在約翰遜任內,向貧窮宣戰政策及經濟的發展使數百萬美國人脫離了貧困階層。約翰遜同時簽署了一系列民權法案,禁止在公共設施、跨州貿易、工作場所及住房領域進行種族歧視,《選舉權法案》則取締了南方一些州對非裔美國人選舉權進行的限制。《1965年移民及國籍法案》則改革了美國的移民體系,以種族為尺度的移民配額制度終結,以國籍為尺度的制度開始實施[2]。
在約翰遜任內,美國在越南戰爭中的參與程度逐漸升級。1964年,美國國會通過《東京灣決議》,賦予約翰遜在不經宣戰許可的情況下即可在東南亞使用武力的權力。在越美國軍事人員數量大幅度上升,自1963年的16,000名非戰鬥顧問增加至1968年年初的550,000人,大量軍事人員直接參與戰鬥。美軍損失數額亦大幅上升,和平進程逐漸陷入僵局,對於戰事的不滿情緒導致大規模反戰運動在美國大學校園及海外地區集中爆發。
1965年起,多數大城市爆發夏季騷亂,犯罪率大幅提升,其政敵開始呼籲施行「法律與秩序」政策。約翰遜上任初期廣受民眾歡迎,但越南戰爭及國內社會不穩定導致其支持率逐漸下跌。1968年民主黨內部發生分裂,其反戰派系對約翰遜進行批判。1968年約翰遜在新罕布什爾州民主黨總統初選中慘敗,由此亦宣布放棄競選連任。共和黨候選人理查德·尼克松在大選中勝出,統治美國總統政治長達36年的新政聯盟就此崩潰。1969年1月約翰遜離職,返回其得克薩斯州牧場度過餘生,1973年1月22日因心臟病過世,享年64歲。
史學家稱新政時期後的美國現代自由主義在約翰遜任內達到了頂峰。由於其在國內政績優異,推動立法對民權、槍支管制、原野保護及社會保險等有重大影響,儘管他對外在越戰上受挫,許多史學家對其評價仍舊頗為積極,在美國總統排名中依舊較為靠前。
視頻
林登·約翰遜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林登·貝恩斯·約翰遜[第36任美國總統],歷史新知, 2019-11-11
- ↑ 重溫林登·約翰遜"偉大社會"的夢想,搜狐,201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