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柴宗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柴宗訓
出生 953年9月14日
國籍 中國
別名 郭宗訓
職業 後周恭帝
知名於 五代時期後周最後一位皇帝

五代時期後周最後一位皇帝


柴宗訓(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即後周恭帝(959年—960年在位)[1],後周世宗柴榮第四子,五代時期後周最後一位皇帝[2]。籍貫邢州堯山(今邢台市),廣順三年八月初四日(953年9月14日)出生於澶州府第[3]

顯德六年(959年)六月癸未日[4],制授特進左衛上將軍,封梁王,食邑三千戶,實封五百戶。 周世宗於同年六月病死,他於同月甲午日繼位,沿用周太祖年號「顯德」。柴宗訓即位時,年僅七歲,由符太后垂簾聽政,

范質王溥等主持軍國大事。柴宗訓在位期間,特別重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顯德七年(960年),柴宗訓被迫禪位給趙匡胤,後周滅亡。

趙匡胤登基後,降封柴宗訓為鄭王,遷往房州。趙匡胤頒布聖旨優待帝母子,賜柴氏「丹書鐵券」(免死金牌),保證柴氏子孫永享富貴,即使犯罪也不

得加刑。

北宋開寶六年(973年)逝世於當房州,終年僅20歲,趙匡胤聞之震慟,素服發哀,輟朝十日,諡曰「恭皇帝」,歸葬於世宗慶陵之側的順陵(今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郭店鎮郭店村)。

基本信息

本   名 柴宗訓 別   稱 郭宗訓 所處時 後周→北宋
民族族群 漢族 出生地 柴榮澶州府第 出生時間 953年9月14日
去世時間 973年4月6日 封   爵 梁王(後周)、鄭王(宋) 年   號 顯德
諡   號 後周恭帝 陵   寢 順陵 逝世地 房州
在位時間 公元959年6月登基(在位2年)

生平經歷

飄搖帝位

柴宗訓為周世宗柴榮第四子,廣順三年八月初四日(953年9月14日)出生於澶州。

顯德六年(959年)六月癸巳日,周世宗去世,柴宗訓於六月甲午日,在周世宗靈柩前即皇帝位 。由於年紀太小,由宰相范質、王溥輔政。政局不穩,人

心浮動,謠言四起。一些忠於後周的官吏,馬上就敏銳地意識到動亂的根源十有八九要出在趙匡胤那裡,指出趙匡胤不應再掌禁軍,甚至有的人主張先發

制人,及早將趙匡胤幹掉。可周恭帝只是改任趙匡胤為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

此時,趙匡胤及其心腹也在加緊活動。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是,在周世宗去世後的半年裡,禁軍高級將領的安排,發生了對趙匡胤絕對有利的變動。先看殿

前司系統,原來一直空缺的殿前副都點檢一職,由慕容延釗出任,慕容延釗是趙匡胤的少年好友,關係非同一般。原來空缺的殿前都虞侯一職,則由王審

琦擔任,此人也是趙匡胤的「布衣故交」,與當時已經擔任殿前都指揮使的石守信一樣,都是趙匡胤勢力圈子中的最核心人物。這樣,整個殿前司系統的

所有高級將領的職務,均由趙匡胤的人擔任了。在侍衛司系統的高級將領中,原來趙匡胤只與韓令坤有「兄弟」之誼,當時他正領兵駐守在淮南揚州,京

城中實際上只剩下副都指揮使韓通,雖然不是趙匡胤的人,但勢孤力單,無法同趙匡胤抗衡。

陳橋兵變

顯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後周君臣正在朝賀新年,突然接到遼和北漢聯兵入侵的戰報,大臣們慌作一團。小皇帝柴宗訓徵得宰相范質、王溥的同意後,命令趙匡胤率領禁軍前往迎敵。

