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桂林解放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桂林解放橋

來自 馬蜂窩網 的圖片

桂林解放橋橫跨灕江,位於桂林市解放東路東端,自由路西端,始建於1939年,由中正橋更名而來,經歷了多次改建。解放橋是當地的一個旅遊景點,橋大氣美觀,人文底蘊深厚,橋底刻有各種圖案,晚上在燈光的點綴下,更加美麗。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桂林解放橋

定位:是桂林市城區橫跨灕江最早的橋樑

位於:解放東路東端、自由路西端

始建於:1939年

地理位置

位於解放東路東端、自由路西端,是桂林市城區橫跨灕江最早的橋樑。始建於1939年,時抗戰軍興,桂林屢遭敵機襲擊,為疏散城區人口, 建成鋼木桁架上承式橋樑,定名「中正橋」。長181米,寬11米,5孔,每孔跨36米,木橋面,荷載10噸。1944年10月, 日本侵略軍壓境,炸毀2、3孔橋面。1945年7月,占領軍潰敗時炸斷2、3號鋼樑。1946年2月修造「中正浮橋」。1951年7月, 在原址重修鋼木桁架結構,更名解放橋。1957、1962年先後兩次維修。

橋體結構

1972年,解放橋保留下部結構,加固橋墩,拆除上部結構,擴寬橋面, 改建為空腹式混凝土雙曲拱橋。全長239.3米,其中主橋215.3米,引橋14米;高4.36米, 5孔, 每孔跨徑34.9米;橋面寬15.5米,其中車道9.5米, 人行道南北各3米;荷載汽—13級,拖—60級。擴建後極大地便利了兩岸交通,為桂林人民生活、生產作出重大貢獻。

歷史

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的資料記載,從唐代開始,歷代都在此段建浮橋。宋《靜江府城圖》記載:在現解放橋位置的附近修建有東江橋(拖板橋),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橋,是由船體連接而成,時常因水流湍急搖晃得很厲害。明清後改稱為永濟橋。

1939年中正橋

解放橋始建於1939年,結構是鋼木桁架上承式,長達181米,寬至11米,有5孔,每孔跨36米,木橋面,荷載達10噸。當時橋名中正橋。抗戰時期。由於桂林是中國南方的軍事重鎮,因而多次遭到敵機的空襲。為了疏散市區裡的市民,乃建此橋。

1944年10月,日軍壓境時炸毀2、3孔橋面。1945年7月,日軍戰敗時炸斷2、3號鋼樑。

由於兩岸靠船隻往來,極為不便,經過商議於1946年2月修造「中正浮橋」。

1951年解放橋

1951年7月,由於橋存在諸多問題,當地政府決定在原址上重修1939年那樣的鋼木桁架結構,並更名為解放橋。1957、1962年進行了兩次例行維修。1972年加固。

由於交通需要和當時橋面存在的隱患,在1972年,市政府決定保留解放橋的下部結構並加固橋墩,然後再拆除上部結構以至擴寬橋面,改建為空腹式混凝土雙曲拱橋雙向四車道。

當地市志記載橋全長239.3米,其中主橋215.3米,引橋14米;高4.36米,5孔,每孔跨徑34.9米;橋面寬15.5米,其中車道9.5米,人行道南北各3米;荷載汽-13級,拖-60級。擴建後極大地便利了兩岸交通。

1999年重建

由於城市改造和整體的美觀需要,1999年桂林市政府決定完全拆掉舊解放橋,在舊址上重建更大的更方便的解放橋。

2001年9月28日上午解放橋正式通車。新解放橋主橋長284米,寬45米,有三大弧形,兩小弧形其中機動車道寬22米,為雙向六車道,兩邊有高一級的人行道。在橋的兩端和橋底有輔路可以通過橋的兩大弧形。

解放橋同文昌橋、龍隱橋的重建以及民主路改造等被一併納入解放橋的重建系統工程。建成後的解放橋交通負擔比以往更大了,其東端就是七星公園,由於離公園太近,進而造成了這一十字路口的極大不便。

人文

早期,在橋下經常有竹排游弋,竹排上的漁夫用鸕鶿來為他們打魚,在煙雨迷濛的天氣里,似仙境。在早期的小學語文課本(人教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桂林山水》)有相關描述。

2004年,由於環境問題,解放橋這段的灕江水位經常過低,有時甚至出現乾涸現象。到了旺水期,市民們都喜歡在橋下游泳嬉戲。

新建成的解放橋更加大氣開闊、其結構簡約可靠,深受市民和旅遊者的稱讚。在夜晚,橋上和兩側的燈光均會開啟,市民們都喜歡散步到此,旅遊者則在橋端兩側拍照留念。[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