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牛漢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根》是現代詩人牛漢1973年創作的一首詩,在1980年的《北方文學》上發表。
詩歌前兩節描寫根的特性——深埋地下,紮根地下,向着地下;後兩節寫根的默默無聞的個性和不懈追求。全詩運用了象徵的手法,虛實結合,含蓄而深刻。
作品原文
作者:牛漢
我是根,
一生一世在地下
默默地生長,
向下,向下……
我相信地心有一個太陽
聽不見枝頭鳥鳴,
感覺不到柔軟的微風,
但是我坦然
並不覺得委屈煩悶。
開花的季節,
我跟枝葉同樣幸福
沉甸甸的果實,
注滿了我的全部心血。
創作背景
「文化大革命」中,牛漢被戴上「現行反革命」的帽子下放到鄂南勞動改造。從1969年9月底到1974年12月的最後一天,牛漢被下放到湖北咸寧的向陽湖文化部五七幹校十四連進行勞動改造,時間長達5年零3個月之久。在五七幹校期間,牛漢在勞動之餘寫過《根》等詩。
文學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借根的自述,來傾訴自己的心聲,表達了自己對生活對人生的感受。
詩的第一節只有一句:「我是根。」沒有粉飾,未加雕琢,本真拙樸,不卑不亢,醒目且擲地有聲。這一句既點明了詩的核心物像,又起到了統領全詩的作用。
詩的第二節,「一生一世在地下/默默地生長,/向下,向下……我相信地心有一個太陽。」前兩句寫根的生存狀態:一生默默無聞,一生不懈地努力。後兩句寫根的信念與追求。這兩句是詩的精髓,它將對所有的問題作出回答。根有理想,有追求,它安於地下,在人們看不到的土層中,默默地伸向縱深。「向下,向下……」,作者用反覆的方法突出根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堅定與執著。「我相信地心有一個太陽」,是根不斷追求,不斷深人的動力。「地心的太陽」喻理想、喻奮鬥的目標,形象而貼切。因為太陽與熱情、光明同在,與激情與活力同在,它以自己的光芒呼喚着根,引導着根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毋庸諱言,與枝葉相比,地表下的生活是孤寂的,看不到美麗的風景,聽不到鳥兒的鳴叫,感受不到溫柔的微風,承受不到陽光的撫慰和雨露的滋養。上天只青睞枝葉鮮花,因為它們美麗、芬芳,和根相比,它們如同寵兒。而上天給予根的只有泥土和黑暗,它似乎被遺忘在人們看不見的地方了。然而,根的胸懷是豁達而充滿光明的,它知道枝葉花朵的美麗的背後,需要有人默默地工作。根願意做這樣的人。這種坦然的心態,來自於對榮譽、名利的淡泊,來自於對自己的了解。詩的第三節,根傾訴了自己的心境:「聽不到枝頭鳥鳴,/感覺不到柔軟的微風,/但我坦然,/並不覺得委屈煩悶。」根,付出而不求回報。
根雖然沒有榮譽,得不到讚美,一生艱難追求,但它並不缺乏幸福。「開花的季節,/我跟枝葉同樣幸福」,較之於「坦然」,「幸福」的內涵就更豐富了。「花」與「根」遠不如和枝葉更親近,可是根卻跟枝葉同樣幸福,那是因為它盡了自己的一份責任而滿足,因為奉獻了力量而自豪。「沉甸甸的果實,/注滿了我的全部心血。」這是對自我勞動和自身價值的肯定。這種肯定是一種精神需求。正如失敗也要肯定努力,痛苦也要肯定真情一樣。根不追求名利,不追求榮耀,但不能缺少幸福。因為它的幸福孕育在默默無聞的奉獻過程中。它的全部心血造就出輝煌,儘管這輝煌並不屬於自己,而這恰恰表現了根的高尚品格。在根看來,「幸福」只是一種感覺,它並不非要等同於什麼。詩的第四節讓讀者感受到根的平凡與偉大,體會到根更為豐富的感情世界。
