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林鷸 |
中文學名: 林鷸 |
林鷸[1](學名:Tringa glareola)體長約20厘米,體型略小,纖細,褐灰色,腹部及臀偏白,腰白。上體灰褐色而極具斑點;眉紋長,白色;尾白而具褐色橫斑。飛行時尾部的橫斑、白色的腰部及下翼以及翼上無橫紋為其特徵。腳遠伸於尾後。與白腰草鷸區別在腿較長,黃色較深,翼下色淺,眉紋長,外形纖細。
棲息於林中或林緣開闊沼澤、湖泊、水塘與溪流岸邊;也棲息和活動於有稀疏矮樹或灌叢的平原水域和沼澤地帶。主要以直翅目和鱗翅目昆蟲、昆蟲幼蟲、蠕蟲、蝦、蜘蛛、軟體動物和甲殼類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形態特徵
林鷸夏季頭和後頸黑褐色、具細的白色縱紋;背、肩黑褐色,具白色或棕黃白色斑點。下背和腰暗褐色,具白色羽緣。尾上覆羽白色,最長尾上覆羽具黑褐色橫斑。中央尾羽黑褐色,具白色和淡灰黃色橫斑,外側尾羽白色,具黑褐色橫斑。翅上覆黑褐色,初級飛羽、次級飛羽也黑褐色,第一枚初級飛羽羽軸白色。內側初級飛羽、次級飛羽具白色羽緣,三級飛羽具白色或淡棕黃白色斑點。眉紋白色,眼先黑褐色;頭側、頸側灰白色,具淡褐色縱紋。頦、喉白色。前頸和上胸灰白色而雜以黑褐色縱紋。其餘下體白色,兩脅和尾下覆羽具黑褐色橫斑。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微具褐色橫斑。
冬羽和夏羽相似,但上體更灰褐,具白色斑點,胸綴有灰褐色,具不清晰的褐色縱紋;兩脅橫斑多消失或不明顯。
幼鳥上體暗褐色而具皮黃褐色斑點和羽緣,胸沾有灰褐色,具淡色斑點。尾綴皮黃色而具淡色橫斑,兩脅無橫斑。
虹膜暗褐色,嘴較短而直。尖端黑色,基部橄欖綠色或黃綠色,幼鳥較褐。腳橄欖綠色、黃褐色、暗黃色和綠黑色。
叫聲:高調哨音chee-chee-chee,告警時發出chiff-iff-iff聲,不如青腳鷸叫聲悅耳[2]。
生活習性
遷性:林鷸在中國主要為旅鳥。部分在東北和新疆為夏候鳥,在廣東、海南島、香港和台灣為冬候鳥。春季遷經中國的時間在3-4月。3月末即有個體到達長白山繁殖地。秋季於9月末10月初從東北往南遷徙。
習性: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遷徙期也集成大群。常出入於水邊淺灘和沙石地上。活動時常沿水邊邊走邊覓食,時而在水邊疾走,時而站立於水邊不動,或緩步邊覓食邊前進。性膽怯而機警。遇到危險立即起飛,邊飛邊叫。叫聲似"皮啼一皮啼"。常棲息於灌叢或樹上,降落時兩翅上舉。
食性:要以直翅目和鱗翅目昆蟲、昆蟲幼蟲、蠕蟲、蝦、蜘蛛、軟體動物和甲殼類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偶爾也吃少量植物種子。覓食方式通常將嘴插入泥中探覓或在水中左右來回掃。也在地面和植物上直接啄食。
棲身環境
林鷸繁殖期主要棲息於林中或林緣開闊沼澤、湖泊、水塘與溪流岸邊;也棲息和活動於有稀疏矮樹或灌叢的平原水域和沼澤地帶。非繁殖期主要棲息於各種淡水和鹽水湖泊、水塘、水庫、沼澤和水田地帶。
生長繁殖
繁殖期為5-7月。剛到達繁殖地時常成小群活動,以後逐漸成對和進行求偶飛行,常成對在空中翻飛,一時飛得很高,一時雙翅一疊,又急劇下降,常常發出聲響,有時求偶也在地上進行。雄鳥半張着雙翅,跟着雌鳥在地上走動。營巢於森林河流兩岸、湖泊、沼澤、草地和凍原地帶。特別是森林中開闊的沼澤地和有稀疏矮小樺樹、柳樹或灌木的平原草地較為喜歡。巢多置於水邊或附近草叢與灌叢中的地面上,或沼澤中的土丘上和苔原上。也有報告營巢於樹上或利用其他鳥類在樹上廢棄的巢。巢甚簡陋,為地上的小淺坑,或在苔蘚地上扒出一個小坑,內墊以苔蘚、枯草和樹葉。每窩產卵4枚、偶爾3枚,卵的形狀為梨形,顏色為淡綠色或皮黃色,其上被有褐色或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37-42×26-28毫米。雌雄輪流孵卵[3]。
分布範圍
中國分布:在中國繁殖於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吉林、遼寧及河北北部、新疆西部,遷徙時經過遼寧、河北、內蒙古、寧夏、甘肅、青海、新疆、西藏、雲南、貴州、四川和長江流域。往南經過廣西、廣東、福建和香港。越冬于海南島和台灣。部分也在香港、福建、雲南、貴州、河北及山東沿海越冬。
世界分布:繁殖於歐亞大陸北部;冬季南遷至非洲、印度次大陸、東南亞及澳大利亞。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4]。
視頻
林鷸的高聲鳴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