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桃喉巨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野駱駝

中文學名: 桃喉巨蜥
拉丁學名: Varanus jobiensis
別 稱: Peach Throat Monitor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索動物亞門
綱: 爬行綱
目: 有鱗目
科: 巨蜥科
分布區域: 分布巴布亞新幾內亞西方島嶼附近

桃喉巨蜥(Varanus jobiensis)有修長的身體,舌頭紅色,頭側部的鱗片較小,喉部和頸部兩側為桃紅色、黃色或全白色,吻緣為黑色,在背部中央的脊椎部份有黃色和黑色的斑點,幼體時尾端呈藍色。

本種和藍尾巨蜥有些類似,體長為120公分以上。[1]

種群分布

分布於巴布亞新幾內亞西方的島嶼附近。

生活習性

完全棲居在樹上的巨蜥,以青蛙、魚類、小型哺乳動物和昆蟲為主食,性情膽小害羞且容易緊張,發怒時會膨脹頸部,讓顏色差異明顯的喉部變的相當突出,野外的個體喜歡在泥漿里睡覺,卵生。桃喉巨蜥喜歡以尾巴卷在樹枝上懸在半空中,

桃喉巨蜥飼養

飼育箱使用長180X深60X高60公分的尺寸就可以,當然必須考慮到空間而去增減箱子的尺寸,本種相當喜歡寬闊的空間,如果空間不夠大,群養時會發生爭奪與暴躁的現象。

底材可使用木屑、舊報紙、人工皮草或樹皮屑等,它們喜歡挖掘地面並藏身在裡面,所以底才最好鋪厚一點,也必須提供一個山洞供其躲藏。

飼養時環境溫度要較高,保持在30-40度,濕度也是維持在偏高一點的75%-80%,必須使用太陽燈,采12小時開啟12小時關閉,熱源要用護罩保護,以避免巨蜥燙傷,另外地面溫度也要使用電熱板或陶製的發熱器具;因為是樹棲性種類,所以也要擺放一樹幹供其攀爬,擺放水盆並定期更換飲用水,餌料方面可提供魚類、其他海鮮和白煮蛋,必要的時候補充爬蟲用的維生素,給餌密度為幼體每日餵食,半成體每周2-3次,成體每周一次。


種群現狀

因巨蜥原有數量不多,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導致當地群眾對其隨意捕捉,使原本數量較少的巨蜥已到滅絕邊緣。

1989年已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定為I級保護動物,同時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如今,在中國不僅建立了巨蜥保護區,同時還鼓勵人工飼養繁殖,以此來拯救數目稀少的巨蜥。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