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桐照小景(夏曉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桐照小景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桐照小景》中國當代作家夏曉喻的散文。

作品欣賞

桐照小景

我在寧波奉化工作期間,閒時在街上逛,隨處都可以看見經營海鮮的小餐館,很多門臉上都寫着「桐照海鮮」的字樣,一打聽,原來「桐照」是個很有名的漁村。

寧波比鄰大海,要說寧波人吃海鮮,那是很講究的。什麼時令吃什麼品種,心裡都相當清楚明了,時常光顧的老饕都會被酒樓、飯店的老闆用心地招呼,比如某天新進了又大又好的新鮮黃魚;某個時候的「旺潮」肉肥籽滿;吃牡蠣、蟶子、毛蚶最好的時節到了,等等……都會被一一告知。我很有幸地跟着幾個這樣的「吃貨達人」大飽了一番口福,真正品咂到了地道的海鮮滋味,那絕不是在豪華的飯桌上幾片三文魚,一隻大龍蝦可以比擬的啊!

所以,當知道了桐照是離奉化很近的一個漁村的時候,我和老公就興致勃勃地驅車前往。

我從小生活在大北方,四周是無邊無際的大地平原。春、夏的季節里,大片平展展的土地上生長着麥子,大豆,玉米,放眼望去是一片綠色的海洋;到了秋天收穫的季節,農作物吸飽了陽光,就變成了金色的海洋;而進入冬天,第一場雪過後又變成了白色的海洋。

海洋——在我那時的記憶里就是帶着顏色的無邊的大地。

後來去了普陀山,一片柔軟的沙灘面對着茫茫大海,對不常親近水的北方人來說,只是迫不及待地挽起褲腿兒盡情地嬉水打鬧,沒有多想這蔚藍的水裡蘊藏着怎樣的一個世界。

但是,對海的喜愛深埋在了心裡,渴望有機緣能再次與它面對。

從奉化去桐照的一路上風光綺麗,青幽幽的山在眼前緩緩地舒展着,沒有崇山峻岭的堅硬,而似一條柔軟起伏的青色綢緞,纏繞着一塊塊農田,一片片農居。藍天、白雲、透明的空氣散發出清新的意味,讓心神都能暢快地呼吸。

穿過幾個山洞,穿過一個村莊,看到一個大牌子高高地矗立在路邊,上面寫着「中國第一漁村」,就到桐照了。

風有點大,空氣中有些咸腥的味道,窄窄的小街上人群熙攘,喧鬧異常。我們隨着人流,不需指點就來到了碼頭,一望無際的大海就展現在眼前了!

遠遠望去,十幾條漁船正靠在碼頭上卸貨,船身被漆成各種鮮亮的顏色,有些油漆已經脫落。桅杆上的紅旗迎着海風列列招展,岸邊人頭攢動,忙碌不停。走近再看,各種魚貨海鮮被裝在統一規格的塑料網箱裡,從船上順着一個滑板推下來,下面有人接應,繼而被整整齊齊地堆碼起來。再湊近跟前細看,有帶魚,小黃魚,墨魚,鯧魚,海蟹,海蝦……還有很多不知道名字的魚,其中有一條紅色的魚讓我好奇,嘴巴竟有一尺長,摸樣奇特。

每一條船的卸貨處都圍着一群人,大概是在品質論價。大大小小的車輛等候在旁邊,一旦達成交易立馬裝貨上車,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下一站,最快的速度送到超市、農貿市場、飯店酒樓,最終到達餐桌上。這裡成了快捷高效的海鮮批發交易市場。

再看碼頭的另一邊排列着很多家製冰廠,運送冰塊的小推車穿梭不息。

這些海產品一被打撈上來就會用碎冰冷鮮保存在船艙里,卸貨下船後又迅速地被碎冰覆蓋起來。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保鮮效果。

