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棗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棗莊市,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山東省南部,因鐵道游擊隊和台兒莊大戰而聞名中外。棗莊市被譽為中國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和「全國健身秧歌城市」。

棗莊地勢北高南低,東高西低,地形地貌比較複雜,形成低山、丘陵、山前平原、河漫灘、沿湖窪地等多類型地貌特徵。棗莊歷史上多戰事,民族忠勇英烈輩出,是有名的旅遊紀念勝地。棗莊得益於豐富的礦產資源,也是歷史悠久的魯南煤城。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清代

清光緒年間,山東省領10府。原滕縣、嶧縣隸屬兗州府。滕縣統72社。光緒年間,滕縣除轄72社外,為加強統治,並設臨城驛、沙溝營、界河營、夏鎮氶。總轄1649個自然村。嶧縣清光緒年間,統4鄉、31社。總轄1098個自然村。

中華民國

民國時期,今棗莊市仍為滕、嶧兩縣。

民國七年(1918年),滕縣隸屬濟寧道,改社為區。全縣領72個區。民國十四年(1925年)山東省置11個道,滕縣仍屬濟寧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山東撤道,縣直屬省領導。民國二十年(1931年)滕縣屬山東省第一行政督察區,全縣為9個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底區一度改為鄉農學校,代行區職權,下設219個鄉、46個鎮。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全縣改劃為11個區、75個鄉、2個鎮。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3月日軍侵占滕縣後,國民黨滕縣政府轉移至滕西沿湖一帶,轄區仍依舊制,但不能行使職權。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滕縣政府劃全縣為五個區,一個特別區。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又改為9個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3月改為1個區(九區)和74個鄉、6個鎮,同年6月改為2個區、43個鄉(鎮)。同年8月,滕縣屬魯西南第一行政督察區,同年9月縣轄3個區、3個督察區、1個示範鎮。

民國七年(1918年),嶧縣隸屬濟寧道,全縣改社為區。計31個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山東撤道,嶧縣直屬省。民國十九年(1930年)嶧縣設6個區。下轄32個鄉(鎮)。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月嶧縣改屬山東省臨沂第三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底,嶧縣各區均改建為鄉農學校,至民國三十六年(1937年)底,鄉農學校解體復為區。民國二十七年至民國三十七年(1938年至1948年),國民黨山東省政府將全省劃為15個行政督察區,嶧縣屬第15督察區。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1月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嶧縣全縣轄24個鄉(鎮)。

建國後

1949年底,棗莊市分屬山東省台棗專署和尼山專署領導。滕縣轄11個區。嶧縣轄8個區。棗莊轄4個鎮。臨城縣轄10個區。蘭陵縣轄12個區,在今棗莊市境內的6個區。麓水縣轄5個區。白彥縣轄今棗莊市境內的6個區。鳧山縣轄今棗莊市滕縣的大塢鎮、級索鎮。魚台縣轄今滕縣的望冢鄉,崗頭鎮。鄒縣轄今滕縣的黨山鄉。蘭陵縣轄今市中區的稅郭鎮。

1950年5月9日,尼山、台棗專署合併為滕縣專署,駐滕縣。撤銷麓水縣及棗莊辦事處。麓水縣併入白彥縣,棗莊辦事處併入嶧縣。麓水縣的五區(莊頭)劃歸嶧縣。嶧縣為11個區。滕縣為11個區。白彥縣為10個區。臨城縣轄10個區。蘭陵縣轄11個區在今棗莊市境內的6個區。鳧山縣轄今滕縣大塢鎮、級索鎮。魚台縣轄今滕縣的望冢鄉、崗頭鄉。鄒縣轄今滕縣的黨山鄉。蘭陵縣轄今市中區稅郭。

