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桂苓術附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桂苓術附湯

《醫宗金鑒》雲「去桂」,當是去芍藥。徐大椿則不主張去桂,湯本求真、陸淵雷、尾台榕堂、

丹波元簡等,皆謂不當去桂,但多同意《金鑒》說而「去芍藥」。故《皇漢醫學》則

直書「桂枝去芍藥加茯苓術湯」,從《金鑒》說也。而謂:「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

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立方意義:桂枝湯證未消除,

而復加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之證,是亦由胃脾失燥濕升降之作用所致。今用術,以燥濕補脾,

茯苓以通心腎,仍以桂枝解表降沖,合白朮,尤能健胃脾而勝濕。仍以芍藥佐桂枝,解頭項強痛,

合草、棗尤能緩和神經而弭急迫。總其協同作用,則有解表利尿,健胃除痛之功。治療標的,

以有桂枝湯證,而胃內停水,心悸,小便不利,為主標的而用之。諸家緒論:《傷寒論評釋》以為不去桂,

而另加術,則二味發生協同作用,其力強矣。亦不勉強改去桂為去芍藥,如去芍藥,

則頭項強痛,將何以鎮靜之乎,故以斥去芍藥者,亦非也。」

上說,與《漢方新解》,不去桂,亦不去芍藥相近,近賢冷其林謂,此方大致用以救逆,雲去桂枝者,

是指出此條有「桂枝湯」之顯着證,有非「桂枝湯」之隱約證,所以用桂枝去桂命名也。

這在《中醫藥雜誌1958年1月》號專論之。日本人東洞吉益說:「於此方加附子,名桂枝加苓術附湯,

雲包含桂枝湯、苓桂術甘湯、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加苓術湯、真武湯、茯苓甘草湯,六方,可應付多種病證。」

名醫劉樹農先生謂,本方溫陽化濕,和營解表。臨床應用主治上海地區稱之為「濕溫傷寒」屬於陰證類型

的患者。本方為張仲景《傷寒論》中第一方桂枝湯加味組成。桂枝湯原用於治療太陽中風,能調和營衛,

又可用於多種內傷雜病,如病後、產後、素體虛弱而致營衛不和者尤宜。

氣逆作喘甚者,加沉香、砂仁;自汗額汗甚者,加口芪,牡蠣;

嘔逆噁心甚者,加法夏,肉桂;神情萎糜甚者,加人參、黃精。

原方選錄

《不知醫必要》:「桂苓術附湯大熱治飲症屬虛寒者。白朮(淨,炒),

茯苓各三錢,肉桂(去皮,另燉)四分,附子(制)一錢。加生薑汁半酒杯,沖藥服。」[1]

參考資料

  1. 桂苓術附湯,搜狗, 2017-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