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桃花石
桃花石是喀喇汗朝時期的錢幣,背後銘文中有"蘇來曼卡得爾桃花石可汗"字樣,1980年3月於新疆阿圖什縣發現。
"桃花石"一詞在東羅馬、阿拉伯世界及操突厥語各部中的流傳,引起了中外學者的重視,他們對此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和考證。學者們的意見有一點是一致的,即"桃花石"一詞是古代中亞人對中國和漢族人的稱謂,然而關於這一稱謂的來源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基本信息
中 文 名;桃花玉
別 名;桃花石
學 名;薔薇輝石
種 類;石英岩
國內產地;北京昌平,青海省祁連山
特 點;石質紅膩,色彩斑斕,晶瑩剔透
簡介
桃花玉,也稱桃花石,市場上的桃花玉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被稱為薔薇輝石的石英岩,準確來說,應該稱其為桃花石,另一類是被歸於和田玉中的桃花玉,主要成分是直閃石,人稱為紫羅蘭玉石。
桃花玉為原礦狀分布,開採後其切開面呈黑色、綠色、淡藍色等線條有機組合,紋理清晰,畫面組合協調,色美質麗,可與彩玉石媲美,頗具觀賞價值。石質紅膩,色彩斑斕,晶瑩剔透,有的紅似桃花,有的綠如荷葉,有的亦若燈花,五彩繽紛,絢麗多彩。桃源石分為桃花玉和桃源寶石。 桃源寶石有兩種,一種是金剛石,一種是瑪瑙石。桃源的金剛石為10萬克拉左右,位居全國第二,而且顆大,純度高,百分之六十屬寶石級鑽石。桃源漳江鎮紋石山所產的碼瑙石,又名紋石,有包括瑪瑙、燧石、石髓、蛋白石等多個品種,但以玲瓏美麗的瑪瑙為最多。瑪瑙石多呈圓形、腎狀、葡萄狀等。直徑大者3--4厘米,小者黃豆模樣,最大的直徑有7--8厘米,顏色有曙白、紅、黃、褐、綠、藍、紫等色,半透明,具有玻璃、油脂光澤,五顏六色的彩紋。瑪瑙是一種上乘的首飾材料和雕刻工藝品原料,用瑪瑙石磨成的戒指、項鍊、獅、虎、貓、狗、花卉、印章等,質地精美異常,富麗華貴,典雅俏麗。[1]
桃花玉的特徵
石質微透明,富有玻璃光澤,石中含有多種金屬礦物成分,同一石上呈現互不滲透的不同顏色或互相滲透的混合顏色,經加工拋光,呈鮮艷的桃紅色,並間雜黑色的紋飾。[2]
桃花石作用
首先是裝飾功效,恰當的佩戴能增強佩戴者的美觀和品味;然後是保健功效,能夠促進血液循環,達到保健的作用;第三是辟邪的功效,桃花玉有辟邪保平安的功能;第四,招桃花的功效,有這方面的寓意;最後是激勵佩戴者能夠像玉石一樣美麗和有風範,有祝福和勉勵的寓意。
桃花石和桃玉的區別
1.桃花玉,具有色澤均勻,通體粉紅色(色皮除外),桃花石色澤不均勻,通常是紅白相間,其白色部分很透,不一定通體紅色。
2.桃花玉質地細膩、表面油脂光澤;桃花石質地粗糙,手感很乾!
3.桃花玉比重3.05,桃花石比重2.53---2.62。
4.桃花玉塊度不大一般5---50克,大的一般不會超過500克,桃花石大的可達50公斤。[3]
桃花石的市場價格
桃花石,石質堅硬細潤,色彩絢麗,有紅、黃、綠、藍、紫等色;其花紋亦有大花、小花、波狀花之分。桃花石紋理美、質細潤,適宜於雕刻。早在漢代,桃源藝人就開始用桃花石雕琢圖章、筆筒、筆架、酒杯等。現代人們將它打磨手鐲,手鍊,戒指,項鍊,是非常好看的飾品,但是他的價格並不是很貴,基本上一兩百塊錢就可以買一個非常好看的桃花石手鍊了。
發現
1980年3月,在新疆阿圖什縣發現了大批喀喇汗朝的錢幣,其中十餘枚背面銘文中有"蘇來曼卡得爾桃花石可汗"字樣。據學者推測,這些錢幣很可能是1023年(北宋仁宗明道元年)登上大可汗之位的蘇來曼·本·玉素甫時期鑄造的。引人注意的是"桃花石"一詞、鑄有這一名詞的喀喇汗朝錢幣,在我國是第一次發現。不過,有關這一名詞的討論,則在中外學者中早已展開。早在公元七世紀上半葉,東羅馬史學家在其所著史學著作中已使用了"桃花石"一詞,此後在突厥、回鶻文獻中也不斷出現這一名詞,後來更傳入阿拉伯世界。漢文典籍中首次出現這一名詞,是在十三世紀。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一二年(1227),長春真人邱處機應成吉思汗之召去中亞,途經阿里瑪城(今新疆霍城縣境內),看見當地"農者亦決渠灌田。土人卻以瓶取水,載而歸。及見中原汲器,喜曰:'桃花石諸事皆巧。'桃花石謂漢人也"。邱處機在《長春真人西遊記》中記下了此事。
來源探討
"桃花石"一詞是古代中亞人對中國和中國人的稱謂,然而關於這一稱謂的來源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一種意見認為,"桃花石"為"拓跋"的對音。由於拓跋氏曾在中國北方建立北魏王朝,國力強盛,影響遠及中亞地區,因而"桃花石"便成為中國或中國人的代稱。國內外學者持這一觀點的人很多,他們還舉出證據,說:"自隋唐以來,東羅馬帝國及其他西域諸國皆稱中國曰Tangas。"(日本學者白鳥庫吉《托拔氏考》)從語音的角度看,Tangas確與"桃花石"、"拓跋氏"相近。
另一種意見認為,"桃花石"來源於"唐家"一稱,系"唐家子"的訛音,因而指的是唐朝,而非拓跋族建立的北魏。持這一觀點的人,還以鄂爾渾河碑文中曾出現"唐家赤汗"這一稱號為依據。確實,建立於公元712至716年的《敦欲谷碑》,建立於732年的《闕特勤碑》,建立於735年的《毗伽可汗碑》和建立於759年的《磨延啜碑》中,共約二十七處出現"桃花石"一詞,詞義都是指唐朝。這種觀點雖有碑文作為依據,但如果因此斷定"桃花石"即源於"唐家",尚有問題。因為七世紀初的東羅馬史家席摩喀塔所著《莫利斯皇帝大事記》中,已出現"桃花石"一詞,此時相當於隋末,唐王朝還未建立。
還有學者從文獻記載與語言學角度進行考證,認為"桃花石"一詞既非源於"拓跋",也非源於"唐家",而是源於回紇的"大汗"一稱。
"桃花石"一詞的來源問題,還有待於更為廣泛而深入的研究。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