1961年9月12日棗莊建制為地級省直轄市,轄齊村、台兒莊、嶧城、薛城4個區及棗莊鎮,56處人民公社。

1976年7月12日,設立市中區,將齊村區所轄部分劃歸市中區。

1979年,滕縣劃歸棗莊市。

1983年11月齊村區改為山亭區。

至1985年,全市轄5區(市中區、薛城區、嶧城區、台兒莊區、山亭區)1縣(滕縣),5個街道,53個鄉,32個鎮。

1988年5月,滕縣改為滕州市(縣級)。

2001年3月,棗莊市行政區劃作出重大調整,共減少鄉鎮30個,減少比例為33%。全市共設14個街道,42個鎮,5個鄉。此後,全市所設街道辦事處、鎮、鄉略有調整。

2012年,棗莊市轄市中區、薛城區、嶧城區、台兒莊區、山亭區、滕州市6個區(市),設18個街道、44個鎮、2個鄉。[10]

區劃現狀 截至2018年,棗莊市下轄5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棗莊市人民政府駐薛城區。

市中區

位於省轄棗莊市中部偏東,北靠山亭區,東連蒼山縣,西與薛城區接壤,南同嶧城區毗鄰。東西長27.1千米,南北寬21.7千米,總面積375.27平方千米,占全市總面積的8.25%。下轄孟莊、稅郭、齊村、西王莊、永安5鎮,光明路、中心街、文化路、龍山路、各塔埠、礦區6街道。

薛城區

位於山東省南部,微山湖東畔,東與市中、嶧城兩區相鄰,西南與微山縣毗連,北與滕州市、山亭區接壤。南北最長35.3千米,東西最寬29.8千米,面積422.71平方千米,轄陶莊、鄒塢、臨城街道、常莊、沙溝、周營和巨山街道7個鎮街。薛城是鐵道游擊隊的故鄉,夏莊石雕、洛房泥塑源遠流長,是全國嗩吶之鄉、全國剪紙之鄉、全國武術之鄉、全國群眾文化先進區。

嶧城區

地處山東省棗莊市南部,為山東省南大門。緊鄰徐州市,為淮海經濟區的中心位置,是東部沿海和西部內陸的過渡帶。嶧城區水陸空交通便利,有「黃金水道」之稱的京杭大運河在南部穿過,毗鄰青島、日照、嵐山、連雲港等沿海港口。西靠京滬鐵路,東臨京滬高速公路,京福高速、206國道、京滬高速鐵路縱貫南北,距濟南、青島、徐州三大機場分別需要2.5小時、3.5小時和不足40分鐘的車程,交通航運網絡四通八達。

台兒莊區

台兒莊區位於山東省的最南部,地處魯蘇交界,東連沂蒙山,西瀕微山湖,南臨交通樞紐徐州 ,北接孔孟之鄉曲阜,總面積538.5平方千米,轄5鎮1街。據《嶧縣誌》載:「台(兒)莊跨漕渠,當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饒給,村鎮之大,甲於一邑」,被國朝高宗御賜為「天下第一莊」。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春的台兒莊大捷,使台兒莊成為中國抗戰史上的名城,被譽為"中華民族揚威不屈之地"。2008年恢復重建的台兒莊古城,是世界上二戰遺存最多的地方,是中國運河文化史上的活化石,是中國民居建築博物館,是單漿搖遍全城的東方古水城。2009年被國台辦確定為全國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2011年榮膺"十大齊魯文化新地標"榜首。

山亭區

位於棗莊市東北部,地處北緯34°54′00″至 35°19′20″和東經117°14′00″至117°44′20″之間。東鄰蒼山縣、費縣平邑 ,西鄰滕州市,北與鄒城市接壤,南與市中區、薛城區毗鄰。東西最寬處39千米,東南西北斜長47.5千米,總面積1018平方千米。山亭屬於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山亭、西集等地曾發現多處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遺址。山亭被中國經濟林協會授予"中國經濟林之鄉"稱號,有"全國綠化模範縣"之稱。

