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柏林現代住宅群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柏林現代住宅群落
圖片來自easyatm

柏林現代聚落(德語:Siedlungen der Berliner Moderne)於2008年7月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世界文化遺產。包含六個聚落區,呈現當年柏林不同都市分區結構。這些地區約於1913至1934年起建,建築師以現代風格設計。聚落區位在今日柏林的邦斯多夫(Bohnsdorf)、布里茨(Britz)、夏洛滕堡[1] (Charlottenburg),普倫茨勞爾貝格(Prenzlauer Berg)、賴尼肯多夫(Reinickendorf)與威丁(Wedding)區等。他們代表的是戰後社群住宅區的時空意向。清楚與新穎的造型是當時社會期待的樣式,他決定二十世紀建築與都市房屋的走向。

介紹

當時具代表性的設計規劃者為布魯諾·陶特(Bruno Taut),馬丁·瓦格納(Martin Wagner),當然漢斯·夏隆(Hans Scharoun)或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亦參與規劃。柏林現代聚落最老的區是由陶特設計的Gartenstadt Falkenberg(Gartenstadt Falkenberg),1930年代初新即物主義風潮影響了白城與西門子大聚落城的規劃風格。

參考文獻

  1. 夏洛滕堡,pi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