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眠故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images/8/8b/%E6%9E%97%E9%A3%8E%E7%9C%A0%E6%95%85%E5%B1%85.jpeg)
林風眠故居原圖鏈接來自 去哪兒旅行 的圖片
林風眠故居位於仁壽山公園裡,是林風眠先生於1934年親自設計和建造的法式宅院[1]。1999年修整後,開放供瞻仰。林風眠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人之一,1900年出生在廣東梅縣,6歲學畫,中學畢業赴法留學。1928年創立國立藝術學院(現中國美院前身)。抗戰時期流亡內地,勝利後回到杭州,1991年逝世。故居內展出林風眠先生不同時期的作品,並按原樣保留了畫室等陳設。
簡介
林風眠林風眠故居位於杭州植物園大門旁的林隱路3號,為西式二層獨立小樓。1928年,林風眠應蔡元培之聘,在杭州孤山創辦我國第一所高等藝術學府國立藝術院,並任首任院長。1934年在玉泉馬嶺山下建造擁有客廳、臥室、畫室、露台、地下室和草地的西式私寓,除抗戰時隨學校遷往四川外,致意住到1951年才離杭赴滬,在杭州度過了風華正茂的輕壯年。杭州西湖為他提供了繪畫素材和藝術靈感,並深深地影響了他的品性和畫風。書畫家苗子在《西子湖戀情》一文中曾經說過,我總是把西湖同林先生聯繫起來,把孤山的林和靖和林先生聯繫起來。西湖給人的印象是青春的,林先生即使逾九十,他的作品,無論是雅淡調子,還是濃艷調子,也都是青春......是不是杭州這一段時光給林先生留下了一生印象呢?我不敢說。可是林先生的為人和創作,的確令人想起「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西湖來。
1999年11月22日,為紀念林風眠百年誕辰,按原樣整修後,闢為林風眠故居紀念館[2]。該館分上、下兩層,樓下陳列室展示了林風眠生平事跡和遺物。樓上為畫室,有床、畫桌、文房四寶和一幅五十年代林風眠在畫室的照片,四壁掛着《雞冠花》、《紅葉小鳥》、《屈原》、《柳》、《裸女》、《秋林》等不同時期的代表作想象奇特,色彩絢麗,是林風眠探索中西藝術融合的佳作。
視頻
林風眠故居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林風眠 和他的三個故居 ,搜狐,2015-12-01
- ↑ 林風眠故居紀念館展新顏 歡迎大家去參觀 ,搜狐,201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