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桂衛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桂衛華
中國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50年8月
湖北武漢
國籍 中國
職業 有色金屬工業自動化研究
知名作品 《工業大系統控制》

桂衛華(1950年8月-),湖北武漢人。中國著名有色金屬工業自動化專家和學者[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

1975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1990年晉升為教授;2013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

桂衛華圍繞制約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的資源、能源和環境等問題,長期致力於複雜有色金屬生產過程控制理論、技術和工程應用研究,突破了銅鋁鉛鋅等有色金屬冶煉及鋁加工過程的自動化關鍵技術問題,應用成效顯著。

人物經歷

1950年8月,桂衛華出生於湖北省一個鐵路工人家庭。

1968年,桂衛華上山下鄉到湖北穀城縣插隊落戶,兩年後被招工到湖北丹江鋁廠。

1972年,桂衛華被推薦進入中南礦冶學院自動化系工業企業電氣化及自動化專業學習。

1975年,桂衛華於中南礦冶學院自動化系工業企業電氣化及自動化專業畢業後,回到丹江鋁廠當技術員。

1978年,桂衛華成立有色冶金自動化科研室,已發展成為擁有高級職稱人員23人、中級職稱7人,博士學位獲得者29人的科研梯隊。

1981年,桂衛華考入中南礦冶學院自動化系攻讀碩士學位。學習期間,桂衛華刻苦勤奮,三年後他又以全校研究生總分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留校任教。

1986年,桂衛華被公派前往德國杜伊斯堡大學進修深造,從事動態大系統解耦和調節的遞階結構以及機器人控制的研究。在德國的幾年裡,桂衛華特別勤奮,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學習自動化控制方面的專業理論,閱讀了大量的外文文獻資料,這對他科研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1988年,桂衛華從德國進修期滿後回到學校,主要從事計算機過程控制、大系統控制理論與應用等研究工作。

1986年至1988年,桂衛華作為訪問學者在德國杜伊斯堡大學(Duisburg University)從事合作研究。

1988年,桂衛華晉升副教授;1990年,晉升教授。

2002年,中南大學進行學科調整,桂衛華出任由原來分屬三個校區的四個單位組成的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2003年,國家啟動第九次學位點申報工作,桂衛華教授親自帶領學院申報材料寫作組的同志連續幾個通宵組織和論證上報材料,終於使得申報的"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在已完成的專家通信評審中獲得百分之百的全票通過的好成績。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科研實力和教學質量顯著提升。短短几年間,學院的碩士點從2個增加到14個,博士點從零到8個,在校學生人數從500人左右增加到7000多人,年進校科研經費從不到100萬元到2000萬元,獲得了40多項省部級以上教學、科技成果獎勵,3個省級重點學科,3個省級重點專業和2個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09年7月,桂衛華進入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二輪評選.;2011年5月再次進入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二輪評選。

2013年9月,以桂衛華教授為學術帶頭人的"複雜有色冶金過程控制理論、技術及應用"研究團隊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2013年度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資助,這是中國自動化學科迄今為止獲得的第八個高校創新研究群體,中國唯一的有色冶金自動化領域研究群體。

2013年12月19日,桂衛華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桂衛華

人物成就

科研成果

為了解決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生產能耗高、資源消耗大和環境污染嚴重等瓶頸問題,桂衛華和其團隊研發了系列化的智能優化控制系統,成功應用於銅、鋁、鉛、鋅等主要有色金屬生產過程。

桂衛華建立形成了有色冶金過程優化控制的關鍵技術,為解決複雜有色冶金過程的建模與優化難題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技術,應用於大型鋅冶煉電解過程的優化控制,降低噸鋅電耗5%。提出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高強度鋁合金構件製備重大裝備智能控制技術,並成功應用於亞洲最大的萬噸多向模鍛水壓機等,降低電耗8.3%,提高成品率6%,確保了大型航空航天構件製備精度。

桂衛華同時研發了銅冶煉全流程自動化關鍵技術,使中國銅冶煉的技術水平躍入世界先進行列。

桂衛華團隊結合國家節能降耗減排的重大需求,與企業深入交流合作,了解生產一線需求,並從實際生產過程中捕捉並提煉出具有前瞻性的科學問題進行研究,近五年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73項。

論文專著

桂衛華共出版著作12部,發表學術論文768篇,其中SCI收錄211篇,EI收錄676篇 。代表性論著:

1. 工業大系統控制,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4

2. 有色金屬進展第十卷:有色金屬工業自動化與信息化,中南大學出版社,2007

3. Multi-step optimal control of complex process: a genetic programming strategy and its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04

4. Intelligent prediction model of matte grade in copper flash smelting process,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07