滕州市

位於山東省南部,總面積1495平方千米,轄21個鎮街,是山東省人口最多的縣級市。滕州歷史悠久,古為"三國五邑"之地,素有"滕小國"之稱。滕始於黃帝,因境內泉水"騰湧"而得名。周滅商後,武王封其異母弟叔繡於滕,乃稱"滕國"。考古發掘的距今7300年的「北辛文化」遺址,表明這裡是中華民族最早的人類文明發源地之一;是「科聖」墨子、「工匠祖師」魯班、造車鼻祖奚仲、招賢納士的孟嘗君、勇於自薦的毛遂的故里。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棗莊市位於山東南端,南與江蘇省的徐州市銅山區、邳縣為鄰,東和臨沂市蘭陵縣、費縣、平邑縣接壤,北與濟寧市的鄒城市毗連,西瀕獨山湖。介於東經116°48′—117°49′,北緯34°27′—35°19′之間,市境西北至東南為一長方形,東西最寬56千米,南北最長96千米,總面積4563平方千米,占山東省總面積的2.97%。北距首都北京812千米,距濟南275千米,東距臨沂95千米,西北距兗州116千米,西南距徐州100千米。

地形地貌 棗莊市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南部地區,屬於黃淮衝擊平原的一部分。地勢北高南低,東高西低,呈東北向西南傾伏狀。北部山亭區境內的高山海拔620米,為全市最高點。蓮青山、抱犢崮等海拔500米以上群山連綿起伏,橫亘在市北部。抱犢崮海拔580米,謂「沂蒙七十二崮之首」。西部濱湖及沿運地帶地勢最低,地面平坦,海拔30—40米,最低處海拔24.5米。境內地形地貌比較複雜,形成低山、丘陵、山前平原、河漫灘、沿湖窪地等多類型地貌特徵。丘陵約占總面積的54.6%,平原約占總面積的26.6%,窪地約占總面積的18.8%。

氣候特徵 棗莊市屬中緯度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區,兼有南方溫濕氣候和北方乾冷氣候的特點,受自然地理環境、太陽輻射和季風的影響,具有光照好、積溫高、熱量豐富、雨量充沛、雨熱同期的氣候特點,光、熱、水、氣等條件優越。氣候四季變化明顯,春季氣候多變,西南風較多,降水較少,常乾旱。夏季炎熱,空氣濕潤,降水集中。秋季雲雨較少,以秋高氣爽為主要特徵。冬季寒冷而乾旱,多西北風。

水文概況 棗莊市境內河流屬淮河流域運河水系。大小河流共有24條,京航運河棗莊段為大型河流,橫穿市南部,境內全長39千米。中型河流(伊家河、嶧城大沙河、城郭河)3條,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8條,流域面積在30至100平方千米的河流12條。除京杭運河棗莊段為南四湖泄洪河道外,其它主要河流均發源於東北部山區,分別流入南四湖和運河。


土壤類型 棗莊市土壤分為棕壤、褐土、潮土、砂礓黑土和水稻土5個土類,80個土種。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棗莊市河川年徑流量為10.7億立方米,地表水資源量滕州市最大,徑流量為3.253億立方米,最小為台兒莊區,徑流量為1.02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中等豐富,主要補給來源於大氣降水,其次是水庫、塘壩等蓄水工程和河川徑流。已探明水源地有十里泉、丁莊、東王莊、羊莊、荊泉、清涼泉、渴口、嶧城等8處,均以岩溶水和孔隙水為主。全市地下水資源量年均6.6億立方米。[15][16]

植物資源 棗莊市主要樹種有楊樹、柳樹、槐樹、桐樹、榆樹,椿樹、楝樹、柏樹等;中藥材主要有丹參、益母草、柏子仁、五加皮、半夏、銀花、酸棗仁等160多種。

動物資源 棗莊市魚類主要有鯉魚、鯽魚、鰱魚、草魚、甲魚等60餘種。

礦產資源 棗莊市境內已發現礦種57種,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12種。其中,煤炭保有量171771萬噸,鐵礦石保有量4178萬噸,銅礦石保有量98萬噸,鋁土石保有量164萬噸,石膏保有量44258萬噸,水泥用灰岩保有量224981萬噸,磷礦保有量9008萬噸,耐火粘土保有量892萬噸,熔劑用灰岩保有量183萬噸,水泥用粘土保有量550萬噸,電石用灰岩保有量531萬噸,飾面用花崗岩保有量394萬平方米。