趙匡胤接到出兵命令,立刻調兵遣將,正月初二即率兵出城。跟隨他的還有他弟弟趙匡義和親信謀士趙普。當天下午,到達了離開封幾十里的陳橋驛。晚

上,趙匡胤命令將士就地紮營休息。兵士們倒頭就呼呼睡看了,一些將領卻聚集在一起,悄悄商量。有人說:「皇上年紀那么小,我們拼死拼活去打仗,

將來有誰知道我們的功勞,倒不如擁護趙點檢作皇帝吧!」大夥聽了,都贊成這個意見,就推一名官員把這個意見先告訴趙匡義和趙普。 那個官員到趙

匡義那裡,還沒有把話說完,將領們已經闖了進來,亮出明晃晃的刀,嚷着說:「我們已經商量定了,非請點檢即位不可。」趙匡義和趙普聽了,暗暗高

興,一面叮囑大家一定要安定軍心,不要造成混亂,一面趕快派趙匡胤的親信郭延斌秘密返回京城,通知留守在京城的大將石守信和王審琦管好京城內外

大門。沒多久,這消息就傳遍了軍營。將士們全起來了,大家鬧哄哄地擁到趙匡胤住的驛館,一直等到天色發白。

晚上,趙匡胤假裝不知,喝得大醉而睡,一覺醒來,只聽得外面一片嘈雜。接着,就有人打開房門,高聲地叫嚷,說:「請點檢做皇帝!」趙匡胤趕快起

床,還沒來得及說話,幾個人把早已準備好的一件黃袍,七手八腳地披在趙匡胤身上。大夥跪倒在地上磕了幾個頭,高呼「萬歲」。接着,又推又拉,把

趙匡胤扶上馬,請他回京城。


周宋禪代

官修史書為尊者諱,將趙匡胤寫得無比被動。趙匡胤騎在馬上,開口說:「你們既然立我做天子,我的命令,你們都能聽從嗎?」將士們齊聲回答說:

「自然聽陛下命令。」於是趙匡胤就發布命令:到了京城以後,要保護好周朝太后和幼主,不許侵犯朝廷大臣,不准搶掠國家倉庫。執行命令的將來有重

賞,否則就要嚴辦。到了汴京,又有石守信、王審琦等人作內應,沒費多大勁兒就拿下了京城。惟一的敗筆是王彥升殺死了試圖組織抵抗的韓通

和他的家人,給趙匡胤的和平演變塗上了後周忠臣的鮮血。王彥升就此被趙匡胤恨上了,終身沒有當上節度使。

與范質、王溥的見面比較富有戲劇性。先是派潘美去告訴范質等人,當時早朝還沒有結束,宰相范質抓住王溥的手說:「倉促譴將,吾輩之罪也。」手指

掐入王溥的手,幾乎出血。王溥一句話也不敢說。趙匡胤見他們時,裝出為難的模樣說:「世宗待我恩義深重,如今我被將士逼成這個樣子,你們說怎麼辦?」范質不知該怎麼回答。有個將領聲色俱厲地叫了起來:「我們沒有主人,如今大家一定要請點檢當天子!」范質、王溥嚇得趕快下拜。

然後舉行禪讓儀式,但人到齊了,卻沒有禪讓詔書,翰林承旨陶谷從袖子中拿出一份,於是就用了這份詔書。趙匡胤即位做了皇帝,因趙匡胤任歸德軍節度使的任所在宋州,就以「宋」為國號,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歷史上稱為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

外地生活

後趙匡胤建立宋朝,在一塊石碑上留下三條遺訓,其中有一條就是,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

屬。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遺訓,從柴家子孫與宋朝共存亡,以及在新舊黨爭當中失勢的官員並沒有被殺,還可能會隨着政局的演變由罷黜而回

到中央這兩點就可以證明。

趙匡胤受禪後,降柴宗訓為鄭王,符太后為周太后。後柴宗訓母子被遷往房州,北宋開寶六年(973年)逝世,終年20歲,被諡為恭帝。

歷史評價

《舊五代史》史臣曰:夫四序之氣,寒往則暑來;五行之數,金銷則火盛。故之揖讓,漢、魏之傳禪,皆知其數而順乎人也。況恭帝當紈綺之沖年,會笙鏞之變響,聽謳歌之所屬,知命歷之有在,能遜其位,不亦善乎。終諡為恭,固其宜矣。

相關影視

開封市龍亭陳橋兵變

開封市龍亭陳橋兵變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