5.複雜有色冶金生產過程建模優化控制,科學出版社,2010

桂衛華

人才培養

桂衛華院士在教學工作崗位中,教書育人,擔任博士生、博士後導師以及中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在2003年國家啟動第九次學位點申報工作中,桂衛華教授親自帶領學院申報材料寫作組的同志連續幾個通宵組織和論證上報材料,使得申報的"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在已完成的專家通信評審中獲得百分之百的全票通過的好成績。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科研實力和教學質量顯著提升。短短几年間,學院的碩士點從2個增加到14個,博士點從零到8個,在校學生人數從500人左右增加到7000多人,年進校科研經費從不到100萬元到2000萬元,獲得了40多項省部級以上教學、科技成果獎勵,3個省級重點學科,3個省級重點專業和2個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短時間內培養博士畢業生16人,碩士畢業生80多人。

科研項目

完成項目

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與973計劃、國家高技術產業化以及廠校合作科研項目30多項,包括: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向節能降耗的有色冶金過程控制若干理論與方法研究

2.國家863計劃項目,鉛鋅冶煉過程的智能化建模技術與應用研究

3.國家973計劃項目,複雜生產製造過程實時、智能控制與優化理論和方法研究

4.國家發改委重點技術開發專項,300kA級鋁電解槽生產綜合節能技術開發

在研項目

在研項目10項,包括: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2013年度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複雜有色冶金過程控制理論、技術及應用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向節能降耗的有色冶金過程控制若干理論與方法研究

3.國家863計劃:重金屬冶煉過程多組分在線分析與檢測技術

4.中鋁集團合作研發:礦物浮選泡沫圖像分析系統

5.株冶集團合作研發:鋅濕法冶煉浸出、淨化和電解過程優化控制系統

6.國家863計劃:面向海量生產數據的有色熔煉過程操作模式智能發現技術與應用

7.橫向合作項目(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州分公司),氧化鋁蒸發工序優化控制技術及應用

獲獎記錄

科研獎項

桂衛華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獎6項,省部級科學技術成果一等獎10項、二等獎17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6項,登記軟件著作權39項 。代表性獎勵如下:

1、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銅冶煉生產全流程自動化關鍵技術及應用",排名第二,2010

2、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大型高強度鋁合金構件製備重大裝備智能控制技術與應用",排名第一,2007

3、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智能集成優化控制技術及其在鋅電解和煉焦配煤過程中的應用",排名第一,2004

4、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大型航空航天構件熱處理裝備模鍛裝備智能控制系統",排名第一,2004

5、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大型鋅濕法電解生產綜合優化控制技術與應用",排名第一,2009

6、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自動化創新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踐",排名第一,2006

7、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9

8、湖南省光召科技獎,2012

9、湖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複雜有色冶金過程控制的若干理論與方法",排名第一,2013

榮譽稱號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3]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優秀科技工作者"、"中國過程控制技術貢獻獎"、"湖南省十佳師德標兵"、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全國優秀教師等

社會任職

桂衛華擔任了大量的社會職位,主要有:

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中國自動化學會技術過程故障診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理事和計算機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南省自動化學會理事長,教育部科技委學部委員,《自動化學報》雜誌編委,《控制工程》雜誌編委。

人物評價

他的"絕活"讓航空航天構件"毫髮不差"(湖南日報)

他是有色冶金自動化領域的王者之師。(中南大學校報記者唐靜、任匆)

作為院長,他是特別忙的,但是當我們有問題去請教他的時候,他總是放下手頭的事給我耐心的解答。而且每一次跟他交流,我都會受到很大的啟迪,很佩服他廣博的知識面和對學術問題的敏銳感,我們在學術研究過程中的困惑,經他一點撥,我就有一種撥雲見日的感覺。他淵博的學識、紮實的理論功底、嚴謹的治學態度以及獨樹一幟的研究風格都使我受益匪淺。我感到有這麼的導師,特知足,特幸福。(中南大學碩士生張琨)

桂老師治學嚴謹,待人卻不失溫和,他平易近人,更像是一位和藹可親的長者。雖然他從沒過多要求我們什麼。但是,於不覺中,他就能讓我們同學之間形成一種難能可貴的團隊精神。能成為他的學生,我們覺得特別幸福。跟桂老師在一起,學做人遠遠比學知識更為刻骨銘心。(中南大學博士生李勇剛)

視頻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與時間賽跑的七旬院士桂衛華

參考來源

  1. 桂衛華 ,中南大學
  2. 桂衛華 ,中國工程院
  3. 中國工程院院士桂衛華來襄交流講學 ,百度, 2021-11-19
  4. 桂衛華 ,名人簡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