政府領導

市委書記:李峰

市委副書記、市長、黨組書記,市行政學院院長:石愛作

副市長:邵士官

市委常委、副市長:孟令興、霍媛媛、周宗安、張成偉、宋炳干、劉吉忠、邵士官

市政府秘書長:遠義彬

人口民族

人口 2019年出生人口5.07萬人,死亡人口2.20萬人。出生率9.77‰,死亡率 4.83‰,自然增長率4.94‰。年末公安戶籍總人口424.15萬人,其中男性222.00萬人,女性202.15萬人。常住人口393.3萬人,城鎮常住人口達到232.83萬人,城鎮化率59.2%,比上年提高0.32個百分點。

民族 棗莊市人口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回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傈僳族、佤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納西族、土族、達斡爾族、仡佬族、京族、布朗族、畲族、俄羅斯族、基諾族、撒拉族、鄂溫克族、塔吉克族、黎族、景頗族、羌族、錫伯族、普米族、烏孜別克族、德昂族、裕固族、門巴族、怒族等44個。

經濟概況

綜述 經省統計局統一核算,2019年全市生產總值(GDP)初步核算數為1693.9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8.87億元,增長0.2%;第二產業增加值736.98億元,增長0.2%;第三產業增加值798.06億元,增長7.7%。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9.6:45.1:45.3調整為9.4:43.5:47.1

第一產業 2019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75.5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其中,農業增加值增長3.11%,林業增加值下降1.19%,牧業增加值下降9.48%,漁業增加值下降5.44%,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2%。

2019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424.09萬畝,增長0.69%;糧食總產176.74萬噸,增長2.76%;糧食單產416.76公斤/畝,增長2.05%。蔬菜種植面積134.36萬畝,下降0.7%;產量516.96萬噸,下降0.2%。油料種植面積29.75萬畝,下降7.5%;總產量7.88萬噸,下降11.9%。年末果園面積22.02萬畝,下降2%;水果27.01萬噸,增長6%。

2019年農機裝備總量提升、結構優化,農業機械總動力達309.36千瓦,增長3.0%。

2019年完成造林面積9萬畝、新建提升綠色生態廊道300公里。累計創建成省、市級森林鎮15個、森林村居130個,創建國家森林鄉村22個。對171.17公里道路進行提升完善,新建綠道58.4公里,沿線山


第二產業 棗莊市是山東省重要的現代煤化工、能源、建材和機械製造基地,新興科技創新基地,魯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

2019年全部工業增加值598.02億元,比上年增長1.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1%。其中,重工業增長3.5%,輕工業下降3.5%,重工業快於輕工業7.0個百分點。

2019年在統的35個行業大類中,22個行業實現增加值增長,行業增長面達62.9%。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造紙和紙製品業等行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2.7%、6.8%、5.4%和4.9%。

2019年在134種工業產品中,61種產品產量實現增長,增長面為45.5%。其中,冰乙酸、鋰離子電池、水泥、精甲醇等主要產品產量比上年分別增長29.8%、21.3%、9.6%、5.7%。

2019年建築業增加值140.53億元。資質以內建築企業263家,比上年增加23家。建築業總產值超過億元的企業有65家,產值過5億元的企業11家,產值過10億元的7家,占全部企業個數的比例分別為24.7%、4.2%和2.7%

第三產業 服務業

2019年接待遊客總人數271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9.3%;實現旅遊總收入245.39億元,增長12.3%。組織開展了2019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旅遊日暨「魯風運河·生態棗莊」媒體行活動。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蟠龍河旅遊片區、岩馬湖鄉村旅遊片區等14個鄉村旅遊集群片區發展。

2019年交通基礎設施完成投資72.12億元,增長50.0%。其中,高速公路投資41.66億元,增長167.0%;地方鐵路項目投資5.63億元,增長109.0%。年末公路通車裡程達到8925.3公里,公路密度達到195.6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國道281.2公里、省道665.5公里、縣道687.7公里、鄉道913.1公里、專用道34.0公里、村道6343.8公里。

