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桂柳運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桂柳運河
圖片來自itsfun

桂柳運河[1]別稱古桂柳運河桂柳古運河又稱相思埭南運河,舊稱「陡河」,開鑿於唐代長壽元年(692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與靈渠同為廣西古代的兩大運河。

地理

歷史

  • 明代有斗門,保持通航,見於文獻記載的整修至少7次。 乾隆十九年(1754年)陡門曾達22處。過去為桂林至柳州的水路交通要道,曾與靈渠一道構成貫穿湘桂走廊的水路,舊《臨桂縣誌》曾稱「北有靈渠,南有陡河」。民國後只用於灌溉。現已淤塞,不能通航,但存留陡門、石刻、石橋等文物20多處。1987年公布為桂林市文物保護單位[2]
  • 古桂柳運河是歷史上朝廷通過西南重鎮桂林聯繫少數民族地區的紐帶和軍需通道,溝通了灕江柳江水系,並稱為桂林東西渠。據史書載:「臨桂陡河與興安陡河(靈渠)並稱為桂林府東西二陡河。興安陡河居桂林之東,又稱東渠,臨桂陡河位於桂林府西南,稱西渠,亦稱南渠」。

濕地開發

會仙濕地位於會仙鎮境內,主要分布於睦洞村委,距會仙鎮人民政府駐地約3.5公里,於2012年被國家林業局正式列入國家濕地公園試點,並命名為「廣西桂林會仙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公園規劃總面積586.75公頃,其中濕地面積為493.59公頃。會仙濕地是中國最大的岩溶濕地,被譽為「灕江流域之腎」,是灕江流域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原生態濕地,具有保持水源、淨化水質、蓄洪抗旱、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的環境調節功能和生態效益。濕地內山水相得益彰,集「山、水、田、園、林、沼、運」等景觀要素於一體,以其岩溶濕地之典型、山水景觀之秀麗、歷史文化之深蘊而著稱。該濕地風貌及其周邊環境不僅在廣西是獨一無二的,在全國乃至全球峰林岩溶平原風貌中也極為罕見,是極具研究價值的典型濕地。

自然資源

古桂柳運河,位於桂林市臨桂區境內。主要工程有分水塘、滾水壩、東西渠、陡門等,東渠全為人工開鑿,西渠則以原有溝渠加以疏浚,東渠全長約15公里,西渠全長約13公里。運河水源於臨桂區泮塘村獅子岩,在分水塘分水;東經安龍、新陡門、社門嶺村(又名東陡門),在竹園村入口(北緯:110.29,東經:25.08)進入相思江(又名良豐河),再經廣西師範大學、良豐村、大埠頭、良豐農場三隊、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良豐農場七隊、良豐農場四隊、奇峰鎮、於家、湖子岩(北緯:110.35,東經:25.20)進入著名的桂林灕江;西經王家、江頭、江岸、老汴塘、汴塘、新汴塘、全村、鳳凰嶺、福定橋、在蘇橋鎮的楓木塘出口(北緯:110.05,東經:25.09)進入洛清江,最終通過永福洛清河以達柳江。為調節水位,減少落差,便於通航,設泥湖陡、磨盤陡等22處陡門。為便於行人往來,在渠上建良豐橋廟門橋等10餘座橋。現存陡門、石橋及碑刻文物20餘處。運河所經地段為岩溶峰林地帶,峰環水繞,風光明媚,一派田園風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