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梅清 | |
---|---|
出生 |
1623年 安徽宣城 |
逝世 | 1697年(73-74歲) |
國籍 | 中國明朝---清朝 |
職業 | 畫家 |
知名於 | 善詩文,工畫山水,尤善畫松。 |
知名作品 |
《竹石萱花圖扇面》 《天都峰圖軸》 《高山流水圖軸》 |
梅 清——(1623—1697),清代畫家。初名士,字淵公,號瞿山,又號梅痴,雪蘆等。家學淵源,梅氏家族到他這一輩,已經湧現出眾多的名宦學士,令世人側目,其先祖梅堯臣更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重量級的大家。善詩文,工畫山水,尤善畫松。康熙十年(1671)梅清第一次上黃山寫生創作。首次置身這座天下第一奇山,梅清被震攝了,他完全臣服於它的腳下,此後終其一生,用他自己的話說:「游黃山後,凡有筆墨,大半皆黃山也!」他將自己畢生精力維繫於黃山。大多只畫黃山風景。作品有《竹石萱花圖扇面》、《天都峰圖軸》、《高山流水圖軸》等。[1]
目錄
參考資料
梅清(1623-1697)原名士羲,字遠公、淵公,號瞿山、瞿硎、梅痴,敬亭山農等,宣城人。梅氏家族到他這一輩,已經湧現出眾多的名宦學士,令世人側目,其先祖梅堯臣更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重量級的大家。家學淵源,加之鐘靈毓秀的宣城山水薰陶着伴隨着他成長,自幼便顯露與眾不同之處:「尚在孺子時,束髮功書史」,「英偉豁達,讀書竟夜不寐。既長,以博雅負勝名」。少年時,他的詩文在江左頗負盛名,不過,他更鐘情於翰墨丹青,「詠歌余,間作墨畫」。梅清初期繪畫題材大多取自於家鄉的山,家鄉的水,是家鄉的山水造就了他繪畫的深厚功底,是家鄉的風土人情鑄煉了他藝術氣質。 清順治十一年(1654)梅清中了舉人,此後的他,象那個時代的士子一樣,孜孜以求功名。然而,四次北上會試,均以不第告終,這時候,他多少有點心灰意冷。與此同時,又遇家道中落,「屏跡稼園,鬱郁無所處」,於是,索性放棄仕途,退隱家鄉,遊歷名山大川,全身心寄情山水書畫。 康熙九年(1670),梅清與來宣城方教寺駐錫的畫僧石濤一見如故,在石濤的影響下,康熙十年(1671)梅清第一次上黃山進行寫生創作。第一次置身這座天下第一奇山,梅清被震攝了,他完完全全拜倒在它的腳下,此後,用他自己的話說:「游黃山後,凡有筆墨,大半皆黃山也!」他將自己畢生精力維繫於黃山。 自古黃山只有猿猴和禽獸踩出來的崎嶇小道,大多地方是無路可行的。梅清不畏艱險,屢次跋山涉溪,攀天都,登蓮花,浸雲海,沐溫泉,哪裡奇險哪裡去。梅清以詩人的心去體味、去感受黃山之神奇,寫下了許多雋永飄逸的詩篇;以畫家的筆去勾勒、去渲染黃山之峻秀,畫出了許多峭拔秀美的黃山風景畫。梅清畫黃山,更多地着力於大氣磅礴的煙雲和鬱鬱蔥蔥的蒼松,意境空靈清遠,用筆俊秀靈動,墨法蒼渾。久而久之,他畫黃山形成自己特殊風格,或群峰拱峙,塔立寺踞;或雲海蒼茫,幽谷深澗;或岩壑峻岭,石徑臨空;或龍蟠虬卷,鶴棲龜伏;或雲盛山沉,雨意蒙蒙;或橋渡亭榭,浮圖殿宇。那千狀萬態,變幻無窮的景物,無不活現在他的筆下。他以老辣古樸、雄奇秀潤的筆致,狀寫清奇、清逸、清曠的畫意。他以飽滿的詩情作畫,更以濃郁的畫意賦詩,詩情畫意均是他對黃山眷眷情感的凝聚和升華。《清史稿列傳·文苑》稱其畫尤磅礴,多奇氣,嘗作《黃山圖》,極雲煙變化之勝。同時代著名學者、詩人王士禎評梅清「畫山水入妙品、畫松入神品」。《蠶尾續集·跋》說他:「宛陵梅淵公畫松天下第一」。梅清以山水畫的卓絕成就奠定了他「為明清兩代山水畫寫生之領袖」的地位。 說到「黃山畫派」的三大支柱梅清、石濤、漸江,有評價說是他們雖同屬一流派,不受古法束縛,卻都有鮮明的個性和藝術風格。「石濤得黃山之靈,梅清得黃山之影,漸江得黃山之質」。梅清在師法方面雖沒有明確的記載,但還是可以從他的畫上看出師法元代王蒙的痕跡,同時也受到黃公望、倪瓚、吳鎮以及明代的沈周等一定的影響。既含有倪瓚冷逸的畫風,善於師法造化,更強調自我表現意識,標榜個性。他曾自述「臨摹百家祗頃刻,點染萬品隨生成」,還專門治下一方閒章「不薄今人愛古人」,由此可看出梅清對傳統繼承和學習的態度。自石濤來宣城,前後居住十餘年,梅清雖長他19歲,卻與他結為忘年交,引為契友,在石濤駐錫的廣教寺,在梅清的書齋天延閣,他們時常一起切磋詩文畫藝,早期石濤受梅清畫風的影響,當代著名畫家亞明先生在為梅清撰寫的墓志銘文中稱其「……乃石濤成功之先導也」。但是後來,梅清受石濤的影響更大一些,可以說,他們的繪畫藝術中風格相處滲透,畫風很有些相似。無疑,梅清以自己獨特的畫風創立了獨領-的宣城畫派,是宣城畫派的領軍人物。宣城畫派的重要畫家,則是石濤、半山和尚,梅清的兒子梅蔚、梅磊,侄孫梅庚、梅翀等。 梅清是一位集詩、書、畫為一身的藝術大家,王士禎讚譽他「畫樣今無敵,詩名舊絕倫」,「以詩名江左」。他以詩聞名清初文壇,與施閏章、高詠等創立宣城一派,以宣城體標幟詩壇,是「宣城詩體」一派早期核心人物。除了著有詩文《天延閣集》、《梅氏詩略》,自康熙十二年(1673)起,十餘年時間,他還承擔了《宛陵志》、《宛陵續志》、《江南通志》、《宣城縣誌》等志書中的山川、人物、藝文部分的編纂修訂工作。(梅清:《梅氏詩略跋》)他為我們留下了浩繁的藝術珍品,傳世畫作有《黃山十九景圖》冊、《黃山圖》冊、《黃山煉丹台圖》軸、《西海千峰圖》、《宣城二十四景圖冊》等,分別收藏於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遼寧博物館、安徽省博物館等處。無庸諱言,梅清的詩文與繪畫對當時對後代影響之巨,明清以來無出其右。直至現代以畫黃山知名的黃賓虹、張大千、汪采白、劉海粟、賴少其諸人,均可歸入這一流派。
[以上內容由"瀟瀟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