2019年郵政行業業務收入10.29億元,比上年增長23.4%。其中快遞業務收入5.88億元,增長25.9%。電信業務總量5.06億元,增長12.2%。移動電話業務總量109.65億元,增長28%。固定電話用戶29.52萬戶,增長26.1%。移動電話用戶371.93萬戶,增長1.8%。

固定資產投資

2019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15.8%。三次產業投資構成為1.4:33.2:65.4。「四新」經濟投資占比達到44.6%。重大建設項目全面提速,全市10億元以上項目投資增長24.9%,高於全市投資增速40.7個百分點。在京台、新台、棗菏高速建設項目帶動下,全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增長78.3%,拉動全市投資增長5個百分點。

2019年房地產開發投資257.49億元,比上年增長5.6%。房屋施工面積2344.12萬平方米,增長6.9%;房屋竣工面積441.31萬平方米,增長18.4%。實現商品房銷售面積439.72萬平方米,增長3.6%;商品房銷售額275.01億元,增長20.5%。

消費市場

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4.9%。按行業分,商品零售額增長4.3%,餐飲收入額增長9.2%。按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2.9%,農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0.2%。

消費升級態勢明顯。限額以上新能源汽車銷售增長73.5%;能效等級為1級和2級的商品增長18.0%;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增長32.3%;中西藥品類增長26.7%;通訊器材類增長6.9%。

開放型經濟

2019年進出口總額146.7億元,比上年增長38.3%。其中,出口139.4億元,增長40.8%;進口7.3億元,增長3.4%。機電高新技術產品出口35.3億元,增長42.6%。服裝、化學品、鋼鐵及製品、玩具、機械設備、玻璃及製品、電氣設備及蓄電池、塑料及製品、箱包及皮革製品等出口分別增長37.2%、16.0%、35.0%、179.6%、29.4%、22.6%、55.7%、105.2%、94.1%。

2019年實際使用外資14482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10.8%。實際境外投資180.3萬美元,增長281.2%,完成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206萬美元,營業額2050萬美元,外派人數190人次。

2019年「棗莊製造」出口國家和地區的數量達到226個,同比增長33.7%。共有352家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間進出口59.5億元,增長57.8%,占全市進出口總額40.6%;共有189家企業對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間進出口14.7億元,增長95.8%;共有388家企業對自貿區市場間進出口47.6億元,增長45.8%。

財政金融

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7.26億元,比上年增長0.4%。其中,稅收收入110.96億元,增長3.5%,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75.3%,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267.14億元,增長2.8%。

2019年全口徑稅收收入(含海關代征)204.80億元,比上年增長9.7%。全口徑稅收占GDP的比重達到12.1%,比上年同期提高4.3個百分點。

資本市場穩健發展。A股上市企業達到2家;完成股改企業54家,累計達到194家;新增省內四板市場掛牌企業55家,累計達到100家。

2019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2197.58億元,比年初增加159.32億元。其中住戶存款1464.04億元,比年初增加160.78億元。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1557.78億元,比年初增加200.45億元。

保險事業健康運行。保險保費收入86.26億元,比上年增長6.5%。其中,財產險收入19.43億元,增長12.4%;人身險收入66.83億元,增長6.6%。賠款與給付22.88億元,增長7.5%。其中,財產險10.01億元,增長9.3%;人身險12.87億元,增長9.9%。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8年,獲省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項目1項。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7家,總數達到138家;86家企業備案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信息庫,認定市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02家、科技小巨人企業20家。新增省級以上各類科技創新平台25個(其中國家級2個),總數達到62個,增長67.57%。培育市級各類科技創新平台142個,其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1個、重點實驗室29個、科技企業孵化器10個、科技協同創新中心42個。柔性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116人。

2018年,有效發明專利1249件,增長27.3%,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19件,較上年提高0.66件。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2081件,同比增長68.0%,發明專利授權量228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為9件,增長80.0%。

教文衛體 2019年普通中等職業學校招生14057人,畢業16266人,在校生38487人。普通高中招生22312人,畢業24829人,在校生68150人。普通初中招生54358人,畢業41899人,在校生151827人。小學招生59102人,畢業53694人,在校生374628人。幼兒園在園兒童132660人。

