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育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林育英(1897.2.25-1942.3.6),漢族,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回龍山鎮林家大塆村人,字祚培,化名張浩、李福生、仲丹、陳子貞等。

1922年2月,林育英在武昌由惲代英、林育南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優秀工人黨員和著名工人運動領袖之一,中共黃石地區黨組織主要創始人,中國共產黨第六屆中央委員。與其堂弟林育南和林彪(林育容)並稱為「林氏三兄弟」。[1]

領導工人運動

誕生不久的中國共產黨把全部精力用於發動工人運動,林育英也成為中共早期的「工運」骨幹。當「二七」大罷工發動之後,他奉命去長沙開展工作,熱烈地鼓動人力車夫開展要求降低租金的工人運動。

1924年5月,林育英前往莫斯科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學習,翌年7月,林育英化名「林春山」回國,不久即參與領導了上海的工人運動。12月6日,上海總工會舉行萬人集會,頭部被刺刀戳中,被槍托打到,留下嚴重的後遺症。大革命失敗後,在長沙幫助恢復湖南省委和組建工會,後來因受追捕扮僧人跋涉到上海。

1930年4月,中央派林育英去東北籌組滿州省委。5月,滿州省中共臨時省委成立,任省委書記。不久,由於叛徒告密,林育英被日軍逮捕。1932年1月,林育英經營救出獄,但身體已遭受嚴重傷害。

重返延安

1933年1月,林育英奉命赴莫斯科,任全國總工會駐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和中共中央駐共產國際代表。1935年7月,共產國際召開第七次代表大會。為了向正在長征途中的中共中央傳達共產國際七大會議精神,共產國際決定派林育英回國,林育英化名張浩,由外蒙入境,扮成商人,帶着密電碼,牽着駱駝,跋山涉水,月余後穿過茫茫無際的沙漠,終於來到中共中央所在地陝北瓦窯堡,找到了與共產國際長期失去電訊聯繫的中共中央。

說服張國燾

林育英的到來是中共黨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共中央由此與共產國際恢復聯繫,林育英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隨後在1935年12月瓦窯堡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林育英向大會傳達了共產國際七大的精神和《八一宣言》的內容,為之後的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奠定了思想基礎。

1935年12月底,中央決定,由張浩作說服張國燾率紅四方面軍北上的工作。張國燾在四川理番縣卓木碉另立的「中央」,沒有經過黨代表大會的民主選舉,更沒有向共產國際報告,未得到共產國際的批准。當時中國共產黨是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一切重大問題、組織變動都要經過共產國際的批准。毛澤東知道,張國燾比較聽共產國際的話,由林育英以共產國際代表的身份做張國燾的工作是最合適的。張浩接受了任務,並致電張國燾,說明共產國際「派我來解決一、四方面軍的問題」,「我已帶有密碼與國際通電,兄如有電交國際,弟可代轉」。

1936年6月6日,張國燾被迫宣布取消第二「中央」。8月3日、9月3日,林育英、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博古又聯名給朱德、張國燾發電,歡迎他們前來會師,並派林育英親自到前方去接。9月27日,張國燾、朱德、徐向前、陳昌浩聯名致電林育英、張聞天、毛澤東,表示尊重共產國際和中央的指示、意見,決不再改變。10月19日,林育英從保安啟程,代表中共中央到寧夏同心城迎接紅軍二、四方面軍。經過幾天的急行軍,紅二、四方面軍於11月3日抵達同心城,林育英在關橋堡會見了張國燾、朱德,並在紅四方面軍活動分子會議上作了報告,向廣大幹部介紹了黨中央制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偉大意義。又過了幾天,張國燾回到保安。

任援西軍政委

1936年10月下旬,原紅四方面軍的前鋒部隊兩萬餘人西渡黃河,執行寧夏戰役計劃。11月上旬,根據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決定,過河部隊稱西路軍。西路軍渡過黃河後,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孤軍奮戰4個月,殲敵兩萬餘人。但由於這次西渡黃河作戰是戰略上的失誤,戰術上起不到大的作用,加上部隊準備不足,環境生疏,沒有後方,補給困難,西路軍陷入困境。西路軍進入祁連山地區後,曾連續給中央發電,請求中央派部隊救援。

1937年2月27日,中央軍委發出了關於組建援西軍問題的指示。軍委決定抽調第四軍、第二十八軍、第三十一軍、第三十二軍及一個騎兵團組成援西軍,由劉伯承任司令員,林育英任政委。

走上抗日戰場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下轄三個師,即115師、120師、129師。林彪為115師師長,林育英為129師政委。

1938年春,林育英由於傷病被調回中央,接替他的是八路軍政治部副主任鄧小平。在延安期間,林育英一面治病,一面負責有關工人運動的工作。3月中旬,林育英任安吳堡青訓班職工大隊大隊長,曹瑛任教導員。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黨中央在延安召開了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林育英是中央候補委員,參加了這次會議。林彪也列席了大會。由於林育英對革命事業的突出貢獻,大會選舉他為中央委員。

因病辭世

1940年4月30日,林育英與毛澤東、朱德等中央領導人應邀到延安青年文化溝出席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會議開始後,突發腦溢血,因搶救及時,林育英無生命危險,但卻無法站立起來,更無法再為黨工作。

1942年2月下旬,林育英的病情日益惡化。3月5日,林育英用微弱的聲音將警衛員、秘書及妻子等人叫到身邊說:「我不行了,革命20年如一日,未能看到革命勝利,深以為憾。我死後,請組織上將我葬在楊家嶺對面的桃花嶺上,使我能天天望着黨中央、毛主席!」3月6日凌晨1時45分,林育英在延安中央醫院逝世。下午,中央成立了林育英治喪委員會,由李富春、林彪、鄧發等人組成。遺體移入中央大禮堂。3月7日,延安《解放日報》頭版刊登了《中共中央委員張浩同志積勞成疾病逝》的消息。中共中央領導人毛澤東、朱德、任弼時、陳雲、葉劍英等輪流為林育英守靈。3月8日上午4時至9時,延安各界人士萬餘人參加了林育英的遺體告別儀式。3月9日上午9時,公祭儀式在延安中央黨校門前的廣場上舉行。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任弼時主祭,李克農念祭文。儀式結束,萬餘人參加出殯。毛澤東、朱德、任弼時、楊尚昆、徐特立等中央領導人親自將棺材抬到桃花嶺上安葬。這是毛澤東一生中惟一一次執紼抬棺。

安葬林育英當天,《新華日報》發表了《悼張浩(林育英)同志》的社論,對林育英一生的貢獻和功績,作了很高的評價,毛澤東還為他的墓碑題寫「張浩同志之墓」。

林育英烈士墓

「四.八」烈士陵園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區,是中國第一批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1957年,中共中央決定重建「四.八」烈士陵園,並將張浩、關向應等人入園安葬,陵址遷往王家坪。1971年烈士遺骨被遷往城北李家現址。1992年5月12日,撥款維修,經過擴建整修,陵園宏偉壯觀,面貌煥然一新。

視頻

林育英 相關視頻

林育英病逝後,毛偉人親自為他寫下輓聯,他究竟做了什麼?
林彪堂哥林育英,1942年去世後,毛主席都親自抬棺,他有何貢獻?

參考文獻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