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柳葉繡線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柳葉繡線菊

中文名稱:柳葉繡線菊

外文名稱:spiraea salicifoliab

門綱: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

目科:桃金娘目、薔薇科

屬種:繡線菊屬、柳葉繡線菊

界:植物界

柳葉繡線菊(學名:spiraea salicifoliab )是薔薇科繡線菊屬的植物。夏季盛開粉紅色鮮艷花朵,栽培供觀賞用,又為蜜源植物。

形狀

直立灌木,高1-2米;枝條密集,小枝稍有稜角,黃褐色,嫩枝具短柔毛,老時脫落;冬芽卵形或長圓卵形,先端急尖,有數個褐色外露鱗片,外被稀疏細短柔毛。葉片長圓披針形至披針形,長4-8厘米,寬1-2.5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密生銳鋸齒,有時為重鋸齒,兩面無毛;葉柄長1-4毫米,無毛。花序為長圓形或金字塔形的圓錐花序,長6-13厘米,直徑3-5厘米,被細短柔毛,花朵密集;花梗長4-7毫米;苞片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全緣或有少數鋸齒,微被細短柔毛;花直徑5-7毫米;萼筒鍾狀;萼片三角形,內面微被短柔毛;花瓣卵形,先端通常圓鈍,長2-3毫米,寬2-2.5毫米,粉紅色;雄蕊50,約長於花瓣2倍;花盤圓環形,裂片呈細圓鋸齒狀;子房有稀疏短柔毛,花柱短於雄蕊。蓇葖果直立,無毛或沿腹縫有短柔毛,花柱頂生,傾斜開展,常具反折萼片。花期6-8月,果期8-9月。

分布範圍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蒙古、日本、朝鮮、蘇聯西伯利亞以及歐洲東南部均有分布。

生長環境

喜光,耐旱,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喜肥沃土壤。生長於河流沿岸、濕草原、空曠地和山溝中,海拔200-900米。

繁殖與栽培

[1] 種子繁殖或扦插繁殖

育苗技術

1.播種育苗:通常春季3-4月播種,床作條播或撒播,條播行距15厘米,播幅5-6厘米,開溝深1.0厘米左右,覆土要薄,以不露種子力度。上蓋薄薄一層稻草,以不露床面表土為限,要保持床面濕潤上5-30天即可生根,發芽出土。分兩次撤除覆草。

苗期加強管理,及時除草、間苗。苗高3-4厘米時追施速效化肥(硫酸銨)每畝1千克。

翌春大壟單行移植培育,加強水肥和鬆土鋤草等大苗撫育管理,與一般綠化大苗相同。3-4年出圃綠化栽植。

2.分株繁殖育苗:分株繁殖育苗簡單易行,但數量較少,頭一年做好分株準備,早春開始多施肥,以促進分率,夏季結合除草進行培土,第2年春季進行分株。一般以3-4年生植株作為分株母株。

3.扦插繁殖育苗:於6月份進行,選取半木質化枝條,上端留2-3片葉,插入沙床中5-6厘米,充分澆水,搭棚遮蔭,保持濕潤。約1個月左右可生根。秋季或第2年春移植培育。

價值

是優良的觀賞綠化樹種,宜在庭院、池旁、路旁、草坪等處栽植,作整形樹頗優美,亦可作花籬。

參考資料

  1. 柳葉繡線菊,京東網,2017-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