2019年《墨子魯班文創產品及木製品智能製造》《鐵道游擊隊紅色基因創新性傳承項目》入選第四屆山東省文化創新獎擬獲獎項目。成功舉辦第八屆山東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棗莊分會場暨棗莊市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組織開展了2019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旅遊日暨「魯風運河·生態棗莊」媒體行活動。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蟠龍河旅遊片區、岩馬湖鄉村旅遊片區等14個鄉村旅遊集群片區發展。

2019年衛生機構數2652個,其中醫院81個、衛生院48個、衛生防疫防治機構5個、婦幼衛生機構7個 ;衛生技術人員28537人,其中執業醫師9199人、執業助理醫師1907人、註冊護士13729人、衛生防疫防治機構人員56人、婦幼衛生機構人員3303人;衛生機構床位數23981張,其中醫院床位數18313張、衛生院床位數3568張、婦幼衛生機構床位數1652張。鄉鎮衛生院機構數48個、床位數3568張、人員數4456人。

2019年改造老城體育中心、更新東湖公園智能化體育設施,在193個村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受益行政村達到2086個,行政村覆蓋率88%。舉辦省級以上賽事32項,其中國際級賽事8項、國家級8項、省級16項。獲世界冠軍9項、全國冠軍34項、省級冠軍31項。


綠色生態 2018年,轄區內6個國控河流斷面水質均值達到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水體優良比率達100%,位居全省前列。完成143處貧困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程提升完善工作。

2018年,環境空氣優良天數為182天;環境空氣中四項主要污染物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分別為59、115、19微克/立方米,分別比2017年改善10.6%、8.7%、34.5%。

民生保障 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91元,比上年增長8.0%;人均消費支出15824元,增長8.0%。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30元,增長6.3%;人均消費支出19791元,增長6.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47元,增長9.1%;人均消費支出10930元,增長8.5%。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8.6平方米,其中,城鎮居民39.1平方米;農村居民38.0平方米。

2019年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居民195.46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居民318.43萬人。參加失業保險職工45.01萬人,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1.2萬人;參加養老保險職工(含離退人員)人數88.22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人數61.19萬人。提供公益性崗位1210人,靈活就業人員3.44萬人。

基礎建設 2019年深入實施「四城同創」,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新建改造城區道路39條,建成「生態街巷」125條,新增海綿城市面積13.2平方公里、地下綜合管廊10.2公里,新建改造供熱燃氣管網68公里,十里泉電廠向新城供熱。啟動實施「一河一路」重大工程,蟠龍河綜合整治項目清表築堤快速推進,世紀大道一標段快慢車道主體工程完工。

環境保護 2018年,棗莊市轄區內6個國控河流斷面水質均值達到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水體優良比率達100%。環境空氣優良天數為182天;環境空氣中四項主要污染物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分別為59、115、19微克/立方米,分別比2017年改善10.6%、8.7%、34.5%。

安全生產 2019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38起、死亡38人。在發生事故的行業(領域)中,交通運輸業事故26起、死亡25人;建築業事故2起、死亡3人;採礦業事故3起、死亡3人;商貿製造業事故6起、死亡6人;其他事故1起、死亡1人。

交通運輸

京台高速公路、棗木高速公路 、嵐曹高速公路、104國道、206國道貫穿棗莊市。

鐵路

京滬鐵路、京滬高鐵、棗臨鐵路過棗莊市境,擁有棗莊站、棗莊西站、滕州站、滕州東站、棗莊東站5個站點。[1]


水運

京杭大運河穿過棗莊市區南部,主要有棗莊港、滕州港、台兒莊港、嶧城港四個港口。毗鄰日照港、嵐山港 、青島港、連雲港四大出海口。

航空

棗莊市距濟南機場180千米左右,距徐州觀音國際機場60千米,徐州觀音國際機場開通了棗莊的城市候機樓。棗莊支線機場已經納入政府規劃,是「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重點工程。[27]

