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楓橋景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楓橋景區是以寒山古寺、江楓古橋、鐵鈴古關、楓橋古鎮和古運河「五古」為主要遊覽內容的省級風景名勝區。楓橋景區從1986年開始規劃建設,被國家旅遊局納入國家旅遊發展計劃。經過多年的發展建設,現已成為旅遊環境優美,人文景觀豐富,具有江南水鄉古鎮風貌的風景名勝區。現開放景點有楓橋苑、楓橋鐵鈴關、特色旅遊項目「楓橋古鎮水上游」、楓橋書場等。

景區簡介

景區歷史悠久,隋 唐以來由古運河孕育出繁榮的楓橋鎮;始建於梁代的寒山寺香火延續至今;唐代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描寫出這裡空靈而闊大的意境,使景區成為中外遊人嚮往之地;明代抗擊倭寇,留下遺蹟鐵鈴關,成為蘇州西大門的一道屏障。楓橋景區距蘇州古城3.5公里,占地面積10公頃,以寒山古寺、江楓古橋、鐵鈴古關、楓橋古鎮和古運河「五古」為主要遊覽內容的省級風景名勝區。 [1] 楓橋景區從1986年開始規劃建設,被國家旅遊局納入國家旅遊發展計劃。經過多年的發展建設,現已成為旅遊環境優美,人文景觀豐富,具有江南水鄉古鎮風貌的風景名勝區。現開放景點有楓橋苑、楓橋鐵鈴關、特色旅遊項目「楓橋古鎮水上游」、楓橋書場等。[1]

主要景點

景區有唐燈、明清街坊、江楓草堂、驚鴻渡等舊觀;增添了古戲台、漁隱村、聽鍾橋等民俗建築;「漕運展示館」利用先進的光影技術、四十多隻船模和圖文,介紹和展示了漕運歷史文化;「蘇藝名人坊」聚集了蘇州十幾位民間藝術大師,展示作品並表演技藝;以紅楓等百餘種樹木營造出富有詩意的自然風光。現已形成規模較大、歷史遺蹟眾多、吳地風味濃郁、文化內涵豐富、觀賞趣味性較強的風景名勝區,是解讀蘇州的最佳選擇。內涵豐富、觀賞趣味性較強的風景名勝區,是解讀蘇州的最佳選擇。

楓橋苑

是一座古典庭園式建築,陳列展示了楓橋景區豐富悠久的歷史文化,共分3個展室:「楓橋五古」、「楓橋勝跡」、「遠景規劃」。其中《楓橋勝跡》立體微縮景觀,全長20米,藝術地再現了明末清初姑蘇城外楓橋一帶的繁華景象和民俗風情。坐落在庭院中的唐代詩人張繼的青銅像,神態端莊,仿佛正在凝神計數使人擺脫煩惱的寒山寺108下鐘聲。庭院後集字恢復的宋代宰相王珪《楓橋夜泊》詩碑,為「張繼詩第一石」,極具欣賞價值。

楓橋

在寒山寺北,距山門不過百步之遙,猶如一彎新月橫跨在楓江之上。楓江,又稱楓橋塘、楓里星河,南接胥江、越來溪,是蘇州古城和太湖的另一條北上水道。南宋范成大《吳郡志》曰「楓橋,在閶門外九里道傍,自古有名,南北客經由,末有不憩此橋而題詠者。」

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就是其中膾炙人口的名篇。楓橋是蘇州有名的古蹟,始建年代不詳。當年張繼夜泊時所見的唐代古橋早已不存,這座半圓形單孔石橋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建的。橋長三十九點六米,寬五點二七米,跨度十米,東堍與鐵鈴關相連。遊人可乘坐畫肪,穿行橋洞,在水上飽覽古橋、古關、古鎮、古剎的清幽景色,領略《楓橋夜泊》的意境。[2]

旅遊信息

公交

30、31、33、44、300、301、307、324、406、415、442、622、816、游3路何山橋站;9、10、45、游3路來鳳橋站。

門票

25人民幣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開放時間

08:00-17:00(楓橋景區),07:30-17:00(寒山寺)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