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柄葉香茶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滇藏葉下珠

中文學名:柄葉香茶菜

拉丁學名:Phyllanthus clarkei Hook. f.

界:植物界

柄葉香茶菜,多年生直立草本,花期6—8月,果期8-11月。產滇中(祿勸、大姚、賓川)、滇西北(巍山、漾濞、大理、蘭坪、麗江、中甸),海拔2100-3000米的林緣、荒坡及灌叢中。我國四川西南部、貴州北部至西部亦有分布。

柄葉香茶菜甲素(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鑑定)菌株。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卡他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變形桿菌、痢疾桿菌(均是常用菌)2方法按照藥敏紙片擴散法[1]測定抑菌圈,判斷標準:凡抑菌圈直徑>10mm為敏感,10mm以下為耐藥。3結果柄葉香茶菜乙醇提取物最低。

目錄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莖長,先端呈疙瘩狀,木質,具纖細的鬚根。莖四棱形,被微柔毛,基部無葉,向上具葉。莖中、下部葉具長柄或由葉片基部楔狀下延呈具翅的假柄,連假柄在內長2-4厘米,葉片三角狀卵形至菱狀卵形,長4-6厘米,寬3-4厘米,先端鈍,基部楔狀下延,邊緣具細圓齒,草質,兩面極密被灰白色具節疏柔毛,下面具紅色腺點。

狹圓錐花序疏散,頂生於莖及分枝上,長5-20厘米,頂生者最長,由3-7花的聚傘花序組成,聚傘花序具梗,總梗長0.3-2厘米,位於下部者最長,花梗纖細,長2-3毫米,與總梗及序軸被腺短柔毛;下部苞葉與葉同形,邊緣具齒,向上漸變小,呈苞片狀,狹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邊緣全緣,均長過花梗,苞片及小苞片線形,微小,長1-2毫米,被腺微柔毛。

花萼鐘形,長約4毫米,被腺微柔毛及棕色腺點,萼齒5,微呈3/2式二唇形,上唇3齒略小,下唇2齒較大,齒均卵狀三角形,先端鈍或微鈍,果時花萼稍增大,明顯3/2式二唇形。花冠白色,上唇有紫斑,至淺藍色,外面略被微柔毛,於冠檐上常具紅褐色腺點,冠筒長約4毫米,基部上方淺囊狀,徑約2毫米,至喉部略狹,冠檐二唇形,上唇長3毫米,先端具4圓裂,裂片外反,下唇長約3.5毫米,內凹,舟形。雄蕊4,內藏。花柱先端2淺裂。花盤環狀,前方微隆起。小堅果卵形,長約1.3毫米,直徑約0.8毫米,黃白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林緣、荒地或灌叢中,海拔2100-3000米。

分布範圍

產雲南中部、西部至西北部,四川西南部,貴州北部及西部;等模式標本采自雲南大理蒼山東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