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梅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梅庭 建於1930年代末,曾是「一代草聖」于右任先生的避暑別館,現為市定歷史性建築。建物格式特殊並保有日式木構架建築風格,地下室之RC防空避難室屬太平洋戰爭初期之形式,庭院外牆係以城垛型式建構,後院綠樹成蔭,幽雅蒼鬱,俯臨北投溪,水流潺潺。入門口柱上並刻有于右任先生其手書之「梅庭」題字。


「梅庭」為一棟見證戰爭時代的日式民宅建築物,順應地形而建,共分上、下二層。上層面臨中山路,正立面為地面層,為日式木構架。考究其牆面施工,為防潮隔間灰漿牆,木條架上內層以「赤泥土沙」鏝抹,外層以白灰漿粉飾;外觀是以石砌台基、魚鱗牆板、黑瓦、木隔櫺為建築風格。下層為鋼筋混凝土造,是作防空避難室用,可直通後院,其日式建築構造與地下防空壕,呼應著對面大型防空壕的種種特殊意義,皆具其歷史價值[1]


梅庭於2006年為臺北市政府公告為本市市定歷史建築,建物格式特殊並保有日式木構架建築風格,地下室之RC防空避難室屬太平洋戰爭初期之形式,庭院外牆係以城垛型式建構,後院綠樹成蔭,幽雅蒼鬱,俯臨北投溪,水流潺潺。基礎與地下室是西式鋼筋混凝土構造之防空避難室,屬二次大戰初期的建造形式, 是戰爭時代下建築發展的具體見證,前監察院長于右任曾短暫居住,為一棟深具歷史、文化、觀光之建築。為使民眾進一步瞭解梅庭歷史建物,同時推廣北投觀光景點,臺北市政府於此設置一處遊客中心並策劃北投梅庭建築常設展,期結合地區觀光資源,打造一寓教於樂之休憩據點。[2]


梅庭保存有豐富的日式木造建築,建物面積達250平方公尺,北市文化局在民國95年,將梅庭列為歷史建物。日治時代建築的梅庭為一棟見證戰爭時代的日式民宅建築物,順應地形而建,共分上、下二層。上層面臨中山路,正立面為地面層,為日式木構架。下層為鋼筋混凝土造,是作防空避難室用,可直通後院。為使民眾進一步瞭解歷史建物及推廣北投觀光,市府決定在此設置遊客中心及策劃北投梅庭常設展,可望結合鄰近之觀光景點資源,成為一遊憩及旅遊服務資訊之提供據點。[3]


位於台北市北投區,是一處環境幽雅、安靜樸實的木造民宅建築。梅庭大約建於1930年代末期,曾是于右任先生的避暑別館,經整建修復後開放讓民眾參觀,也被台北市政府評定為市定歷史建築。梅庭是臺灣首座紀念中國近代書法家于右任先生的場館,入口處「梅庭」題字即為于右任先生手書,館內也展示其不同時期的書法作品,讓參觀的民眾欣賞「一代草聖」于右任先生所創作的書法作品。梅庭為上、下兩層樓建築,主要以檜木建構而成,上層灰色屋瓦與石砌底座,呈現古樸懷舊的氣息,基礎及地下室是鋼筋混凝土構造的防空避難室,為戰爭時代的建築發展留下歷史見證。


一代草聖 擇梅庭而居

隨著北投公園坡道拾級而上,漫步行經北投公園露天溫泉,不消片刻就可以看到一扇大門,細心點,會看到門前樹立著有「一代草聖」之稱的于右任先生「江山如有待,天地更無私」的草書題字,如果沒有注意到立牌,從大門入門口兩旁石柱上,刻有于右任手書的「梅庭」題字,即可知道眼前這幢建築便是梅庭。


「梅庭」位在北投區中山路上,原本是一座早期日式豪華民宅,環境舒適,可眺望綠山,俯瞰溪景。屋主數度更迭,于右任先生自1952年起常以此作為避暑、避壽及避關說的別館,現為臺北市歷史建築。大門深鎖許久的梅庭,經過北市府整修後還以原貌,分為5個主要展區。


「千古一草聖」展區是有關於于右任的詳細介紹。說到近代備受世人景仰的于右任,很多年輕人或許不熟悉,然而綜觀其一生,文武兼備,是塑造中華現代文化形象的代表者。他曾參加同盟會,推翻滿清;北伐時期曾擔任靖國軍總司令,討伐北洋軍閥,協助國民政府統一全國;除曾擔任民國首任交通次長、國民政府委員、審計院長外,在1931年監察院成立時更出任院長,戮力建立監察制度,被尊為「監察之父」。他也曾創辦多份報紙,被譽為「現代新聞的記者之父」,且是創辦復旦公學、上海大學及西北農業大學的教育家。