運輸 2018年,棗莊市公路客運量2464萬人,下降1.4%,旅客周轉量182447萬人千米,增長2.9%;公路貨運量6928萬噸,貨物周轉量1547990萬噸千米,分別增長10.2%和3.2%。完成水路客運量103.84萬人,客運周轉量361.66萬人千米,分別下降0.5%和2.6%;水路貨運量848.86萬噸,貨物周轉量342515.94萬噸千米,分別增長2.1%和2.0%。港口貨物吞吐量1416.26萬噸,增長93.7%。

歷史文化

綜述 棗莊市境內四五十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早在73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先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創造了「北辛文化」,是黃淮地區考古發現最古老的文化,也是東夷文化的源頭。先秦時期,棗莊境內分布着薛國、滕國、邾國、倪國、小邾國、繒國、逼陽國7座古城邦,是中國古都城分布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棗莊歷代名人輩出,孕育了人類造車鼻祖奚仲,主張「兼愛、非攻」的科聖墨子 ,「好客養士」的孟嘗君,足智多謀、能言善辯、勇於自薦的毛遂,「鑿壁偷光」的西漢名相匡衡,《金瓶梅》的作者賈三近。這裡還是當代著名詩人、文學藝術大師賀敬之、著名書法家王學仲的故鄉。[2]


棗莊的歷史和運河緊密相連,據考古發現,境內最早的運河——逼陽運河,開鑿於春秋時期。京杭運河棗莊段(泇運河),開鑿於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流經市境內台兒莊、嶧城、薛城、滕州,全長93.9千米,由夏鎮李家港至邳州直河口入黃河,因為泇河為主要補充水源,史稱泇運河。它的開通,改變了因黃河泛濫致使京杭運道不通的局面,幾百年來,為南糧北運,物資流通,文化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京杭大運河的貫通,也推動着沿運河地區的經濟繁榮。沿岸的台兒莊迅速發展成為「魯南重鎮」,《嶧縣誌》記載:「台兒莊瀕運河,商賈輻輳,田匱櫛比,亦徐兗間一都會也。」商賈的雲集帶來了文化的交融,台兒莊古城也成為運河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京杭大運河上南北文化交融、中西文化合璧最鮮明的特徵。

棗莊素稱魯南煤城,採煤歷史悠久、煤質優良。李鴻章曾稱棗莊煤「較日本上等煤尤佳,與英國松白煤相仿」。清光緒三十年《嶧縣誌》載:「礦務之見於三代前者也……訖唐五代不廢。」又有記載:「棗莊礦區內有唐宋時舊井甚多,土人所開淺井遍地皆是。」清代已大量開採煤炭並外運。清光緒四年(1878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奏准清廷、派直隸知縣戴華藻籌資5萬元,在棗莊開辦嶧縣中興礦局。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兗沂曹濟兵備道張蓮芬經清政府批准來棗莊合辦棗莊煤礦,創辦「商辦山東嶧縣中興煤礦股份有限公司」,為中國第一家民族資本的股份制企業,並發行了中國第一張股票。兩任民國總統黎元洪、徐世昌都曾擔任過董事長,張學良也是最大的股東之一。上世紀30年代,中興公司就採用機械化採煤,成為僅次於日資撫順、中英合資開灤的全國第三大煤礦。憑藉其業績和規模,中興公司對中國歷史產生着深遠影響,它是中國的第一條鐵路京浦線最大的股東;修建了隴海線;參與建造了青島港、連雲港、漢口港、江陰港和上海港;復旦大學和山東大學第一任校董會校長由中興公司派遣。中興公司在中華民族工業史上,成為一個標誌性的企業。棗莊也因此成為近代民族工業文明的發源地。新中國成立之後,又成為新中國的老工業基地。

棗莊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英雄城市,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領導下,以台兒莊為重心的廣大魯南地區與侵華日軍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台兒莊會戰,中國軍隊贏得了自抗戰以來一次空前勝利。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棗莊成立的鐵道游擊隊與日軍鬥智鬥勇,以游擊戰術擊敗日本侵略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