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梆 拼音: bāng 注音:ㄅㄤ 部首:木 部外筆畫:6 總筆畫:10

簡體部首: 木 簡體部外筆畫: 6 簡體總筆畫:10

繁體部首: 木 繁體部外筆畫: 7 繁體總筆畫:11

五筆86/98: SDTB 倉頡: DQJL 鄭碼:FCY 電碼: 2735

筆順編號:1234111352 四角號碼:47927 UNICODE:6886

基本字義

bāng   ㄅㄤˉ 〔~子〕a.打更用的響器;b.打擊樂器,用於戲曲、樂曲伴奏;c.戲曲聲腔之一,如「河北~~」。 象聲詞,敲打木頭的聲音:~~~的敲門聲。

方言集匯

粵語:bong1 客家話:[梅縣腔]bok8bong1[海陸豐腔]bang1[客英字典]bong1[寶安腔]bok8bang1bong1[客語拼音字彙]bang1bong1[台灣四縣腔]bang1

詳細解釋

梆 bāng 〈名〉

(本義:木名) 梆子,用竹筒或挖空木頭做成的發聲器。用於巡更或聚眾 [watchman's clapper] 知縣才發二梆,不曾坐堂。——《儒林外史》 中國地方戲曲梆子腔打擊樂器梆子的簡稱 [slit drum]

詞性變化

梆 bāng <象>敲打木頭的聲音 [rat-tat]

梆 bāng 〈動〉〈方〉∶敲打 [beat]

好動手去梆。——《白洋淀紀事》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 ·梆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7 《唐韻》博江切《集韻》《類篇》江切,音邦。木名也。 又《正字通》斲木,背穿孔,官衙設之,爲號召之節。或以竹作筒,兩頭留節,旁穿小孔,擊之有聲,似古之用。《六書故》字從邦,謂聲邦邦然。

English

watchman's rattle[1]

參考文獻