江山不變 天地無私 走入梅庭歷史風華

在文化傳承上,多才多藝的于右任更是一位大詩人,被尊稱為「當代放翁」;他竭力購藏北碑、草帖,是一位致力保存文化的貢獻者;在草書上的成就更是卓越,他訂定「標準草書」,推廣草書的應用,而被譽為「一代草聖」。1964年,他以86歲高齡病逝於臺北,墓園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巴拉卡公路旁。


和洋式混合體建築 見證北投過往風華

「梅庭二三事」展區有梅庭歷史與于右任的簡介,並設有42吋電視播映北投的觀光影片及梅庭簡介影片。根據考證,梅庭興建於日治昭和年代(約西元1930年)。日本人在臺期間,為了解決在臺日人的住宿問題,將日式民居建築式樣和內容引進臺灣,在臺興建許多日式宿舍群。當地同時期興建的建築,有北投吟松閣、銀光巷的臺灣銀行]]舊宿舍、今日的北投文物館等。


「建築光廊」展區中,一面是梅庭建築特色的介紹,一面是于右任的照片。「梅庭」因地勢、地形之宜,具備戰爭防空避難功能,因此,其建築體的平面配置和主體結構的建材,與傳統日式建築略有不同,主要是符合日式傳統民居和戰役防空需求的建築混合體,具有和風與西式合併的特色。


梅庭順應山坡地形而建,分為上、下兩層。上層面臨中山路,為日式木構架建築,設有大量的木造落地窗,外觀是以石砌台基、黑瓦及木隔櫺為建築風格,呈現既古樸優雅,又低調大氣的氛圍。下層為防空避難室,採用西式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二次大戰初期的建造形式,成為戰爭時期建築發展的最佳見證。而因應日本人席地而坐的生活習慣,加上櫥櫃採取崁入牆壁式,一般日式房間幾乎沒有裝飾和固定的家具,使得屋內顯得樸實而素雅。


綠樹花草扶疏 滋潤心靈好去處

江山不變 天地無私 走入梅庭歷史風華「梅庭」除極具優雅、迷人的建築風貌之外,空間配置也十分講究。屋內曾經設有溫泉澡堂,供人享受北投的溫泉美湯;屋外的前後院,綠樹蓊鬱成蔭,只要透過大型窗櫺,在屋內就能欣賞清幽、靜謐的庭院;信步來到庭院側邊,斜倚著城垛式的外牆,還可俯瞰北投溪的潺潺涓流。若是在微風吹拂下,略有倦意,不妨來到「茶憩小室」小歇一番。


日式建築為了保持空間的彈性使用,住宅外側皆留有外廊,用來休憩泡茶、觀賞庭院,「梅庭」後側也留有一道外廊通道,民眾置身外廊,可居高臨下俯視後院美景。此外,屋子上方具有簡化的格狀系統藻井,是以木質建材採分格設計的一種天花板,為日式建築的特徵之一,現今仍保存完整,因此,以露明方式展示,供民眾一探究竟。[4]


周遭景點

北投溪畔的露天溫泉浴場,已規畫六個溫泉浴池,讓民眾有機會身體浸泡在熱騰騰的溫泉裡,臉上吹著微風,聽著風聲享受露天泡湯樂,別忘記穿著泳裝泡湯;另外,銀星橋下游的大榕樹區的溪流中,也設置泡腳,讓民眾有機會身體浸泡在熱騰騰的溫泉裡,臉上吹著微風,聽著風聲、樹葉聲溪水聲、鳥叫蟲鳴,閉眼靜靜地體驗大自然的天籟和大地的恩賜。


地址

台北市北投區中山路6號


景觀特色

市定歷史性建築,曾為「一代草聖」于右任之避暑別館,保有日式木構建築風格。


建議停留時間

60分鐘


營業(開放)時間

09:00-17:00,每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梅庭遊客中心 02-2897-2647


停車場

請將車輛停放至捷運新北投站停車場或北投親水公園附近。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
國道1號(中山高)於台北交流道(士林區/重慶北路)出口下交流道直行重慶北路→靠右行駛過百齡橋後左轉承德路→右轉公館路→左轉北投路→靠右行駛中央南路後接續行駛光明路→右轉中山路即可抵達。


【大眾運輸】
捷運:新北投站下車,沿中山路直走即可到達 公車:216、218、223、230、266、602、小6、小7、小9、、小22、小25、小26至新北投站下車[5]


🚌台灣好行 - 小9_北投竹子湖線(去程):
捷運北投站↔北投溫泉博物館、梅庭、地熱谷(北投公園)↔硫磺谷(彌陀寺)↔陽明公園、花鐘(陽明公園服務中心)↔草山行館(陽明山立體停車場)↔公車轉乘站(陽明山)↔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客中心(第二停車場)↔陽明書屋↔竹子湖
※路線不定期更新,詳細資訊請見台灣好行官網:http://www.taiwantrip.com.tw/line/47



視頻

台灣名人故居:于右任故居「梅庭」


梅庭:一代草聖于右任故居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Category:730亞洲史地總論 Category:733臺灣 Category:990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