說一下有關保鮮的小常識,冰凍和冰鮮的區別。

冰凍食品是在-18℃下存儲的食品,從常溫降低到冰點以下的過程中,肉類中的水分會凝結產生冰晶,烹飪前化凍的過程也會使細胞破損,所以食品的營養成分和風味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口感比鮮肉要稍遜一些。

冰鮮食品是指動物在宰殺後短時間內將溫度降低到0℃左右,並在運輸和存儲過程中都保持在該溫度範圍。這時候的產品處於冰點臨界點,肉質保持柔軟,而低溫又能防止細菌繁殖,口感和營養都最大程度保留下來,比冰凍產品更鮮美。不過,由於冰鮮食品保鮮期較短,要求儘量快速地從生產地運達目的地,距離遠的甚至需要空運,所以物流成本較高,自然比冰凍食品貴。

至此我才知道,以前在大北方的冬季,我們難得吃到的,凍成硬邦邦的帶魚,鯧魚,蝦都不是最鮮美的海貨。

那幾個「吃貨達人」帶着我去奉化有名的飯館,品嘗的都是最新鮮的海貨,紅燒「旺潮」,鹹菜大黃魚,烘蝦干,鹽焗蟶子……鮮美的滋味留在齒頰間,以至於豬肉,雞、鴨肉的香味都落入了俗套。難怪寧波的同事都說:「除了海鮮,其他的肉類都不進家門的!這是親近大海的人才會有的自豪啊!

縱觀這個小小的港灣,長不過幾百米,靠岸的船也就十幾隻,船體也不算大,出產的都是東海特有的小海鮮,品種多,價廉物美,是當地百姓餐桌上的家常小菜。有別於遼東灣的對蝦,海參;澳洲的鮑魚、龍蝦的名貴、稀有,非常人能夠享用。而這,才是是最容易親近的大海的味道。

我和老公饒有趣味地從小港的一頭,走到另一頭,穿過忙碌的人群,迎着呼呼的海風,看着波濤起伏的大海,遠遠地還有幾點船影飄搖在海天一線處,體會着海洋里竟蘊藏着那麼多收穫,就像大北方的農田裡結出的果實一樣肥美豐腴,養育着一方生命。

走走停停,又看到旁邊的一大塊空地上擺着一溜一溜的漁網,一些人在不停地整理着,擺弄着,我們好奇地立在邊上看了半天也看不出門道,只得作罷。

不能空手而歸,我和老公又轉到近邊的一排小攤販處,一番討價還價,買了帶魚、小黃魚、鯧魚和墨魚,共花了200元,拎在手上沉甸甸的,感覺收穫頗豐,不虛此行。

有了對美味的嚮往,回程的路也格外地暢快。

晚餐就是面拖小黃魚,紅燒帶魚,青椒炒墨魚。不需要高超的廚藝,大海已經給足了滋味,我和老公一人一杯小酒,美滋滋地大飽口福。

說起來「桐照」的名字也頗有來歷——:"後山名高梧,梧桐對礁,古名桐礁",桐者梧桐;照者其一偕音礁也,原來"桐照"是"桐礁"而來,不正是一幅樹木蔥鬱,礁石粼粼的畫面嗎!

再後來,我還去過舟山,「舟山漁場」是我國最大的漁場,與它的宏大相比,桐照漁港就像一片小小的樹葉,飄落在山的那一邊,海的這一邊,安靜地灣着。我更喜歡這片葉子的脈絡上承載的景觀——有小漁村里勤勞的漁民,有一艘艘斑駁的漁船,也就有了美好生活的希望

想象着,漁港的傍晚,正值落日沉息,見長長後山樹影,正落在遠遠海中礁上,海水漾漾,桐花璨璨,水光山色,景致宜人。這是神仙描畫的「桐照」的景象,變成了夢境,祖先尋夢而來,落地生根,繁衍生息。靠着這片海,延續着綿綿不斷的歲月時光……

桐照,我們還會再來!

[1]

作者簡介

夏曉喻,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