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枯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枯燥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枯燥 是漢語詞語,拼音是kū zào,意思是指乾枯乾燥;單調,無趣味,沒意思亦或者無聊。形容一點勁頭也沒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枯燥 [1]

拼音 kū zào

釋義 乾枯乾燥;單調

基本資料

【詞語】枯燥

【拼音】kū zào

【詞義】枯燥,包含兩類含義:"枯"、"燥"。枯,指樹木因旱或病不再有生機盎然的情況,反而逐漸凋零枯黃。燥,從火,屬熱,有乾熱之意。

基本解釋

1) [dried up]∶乾枯,乾燥

唇吻枯燥

(2) [dull and dry;uninteresting]∶單調,無趣味

枯燥的談話

唇舌枯燥;枯燥的枝葉。形容人或與人有關的事物毫無生氣,呆板乏味,乾澀無聊。

例句:他再也無法忍受組長枯燥的講話了,偷偷溜出了會場。

引證解釋

1.乾枯,乾燥。

漢蔡邕《蟬賦》:"聲嘶嗌以沮敗,體枯燥以冰凝。"

《後漢書·方術傳下·華佗》:"死胎枯燥,埶不自生。"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荏蓼》:"蓼……又長,更剪,常得嫩者"原注:"若待秋,子成而落,莖既堅硬,葉又枯燥也。"

宋 陸游 《跋火井碑》:"予昔在征西幕府,嘗得小校言 火山軍 地枯燥,不可耕。"

清 龍啟瑞 《上梅伯言先生書》:"終日卒卒,唇吻枯燥,逮晚不得休息。"

2.單調,無趣味。

明 胡應麟 《詩藪·近體上》:"故習杜者,句語或有枯燥之嫌,而體裁絕無靡冗之病。"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三:"十天以來,我的生活一發無味,枯燥。"

徐遲 《哥德巴赫猜想》:"枯燥無味的代數方程式,卻使他充滿了幸福,成為唯一的樂趣。"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