在《根》這首詩中,作者賦予根以一種精神、一種品質,它是生活中某些具有這種精神與品質的人的化身。作者借根的形象特徵、生存狀態等,表現出人對世界的認知。根的自白,是一種高尚人生的寫照;根的思想、感情滲透着作者的人生感悟。
這首詩含蓄,但並不艱澀,語言如同根的品格,淳樸、自然、凝重。這是一首從生活的土地里生長出來的詩,有一股撲面而來的泥土氣息。
名家點評
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劉志榮:牛漢自認與「根」的本性十分相近,所以他會寫出這樣的詩句:「我是根/一生一世在地下/默默地生長,/向下,向下……/我相信地心有一個太陽。……」。(《潛在寫作:1949~1976》)
大連教育學院學報副總編輯趙國惠:詩的獨特之處不僅體現在內容上以根作喻,其中更重要的是在表述上採用了第一人稱「我」自述的形式。這使全詩在記敘、抒情和議論等各個環節上都具有了極大的主動性,因為「我」就是根,根的所思所想「我」當然知道,用第一人稱來敘述,縮短了感情傳遞的距離。(《現代詩歌在作文中的應用》)
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教授馬德俊:牛漢在《根》這首詩里,較深刻地體現了創作的主體意識,閃爍着思想的光環。(《當代詩歌藝術》)
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孫曉婭:在眾多意象中最為獨特、最能體現牛漢惟一性的品格的是屢次出現在他詩歌中的「根」。這個豐滿而厚重的意象來自於詩人與「根」的本性的契合,詩人曾寫下這樣的詩句:「我是根。……」。(《中國詩歌研究》)
後世影響
《根》被選為冀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教科書第19課的課文。
作者簡介
牛漢,現當代著名詩人,原名史承漢曾用筆名谷風。遠祖系蒙古族。1923年10月生於山西定襄縣一個窮苦的農民家庭。牛漢是40年代成長起來的詩人,經過了長期的坎坷磨難之後,在中國文學的新時期,他又恢復了詩的活力。他的詩集《溫泉》榮獲中國作家協會優秀詩集獎。
牛漢的詩,兼有歷史的深度和心靈的深度,兼有對於社會現實的體驗和生命的體驗,兼有思想性和藝術性。[1]
牛漢自述說,他三四十年來,喜歡並追求一種情境與意象相融合而成形的詩。這種詩,對於現實、歷史、自然、理想等的感受,經過長期的沉澱、凝聚或瞬間的升華和爆發,具有物象和可觸性。詩不是再現生活,而是在人生之中經過拚搏和一步一滴血真誠的探索思考,不斷地發現和開創生活中沒有的情境,牛漢說他每寫一首詩,總覺得是第一次寫詩,它與過去任何一首詩都無關係,懷着近乎初學寫詩時的虔誠和神秘感。在人生和詩歌領域,不停地抗爭、探索、超越、發現,沒有發現新的情境,決不寫任何一行詩。
評論家當然可以從他幾十年的詩作之中看出來可尋的軌跡,而事實上他一生的創作,是奔突飛馳的,不是有岸的河流。他寧願在創作中一生不成熟、不老練、走不到盡頭,生命永遠帶着令人可嘆的新的創傷。
在現當代詩壇,牛漢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在中學生中間,更因為他的不下10篇詩文入選了人教版教材及中國香港和韓國的學生課本,而有着無數的粉絲。在《詩選刊》舉辦的中國首次詩歌讀者普查中,68萬讀者投了他的票。在評出的十大受喜愛的詩人中,牛漢排第5位。作品被譯成俄、日、英、法、韓等多種文字出版。[2]
2003年5月,訪問中國的馬其頓作家協會主席斯來列夫斯基在中國作家協會向牛漢頒發了「文學節杖獎」。[3]
2004年獲首屆「新詩界國際詩歌獎・北斗星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